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实用精细有机合成手册段行信编著
  • 正版
    • 作者: 段行信编著著 | 段行信编著编 | 段行信编著译 | 段行信编著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4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段行信编著著| 段行信编著编| 段行信编著译| 段行信编著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4
    • 版次:2
    • 字数:1630000
    • 页数:994
    • 开本:其他
    • ISBN:9787122395030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段行信编著
    • 著:段行信编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398.00
    • ISBN:9787122395030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其他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4
    • 页数:994
    • 外部编号:12442745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章烷烃及C-烷(烃)基化 001 节概述 001 第二节乌兹合成 001 二十烷(003);三十六烷(003);戊基苯(004) 第三节格氏试剂方法 006 一、格氏试剂用水或醇分解 006 十八烷(006);3-甲基庚烷(007) 二、格氏试剂和卤代烃偶联 007 4-甲基联苯(008);4,4-二乙基联苯(009);3-氯-2-甲基联苯(010) 三、格氏试剂和硫酸酯、磺酸酯反应 010 4-甲基联苯(010) 第四节烯烃及C=C双键的加氢及还原 011 一、烯烃的结构及空间阻碍 011 3-乙基戊烷(012);2-丙基苯酚(013); 1,1-二苯基丙烷(014);3-苯基戊烷(015);3-苯基丙酸(015);2-甲基-3-苯基丙酸(016);1,3-二(016) 二、催化剂的状态 017 三、溶剂的影响 019 四、控制剂 020 五、搅拌及反应温度 020 六、压力釜的构造及实际操作 021 第五节芳烃的烷基化 022 一、碳正离子的重排 022 二、卤代烷与芳烃的缩合 024 二苯甲烷(025);1,2-二苯乙烷(026); i-丁基苯(026);苯基(026); α,α,α,2,4,6-六氯甲苯(027);2-氰基二苯甲烷(027) 三、醇与芳烃的缩合 027 α-萘满酮(028) 四、烯烃与芳烃的缩合 028 4-t-丁基-o-苯二酚(029);2-t-丁基-p-苯二酚(029);2,4-二叔戊基苯酚(030) 五、α-羰基的锌汞齐/盐酸还原及C=C键还原氢化 030 4-丙基-1,3-苯二酚(032);4-苄基吡啶(033);2-甲基氢茚(033);2-庚基苯酚(033);n-丁基苯(034);4-苯基丁酸(034) 六、羰基的联氨还原 035 4-苄基吡啶(036);4-乙基联苯(036);2-甲基-1,3-环戊二酮(037) 七、卤代烃的氢解 038 2-萘甲醛(040);4-甲基喹啉(040);n-十六烷(042);环癸酮(042);n-十七烷(043) 第二章烯烃、炔烃 044 节概述 044 第二节烯烃的制取 045 一、醇的分子内脱水及烯烃的异构 046 2-苯基-2-丁烯(048);3-苯基-2-戊烯(049);1,1-二苯基丙烯(049);2-乙基-1-己烯(049);三苯乙烯(050);1,1,4,4-四苯基-1,3-丁二烯(050) 二、卤代烃的分子内、分子间脱去HX 051 苯丙炔酸(053);丁炔二酸(053);反-2-甲基-2-十二烯酸(054);2-亚甲基-十二酸(054);反-2-十二烯酸(055);,-二溴丙烯(056);溴代乙烯(057);苯乙炔(057);2-丁炔醇(058);3-环己基丙炔(058);3,4-二硝基-3-己烯(059);4,4-双-(2-苯并 唑)-1,2-二苯乙烯(增白剂OB-1)(060);乙烯四甲酸乙酯(060) 三、羰基的烯基化——Wittig及Horner-Emmons方法 061 1,4-双-(4-苯基-丁二烯基)-苯(062); 4,4-双-(2-苯并 唑)-1,2-二苯乙烯(063);1,4-双-(4-氰基苯乙烯基)苯(增白剂OB-4)(064);4,4-双-(2-磺酸钠苯乙烯基)联苯(增白剂CBS-X)(064);环己叉乙醛(065) 四、相邻二卤及二卤(分子间)的脱卤 067 1-己烯(067);1,1-二氯-2,2-二氟乙烯(067);二甲基乙烯酮(068);四氰基乙烯(068);四苯乙烯(069) 五、热裂解消除——亦见醇、卤代烃的分子内消除 061,-戊二烯(070);氰基环己烷(071);甲叉环己烷(072) 六、醛(酮)羰基和活泼甲基、亚甲基的脱水缩合 074 七、格氏试剂方法 074 1-辛烯(074) 第三章醇 076 节概述 076 第二节醇的制取 076 一、烯烃的水合 076 二、卤代烃的碱水解 077 4,4-联苯二甲醇(079);4-硝基苄醇(080);羟基丙酮(080) 三、格氏试剂方法 082 2,,-三甲基-3-己醇(085);1-甲基-1-苯基-1-丙醇(085);3-苯基-3-戊醇(085);1,1-二苯基-1-丙醇(085);2,4-二甲基-2-戊醇(086);3-甲基-2-丁醇(086);1,4-戊二烯-3-醇(087);5-甲基-5-壬醇(087);1,1-二苯基-2-氯-苄醇(088);n-二十醇(088) 四、醛、酮的还原 08-羟基-3-甲氧基苄醇(089);3-甲基-1,5-戊二醇(090);2,2-二甲基-1,3-丙二醇(090);2,2,6,6-四羟甲基环己醇(091);呋喃-2-甲醇(092);呋喃-2-甲酸(092);4-甲基苄醇(092);2-乙基-1,3-己二醇(094);2,2,2-三氯乙醇(094);2-庚醇(095);5-羟基-4-辛酮(096);频哪醇(097) 五、金属氢化物还原 098 肉桂醇(098);反-4-叔丁基环己醇(101);2,2-二氯乙醇(102);4-硝基苯甲醛(102);4-羟基环己基甲酸甲酯(103);4,4-二硝基1-戊醇(103);2-(1-吡咯烷基)丙醇(104);3,5-二甲氧基苄醇(105);2-氨基苄醇(105);N-甲基十二胺(106);环己基甲醛(106);N,N-二甲基-环己基甲胺(107);辛胺(108) 六、碳碳双键C=C的氧化 108 3,5,5-三甲基-,-环氧-1-环己酮(109);氧化苯乙烯(109);9,10-环氧硬脂酸(110);α,α-环氧联苄(110);反-1,2-环己二醇(111);苯基乙二醇(111);mes-,4-二溴-,-丁二醇(112);频哪醇(113);dl-1,4-二溴-,-丁二醇(113) 七、酮α-C—H的氧化及还原——α-羟基酮 114 八、醛(酮)羰基与有活泼氢的化合物的加成缩合 114 第四章醛、酮 116 节概述 116 第二节酮的α-取代 117 第三节醛、酮的加成活 119 一、醛、酮与羟胺的加成——肟 120 二苯甲酮肟(120);环戊酮肟(120);3,4-二甲氧基苯甲醛肟(121);3,4-二甲基苯乙酮肟(121) 二、醛、酮与胺(氨)的加成(生成亚胺)及还原 121 三、醛、酮与肼、氨基脲的加成——腙及缩氨基脲 121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122);二苯乙二酮单腙(1) 四、醛、酮、亚胺与HCN的加成——α-羟基腈及α-氨基腈 1 2-羟基(124) 五、醛、酮的水合、醇合(缩醇)及合成 125 乙醛缩二乙醇(126);1,3-二氧杂环戊烷(126);3-氯丙醛缩二乙醇(127); 缩二乙醇(127) 第四节醛、酮的合成 129 一、芳烃侧链的α位氧化 12-乙酰苯甲酸甲酯(129);4-硝基苯甲醛(130);2-硝基苯甲醛(131) 二、醇的氧化 132 1,3-二氯丙酮(132);2-甲基环己酮(132);苯乙酮醛·H2O(133);p-硝基苯甲醛(134);胆烷-24-醛(134);雄甾-4-烯-3,17-二酮(135);育亨宾酮(135);丁二醛(136);1,3-二氧(136) 三、同碳二卤代烃的水解 137 二苯甲酮(139);3,3,4,1-四甲基-二苯甲酮(139);2-氯苯甲醛(140);4-溴苯甲醛(140);4-羧基苯甲醛(141);1,4-苯二甲醛(141);1,2-苯二甲醛(143);2-(4-甲酰苯基)苯并 唑(144);2-氰基苯甲醛(145);水杨醛(14) 、β-酮酸酯的水解及脱羧——由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或乙酰乙酸乙酯及β-酮酸酯水解及脱羧得到酮 146 2-庚酮(147);丁酰乙酸乙酯(147);苯甲酰乙酸乙酯(148);1,4-环己二酮(149);2-硝基苯乙酮(150);2-氯苯乙酮(151) 五、用乌洛托品引入醛基 153 4-二甲氨基苯甲醛(153);丁香醛(154);噻吩-3-甲醛(155);4-氟苯甲醛(155);1-萘甲醛(156);联苯-4-甲醛(156);2-(4-甲酰苯基)苯并 唑(157);3-氰基苯甲醛(158);4-氰基苯甲醛(158) 六、甲酰仲胺在POCl3作用下作为C-甲酰化试剂的合成 159 N,N-(二-4-甲苯基)-4-氨基苯甲醛(159);4-二甲氨基-二苯甲酮(160) 七、格氏试剂和羧酸衍生物反应 160 联苯-4-甲醛(161);菲-9-醛(161);己醛(162) 八、瑞门/蒂曼反应——二氯卡宾(∶CCl2)插入及水解 162 2-羟基-5-甲基-苯甲醛(163);溴甲基环丙烷(164) 九、酰氯、酸酐以及羧酸对于芳烃的酰化 165 1-苯基-2-丁烯-1-酮(166);3-氯丙酰苯(166);2-甲基氢茚-1-酮(167);4-乙酰基联苯(167);2-乙酰基联苯(167);4-乙酰-1-甲基萘(168);4-苯甲酰基吡啶(168);4-溴苯丙酮(169);4-叔丁基苯乙酮(169);2-羟基苯乙酮及4-羟基苯乙酮(169);2,4-二羟基苯丙酮(170);4-甲基苯甲醛(171);4-溴苯乙酮(172);苯丙酮(172);1-萘乙酮(172);2-萘乙酮(172);4,4-联苯乙酮(173);4-甲氧基苯乙酮(174);2,4-二羟基苯己酮(174);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1.5H2O(174);百里酚酞(175);酚红(176);邻甲酚红(176);溴甲酚紫(177);2-氯蒽醌(177);2-甲基蒽醌(177);2-新戊基蒽醌(178);2-叔戊基蒽醌(178);2,4,6-三羟基苯乙酮(180) 十、羧酸碱土金属盐的干馏脱羧 180 环戊酮(181);二异丙基甲酮(181);2-十七酮(181) 十一、α-C—H的氧化——硝基作氧化剂 182 4-氨基苯甲醛(182);2-甲基苯甲醛(183) 十二、亚胺的水解——醛、酮 183 2-萘甲醛(184) 十三、芳基重氮盐分解与不饱和键加成 185 十四、方法 185 二苯甲酰甲烷(185) 第五章羧酸 187 节概述 187 一、羧酸的酸 17 二、羧酸的失羧 188 第二节羧酸的制取 192 一、羧酸衍生物的水解 192 溴代琥珀酸(192);4-甲氧基(194);(194);1-萘乙酸(195);4-氯甲基苯甲酸(196);戊二酸(197);dl-苯基羟基乙酸(198) 二、三氯甲基的水解 192,,6-三氯苯甲酸(199);4-氰基苯甲酸(199);4-氰基-苄叉二氯(199) 三、烃的氧化(催化) 202 过氧化氢异丙苯(205);1,,,4-四氢萘-1-过氧化氢(20) 、芳烃的化学剂氧化 208 2-甲基苯甲酸(211);4-甲基苯甲酸(211);3,5-二甲基苯甲酸(212);4-溴苯甲酸(213);吡啶-,-二甲酸(215);4-氨基苯甲酸(216);3-氟苯甲酸(217);1,3,5-苯三甲酸(217); 5-甲基-m-苯二甲酸(218);吡啶-2-甲酸(218);吡啶-2,6-二甲酸(219);吡啶-2,4-二甲酸(220);吡啶-,-二甲酸(220);联苯-2-甲酸(222);萘-,-二甲酸(2);萘-1,4-二甲酸(2);联苯-4-甲酸(2);4,4-联苯二甲酸(224);1,4-萘醌(225);9,10-菲醌(226);2-甲基-1,4-萘醌(226);2,6-二溴-3-甲基-1,4-苯醌(228);2-甲酰苯甲酸(229) 五、烯烃的氧化——羧酸 0 壬二酸(0) 六、醇的氧化 1 2-乙基己酸(2);己酸() 七、醛的氧化 三();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噻吩-3-甲酸(5) 八、酮的氧化 5 联苯-4-甲酸();2-萘甲酸();3,3-二甲基戊二酸() 九、以CO2为原料的羧基化 4-羟基苯甲酸(240);2-羟基-3-萘甲酸(240);5-羟基吡啶-2-甲酸(241);2,4-二羟基苯甲酸(241) 十、方法 242 2,2-二甲基丙酸(24);,-二甲基丁酸(243);1-金刚酸(244);环丁烷-1,1-二甲酸二乙酯(245);2,5-二甲氧基(246);联苯-4-乙酸(246);2,5-二甲基苯甲酸(248);α-氰基乙酯(248);丙酮-1,3-二甲酸(249);丙酮酸(249) 第三节有机过酸及过氧化物 250 一、有机过酸 25 过-氯苯甲酸(253);单过邻苯二甲酸(253);过氧化二苯甲酰(254) 二、烃基过氧化物——过氧醇及过氧醚 254 过氧化氢叔丁基(TBHP)(254);过氧化二叔丁基(255);过氧化二异丙苯(256);过氧化二环己酮(256);过氧化二甲乙酮(257) 三、过酸酯 257 过苯甲酸叔丁酯(257);过2-乙基己酸叔丁酯(257) 第四节酸酐 259 一、乙酸酐作为酰化剂 259 苯甲酸酐(259);己酸酐(260);琥珀酸酐(260) 二、酰氯和羧酸作用 260 第五节酰氯 261 一、二氯亚砜作氯化剂 261 2-乙基己酰氯(26);,-二甲基-丁酰氯(26);,5-二甲基苯甲酰氯(263);4-甲基-3-硝基苯甲酰氯(263);4-甲氧基苯甲酰氯(264);3-氟苯甲酰氯(265);1,3-苯二甲酰氯(265);1,3,5-苯三甲酰氯(266) 二、POCl3、PCl3作酰氯化剂 266 三、五氯化磷作酰氯化剂 267 邻苯二甲酰氯(267) 四、亚胺酸酰氯 267 第六章酯 269 节概述 269 第二节羧酸酯 270 一、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270 羟基乙酸丁酯(275);柠檬酸三丁酯(276);丁-2-烯酸乙酯(276);琥珀酸二乙酯(277);3,5-二甲基苯甲酸甲酯(277);4-羟基苯甲酸乙酯(278);吡啶-2-甲酸乙酯(279);4-氰基苯甲酸甲酯(279);溴乙酸乙酯(279);2-氨基苯甲酸乙酯(280);肼基乙酸乙酯·HCl(280);4-丁氨基苯甲酸乙酯(282);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283);3,5,6-三氯-水杨酸正戊酯(283);联苯-4,4-二甲酸甲酯(284);碳酸乙烯酯(286);吡啶-2-甲酸乙酯(286);癸二酸单乙酯(287);己二酸双十八酯(288);乙酸-1-萘酯(290);4-乙酰氧基苯甲酸(290);叔丁酯(292);草酸双(2,4,5-三氯-6-戊氧甲酰)-苯酯(292);2-苯甲酰氧基苯乙酮(292);水杨酸4-氯苯酯(293);琥珀酸二苯酯(294);联苯-4-甲醇(295);焦碳酸二乙酯(296);苯酞(297);乙酯(298);苄基甲亚胺酸甲酯盐酸盐(298);2-氯甲基苯甲亚胺酸乙酯盐酸盐(299);丙二酸乙酯叔丁酯(300);丙二酸二叔丁酯(301) 二、酯的水解 302 环庚三烯异呋喃-2-酮(304) 第三节无机酸酯 306 一、硫酸酯、磺酸酯及亚硫酸酯 307 硫酸二丁酯(307);p-甲基苯磺酸甲酯(308);p-甲苯磺酸十四酯(308);p-甲苯磺酸(环庚三烯-2-酮)酯(308);十二烷基硫酸酯钠盐(309);亚硫酸二丁酯(309) 二、磷酸酯、亚磷酸酯及烃基磷酸酯 310 氯代磷酸二苯酯(310);磷酸苯酯二钠二水合物(311);磷酸1-萘酯二钠(312);磷酸二丁酯(313);苯基磷酰二氯(313);亚磷酸二乙酯(314);4-氰基苄基膦酸二乙酯(315);甲基膦酸二异丙酯(316) 三、亚硝酸酯 316 亚硝酸丁酯(317) 四、硫氰酸酯与异硫氰酸酯 317 异硫氰酸烯丙酯(318);硫氰酸异丙酯(318);异硫氰酸1-萘酯(319);异硫氰酸苯酯(319);异硫氰酸4-氯苯酯(320);1,4-二异硫氰酸苯酯(320) 五、氰酸酯和异氰酸酯 321 氨基甲酸丁酯(3);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3) 第七章酰胺 326 节概述 326 第二节酰胺的合成 329 一、羧酸和胺(氨)的反应及脱水 329 乙酰胺(329);N-乙酰-p-甲苯胺(329);苯甲酰苯胺(330);1-乙酰-2-苯基肼(330);甲酰胺(330);甲酰苯胺(331);水杨酰苯胺(331);N,N-二乙基-m-甲基苯甲酰胺(332) 二、酰氯或酸酐作为N-酰化剂 333 丁-2-烯酰胺(333);对甲苯磺酰胺(334);马尿酸(334);o-苯二甲酰亚胺(336);o-苯二甲酰亚胺钾盐(336);o-苯二甲酰胺(337) 三、酯的氨(胺)解 337 溴代乙酰胺(337) 四、贝克曼重排——酮肟重排 338 五、氰基的不接近水解 338 苯乙酰胺(339);2-苄基苯甲酰胺(339);2-甲基苯甲酰胺(339) 六、碳酰二胺——N-烃基脲 340 1,5-二苯碳酰二肼(341);二苯偶氮碳酰肼(341);N-p-乙氧基苯基脲(342);二苯基脲(342);苯基脲(34,4);氰酸钾(343);n-庚基脲(343);烯丙基脲(344) 第三节酰胺的水解 344 一、用氢氧化钠水解 345 二、用盐酸水解 346 三、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水解 346 4-溴苄胺(347) 四、用联氨分解酰胺 348 第八章腈 349 节概述 349 第二节腈的制取 350 一、卤代烃卤原子的氰基取代 350 4-氯(350);戊二腈(351);苯乙腈(351);4-甲氧基苯乙腈(351);3-烯(352);1-氰基萘(353);2-氰基吡啶(353) 二、酰胺(及醛肟)脱去水 354 乙腈(354);4-甲基苯腈(355);2-氯苯腈(355);2-溴苯腈(356);3-溴苯腈(356);癸二腈(357);溴乙腈(358);丙二腈(358);1,4-二氰基丁烷(359);3,4-二甲氧基苯腈(359);4-硝基-o-苯二腈(360);1,4-苯二腈(360);4-甲氧基苯腈(361);4-氰基苯酚(361) 三、极化的C=C双键与HCN加成 362 二(362);α-苯基-β-苯甲酰基(363);苯基琥珀酸(363) 四、醛(酮)的羰基与HCN加成——α-羟基腈 365 五、芳香重氮基的氰基取代 365 六、方法——丙烯腈C=C双键加成 365 3-氯(365);3-溴(366);3,3-硫代二(366);3,3-氧代二(367) 第九章醚 369 节概述 369 丙烯酸丁酯(370) 第二节醚的合成 371 二丁醚(372) 一、单醚 371 二、混合醚 373 二苯甲基-2-氯乙基醚(373);2,2-二甲氧基-1,1-联萘(373);4-庚氧基苯甲酸(374);3-甲氧基-4-甲氧甲氧基苄醇(374);2-苄氧基乙醇(375);4,4-双-甲氧甲基-联苯(BMMB)(375);m-苯二甲醚(376);苯甲醚(376);4-硝基二苯醚(377);2-甲氧基-4-甲氧甲基苯酚(378);3-乙氧基戊烷(378) 三、不饱和醚 379 β-丙烯基丁醚(380);1,4-戊二烯(381) 四、环醚 382 乙二醇单丁醚(383) 五、醚 385 氯甲基甲基醚(385);氯甲基醚(386) 第三节醚的分解及重排 386 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386);5-甲基-3-甲氧基苯酚(388) 第十章卤素化合物 389 节概述 389 一、烃基结构和空间因素的影响 389 二、卤原子作为离去基对于亲核取代的影响 391 三、溶剂的影响 391 第二节脂肪族卤化物 392 一、卤代烷(烯)、醇 392 氯代叔丁烷(393);3-氯丙醇(393);氯代环己烷(393);1-氯代十八烷(394);4-氯甲基联苯(394);4-氯-1-丁醇(395);1-溴丁烷(395);1-溴辛烷(396);1,3-二溴丙烷(396);溴丙烯(397);6-溴己酸(397);1-溴代十六烷(399);1-溴代十八烷(400);(400);碘代环己烷(401);1-氯代十二烷(402);α,α-二苯基-2-氯苄基氯(403);N,N-二氯乙基-甲胺盐酸盐(盐酸氮芥)(403);二-2-氯乙基醚(403);,-二溴丁二酸(404);反-1,4-二溴-丁-2-烯(405);3-溴(407);4-溴(407);顺-1-溴-2-氯环己烷(408);3-氯-2-甲基丙烯(410);4-溴-2-庚烯(412);二溴乙腈(412);1-氟己烷(413);碘乙醇(413) 二、酮、羧酸、酯的α-卤代及不饱和酸的HX加成 414 2-溴己酸(414);3-溴-2-丁酮(416);氯丙酮(416);溴丙酮(416);α-溴代苯乙酮(417);3-溴丙酮酸(417);α-溴代丙二酸二乙酯(418);乙酰α-代乙酯(418);2-氯-2-甲基环己酮(418);3-溴丁酸(419) 三、酮羰基的(PCl5)卤代 420 二苯基二氯甲烷(420) 第三节芳香族卤化物 420 一、侧链的α-卤代 420 α,α,α-三氯甲苯(422);α,α,α,α-四氯-o-二甲苯(422);α,α-二氯-p-二甲苯(4);4-氰基苄氯(424);2-氰基苄叉二氯(425);α-溴乙苯(426);2-氰基苄溴(426);二苯基(426);4-溴甲基联苯(427);4-溴苄溴(427);4-氯苄溴(428);2-溴-4-氟苄溴(429);4-硝基苄溴(429) 二、芳核上的亲电卤代 430 溴苯(433);碘苯(433);4-溴甲苯(433);4-溴乙苯(434);4-溴联苯(435);4,4-二溴联苯(435);4-溴氯苯(436);2-溴氯苯(436);4-溴氟苯(436);1-氯代萘(437);1-溴代萘(437);2,4,6-三氯苯胺(438);2,6-二氯苯胺(438);4-溴- N,N-二甲基苯胺(439);2,4,5-三氯苯胺(440);4-溴苯胺(440);4-氯酚(442);2,6-二氯酚(442);2-溴-4-硝基甲苯(444);2,4-二氯-3-乙基-6-硝基酚(444);3-氯-4-氟-硝基苯(445);3-溴-硝基苯(446);氯代-o-苯二甲酸酐(447);3-溴苯磺酰氯(448);四碘-o-苯二甲酸酐(449) 三、磺酸基、酚羟基、羧基的亲核卤代 449 1,5-二氯蒽醌(450);1,8-二氯蒽醌(450);1-氯蒽醌(451);2,4,6-三硝基氯苯(451) 第四节氮、氧的氯化物和溴化物 453 N-溴代乙酰胺(453);次氯酸叔丁酯(454) 十章磺化、磺酸、亚磺酸、磺酰氯 455 节概述 455 一、磺酸基被原子或基团取代 455 二、合成中的阻基目的 455 三、分离异构体及精制目的 456 第二节脂肪族磺酸 457 一、硫化物(—SCN、—SH、—S—S—)的氧化 457 甲磺酸(457);十二烷基磺酸钠一水合物(458);1-庚基磺酸钠一水合物(458) 二、活泼卤原子被亚硫酸盐亲核取代 459 烯丙基磺酸钠(459);苯甲醛-2-磺酸钠(459) 三、环氧烷与亚硫酸钠的亲核取代 461 四、合成 461 2-磺基十酸(61);β-苯乙烯基磺酰氯(461) 第三节芳香族磺酸 463 一、直接磺化 463 p-甲苯磺酸一水合物(465);5-磺基水杨酸二水合物(465);2,6-萘二磺酸钠及2,7-萘二磺酸钠(466);2-甲基萘-6-磺酸钠(467);2,5-二苯(468);3-硝基苯磺酸(469);蒽醌-2,6-二磺酸钠二水合物 及 蒽醌-2,7-二磺酸钠四水合物(469);蒽醌-1-磺酸钠一水合物(470);2-氨基-5-甲基苯磺酸(471);2

    段行信,北京化工厂,退休,高工,于北京大学,攻读有机化学专业。后在北京化工厂特殊化学品实验室工作,退休后在一家试剂公司任职。从事有机合成相关工作五十余年,对合成工作感情深厚,处理过各位物质的合成与修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书按照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类别和反应类型,分别介绍了烷烃、烯烃和炔烃、醇、醛/酮、羧酸、酯、酰胺、腈、醚、卤素化合物、磺酸及其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胺及其衍生物、重氮化合物、硫化合物、元素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对于有机合成中很重要的,但不好归类到上述反应体系中的部分,又单独增设了重排反应和缩合反应两章。详细介绍了每类有机化合物的各种合成方法,包括反应背景、机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针对每类合成方法,有代表地选取了几个具体物质的制备,包括基本状、重要理化常数、合成反应,以及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仪器设备及收率等内容。并对合成中出现的问题及操作有关注意事项用附注的形式加以说明。,对有机合成实验操作中重要的一些操作过程,如产物的纯化、合成试剂的制备与处理、催化氢化试剂的使用安全等,在书后以附录的形式呈现,便于合成工作者查找。

    本书是对有机合成方和技的全面总结,既有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又有具体的合成示例,包括具体的合成步骤和操作,合成注意事项、实验室安全等等经验知识。既可以结合物质的种类和反应类型来学习,也可以根据目标产物来查找。 本书详细介绍了每类有机化合物的各种合成方法,包括反应背景、机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总结试验方法及其要点、差异原因,并给出注解,提出要求。针对每类合成方法,有代表的选取了几个具体物质的制备,包括基本状,重要理化常数,合成反应,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仪器设备及收率等内容。并对合成中出现的问题及操作有关注意事项用附注的形式加以说明。对有机合成实验操作中重要的一些操作过程,如产品的精制与纯化、常用试剂的制备与处理、催化氢化试剂的使用安全、危险品和有的使用安全与防护等,在书后以附录的形式呈现,便于合成工作者查找。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实践工作中经验的积累与总结,选取的实例大多是自己实际操作过的,了解其中的关键细节。通过学习这本书,基本可以掌握各类有机物质的合成及操作,借前人的经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道和危险。 作者多年从事有机合成,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总结成这本书,可以说这是一部汇集了作者一声心血的、对合成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的著作。适合有机合成,特别是工业有机合成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