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从民族沉沦到民族振兴李文海
  • 正版
    • 作者: 李文海著 | 李文海编 | 李文海译 | 李文海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文海著| 李文海编| 李文海译| 李文海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1000.0
    • 页数:256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0160962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李文海
    • 著:李文海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300160962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8-01
    • 页数:256
    • 外部编号:120035624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从民族沉沦到民族振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辛亥的学术对话
    辛亥与中
    清王朝覆亡祭
    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灾害面前挺起民族的脊梁
    以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灾荒史的开山之作――邓拓《中国救荒史》评介
    观世纪风云话神州沧桑――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为什么不能把太平天国的上帝教看做“”――夏春涛《天国的陨落》评析
    学习前辈学者的优良学风――读《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的一点体会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观察历史――《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简评
    清史《研究丛刊》总序
    《天有凶年》前言
    《灾荒与晚清政治》序言
    《中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序言
    《嘉道时期的灾荒与社会》序言
    《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序言
    《辛亥与中国近代社会》序
    《近代朝鲜的开港》序言
    《中国废约史》序言
    《中国军事学术史》序
    《近代文化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序
    《刘大年传》序
    论清代历史及清史研究
    学习翦老缅怀翦老
    纪念陈锡祺先生
    坎坷治学术沥血育英才――纪念尚钺老师诞辰一周
    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文化发展趋向:一体化还是多样化
    对“民族主义”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深化区域史研究的一点思考
    戊戌维新史研究的新突破
    推进灾害史研究的紧迫
    拓展与深化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
    换个角度思考
    学术创新的艰辛
    通达
    对清史编纂工作的几点建议
    传承与――祝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建所30周年

    李文海教授、主任医师,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师从原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务员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常年从事男病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现代科技治疗由于男少精、弱精、男殖道感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男症。出版个人医学专著10余册。

         清代人陈宏谋在《从政遗规》中说过:“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我们的先人,面对着列强的侵凌,拍案而起,以身许国,这实在是命攸关的严肃选择’,现在以嘲弄的态度讲几句风凉话是很容易的,_在当时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决不是人人都能够轻易做到的。今天我们讲不要忘记被人侵略、被人欺负的历史事实,既不是为了发泄怨气,也不是为了博取同情,更不是为了鼓吹复仇,算历史的旧账,不过是为了尊重历史,让我们不忘曾经经历的民族苦难,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已。《从民族沉沦到民族振兴》收录了作者李文海古稀之年对中国来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和反思文章,其中既有对民族苦难的悲愤痛惜,又有对民族振兴的强烈渴望,《从民族沉沦到民族振兴》是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佳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