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国际刑法(第2版21世纪国际法学系列教材)朱文奇
  • 正版
    • 作者: 朱文奇著 | 朱文奇编 | 朱文奇译 | 朱文奇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朱文奇著| 朱文奇编| 朱文奇译| 朱文奇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01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8-01
    • ISBN:9787300195735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朱文奇
    • 著:朱文奇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9.00
    • ISBN:9787300195735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4-08-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4-08-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981228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国际刑导
    节 国际刑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刑法主体
    第三节 国际刑法的渊源
    第四节 国际刑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二章 国际法上的严重罪行
    节 惩治国际罪行之必要
    第二节 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第三节 国际刑法中的国际罪行
    第三章 国际人道法体系和规则
    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人道法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国际人道法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第四节 惩治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罪行
    第四章 国际刑事司法机构
    节 特设国际刑事法庭
    第二节 国际和国内混合型的法庭
    第三节 常设国际刑事法院
    第五章 合法原则
    节 “法无明文不为罪”与法庭合法问题
    第二节 联合国特设国际刑事法庭的合法
    第三节 关于设立塞拉利昂特别法庭的合法问题
    第六章 管辖豁免问题
    节 传统国际法与管辖豁免理论
    第二节 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与管辖豁免原则
    第三节 国际刑事司法审判及其对管辖豁免原则的影响
    第七章 执行命令不免责问题
    节 执行命令不免责原则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执行上级命令不免责”在现代国际刑法中的发展
    第八章 不予赦免问题
    节 赦免与惩治国际犯罪
    第二节 赦免的法律拘束力
    第三节 国际刑事司法机构与赦免问题
    第九章 指挥官责任问题
    节 指挥官责任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刑事司法机构与追究指挥官责任
    第三节 指挥官刑事责任的成立条件
    第十章 普遍管辖问题
    节 国际法管辖原则类别
    第二节 普遍管辖原则的演变
    第三节 普遍管辖原则与国内
    十章 司法公正原则
    节 法官的司法公正
    第二节 法官公正的制度保障
    第十二章 原则
    节 的基本理念和规定
    第二节 控审分离的平衡机制
    第十三章 人权保障原则
    节 程序正义基本理念
    第二节 被告受审期间的基本权利
    第三节 上诉权
    第十四章 国际诉讼程序和规则
    节 检控方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据展示制度
    第三节 辩诉交易
    第四节 据被接受或被拒绝
    第十五章 合作
    节 一般国际法合作义务
    第二节 与国际刑事法院合作的前景
    第三节 与国际刑事法院不合作的法律后果
    参考文献

    朱文奇:1981年通过全国统一,以优异被选拔为我国“”后批公费留关、留欧。在法国与美国留学期间主攻“国际公法”与“国际关系”两个博士。1987年5月,获法国巴黎第二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1988年10月,在美国与欧洲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后,回国在工作。 在国外学习期间,曾于1984年专程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部(瑞士日内瓦)从事国际人道法研究,是我国在该组织进行专门研究的个专业研究人员,并以获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颁发的。2001年,在从联合国回国工作之前再次去日內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跟踪和掌握了国际人道法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8年至1994年在工作期间,负责我国外交事务中的国际人道法问题,代表中国参加了大量与人道法有关的双边与多边外交活动,如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关于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执行情况的会议、激光致盲武器会议、限制会议、与苏联边境裁军谈判、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的谈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参观我国监狱可能的谈判等等。 1993年5月,联合国成立了个司法机构,即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联合国秘书长发出呼吁请各国专家人才。经批准后应聘,通过后于1995年被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录用,在长达七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任法官特别法律理、检察长办公室法律顾问及上诉检察官,负责前南斯拉夫与卢旺达两个国际刑事法庭的上诉案件,其中主要是关于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的案件。 2002年年初从联合国国际刑事法庭和中国辞职后从事教学工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目前全国专门研究国际人道法的机构,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人道法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同时,兼任国际上国际人道法领域的瑞士日内瓦《国际红十字评论》(InternationalReviewoftheRedCross)的编辑、美国哈大学研究院“空战及导弹军事手册”(MilitaryManualofAirandMissileWarfare)专家组的成员以及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检察官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Prosecutors)的成员。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