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紫砂小史(精)陈传席
  • 正版
    • 作者: 陈传席著 | 陈传席编 | 陈传席译 | 陈传席绘
    • 出版社: 上海人民世纪集团
    • 出版时间:2019-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传席著| 陈传席编| 陈传席译| 陈传席绘
    • 出版社:上海人民世纪集团
    • 出版时间:2019-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3-01
    • ISBN:9787208155602
    • 版权提供:上海人民世纪集团
    • 作者:陈传席
    • 著:陈传席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99.00
    • ISBN:9787208155602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9-03-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3-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46054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一)人无癖,不可与交
    自序(二)
    绪论 中国人和紫砂壶
    章 品壶六要
    第二章 紫砂壶的文化背景
    第三章 滥觞期的紫砂壶——宋代(960—1279)
    第四章 兴起期的紫砂壶——明万历(1573)前
    第五章 成熟期的紫砂壶——明万历至明末(1573—1644)
    第六章 发达期的紫砂壶——清初至中后期(1644—1851)
    第七章 衰落期和复兴期的紫砂壶——太平天国至民国(1851—1949)
    第八章 新生期和鼎盛期的紫砂壶(1949至今)
    名家与名作索引

    陈传席,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教授。已出版学术著作《六朝画论研究》(8版)、《中国山水画史》(12版)、《中国绘画美学史》(9版)、《中国紫砂艺术》、《陈传席文集》(1—9卷)、《北窗臆语》等53部,并有部分著作被译为外文在国外出版。已发表学术文章近千篇。同时发表小说、散文、杂记、译文等二百余篇,并出版《陈传席画集》等。

    第三章滥觞期的紫砂壶——宋代(960—1279)  在有关紫砂壶的几本早期著作文献中,都说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而这一说法却被考古发现和史料所改变。
      就目前考查可知,至迟在北宋已大量生产紫砂壶。
      1.寻找早的紫砂壶  明代蔡司霑在《霁园丛话》中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白下”即今之南京,距宜兴不远;“紫砂罐”即紫砂壶,古人常称紫砂壶为紫砂罐、紫罂、紫瓯等;孙高士即元代隐士孙道明,他博学好古,喜饮茶,其居处又叫“且吃茶处”(参阅《中藏书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等)。如此看来,紫砂壶至迟也在元代就存在了。 但元代的紫砂壶并不是早的紫砂壶。
      据文献和考古双重明,紫砂壶在宋代就被大量生产且传之甚远。北宋诗人梅尧臣《宛陵集》卷十五中有《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居谟寄茶诗》,其中有云: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另外,卷三十五《答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韵》中有云:  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人称梅宛陵。他诗中说的“紫泥”“砂罂”即今之紫砂壶。
      梅尧臣的友人欧阳修有一首《和梅公仪尝茶》,其中有云: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也是好品茶的名士,诗中“紫瓯”即紫砂壶。
      北宋画家米芾《满庭芳·绍圣甲戌暮春与周熟仁试赐茶,书此乐章》,末云: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宋人诗词中还有一些紫砂壶的记录。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以上足以说明紫砂壶至迟在北宋已出现的事实。
      2.有故事的羊山角  能说明问题的还是考古发现。
      宜兴市丁蜀镇蠡墅村西北,有一座不太大的石土山,名叫羊角山,与盛产甲泥(紫砂和日用缸器等主要原料)的黄龙山余脉相接。羊角山东北端有座龙窑。1976年7月,宜兴红旗陶瓷厂于基建施工时,挖掘出一座古代紫砂窑址,其宽约十米,长约十米多,南北走向,在当时属小型龙窑。窑侧有两排用砖砌成的垛子,其砖经测也是北宋中期的砖。从这座古龙窑遗址中发掘出大量早期紫砂壶残片(图13),其中有的还可以复原。经考古明,很多紫砂壶属宋中期之前烧造(参见《宜兴羊角山古窑址调查简报》,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本书是对中国紫砂艺术从宋代至今逾千年历史的全面盘点,分为滥觞期、兴起期、成熟期、发达期、衰落和复兴期、鼎盛期等6大阶段,从中可见不同时期的社会分析、文化背景、艺术理念,以及相应的制壶知识、鉴赏风向、工匠师承、名壶展示、茶文化细节。可谓以壶浓缩大千世界。对紫砂好奇的读者,可将此书作为紫砂陶的入门级欣赏、鉴别指南,还可从中获取深厚的历史和美学养分。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