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个体成人的开端:儿童教育的哲学阐释刘铁芳
  • 正版
    • 作者: 刘铁芳著 | 刘铁芳编 | 刘铁芳译 | 刘铁芳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铁芳著| 刘铁芳编| 刘铁芳译| 刘铁芳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98000
    • 页数:195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0287188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刘铁芳
    • 著:刘铁芳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5.00
    • ISBN:9787300287188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10
    • 页数:195
    • 外部编号:1077724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儿童发展的阶段与个体成人的开端
    一、儿童发展的萌芽:混沌初开
    二、儿童发展的初级阶段:语言与思维的萌发
    三、儿童发展的中级阶段:世界的逐步打开
    四、儿童发展的高级阶段:体验美好
    第二章 回到开端:儿童教育的蕴含及其实现
    一、重新认识儿童:作为整体的生命
    二、融身于世界之中:儿童的游戏、交往与学习
    三、儿童成长中的社会化:应对自然与社会间的
    四、过充分的儿童生活: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
    第三章 激发美好事物的欲求:儿童教育的灵魂
    一、陪伴儿童游戏:个体教育的初始形态
    二、富于爱心的陪伴与儿童生活的展开
    三、激活爱与美的生命体验:儿童生活与教育的中心
    四、欲求美好事物何以可能:儿童教育的基本路径
    五、儿童成长在关系之中:儿童教育与儿童的建构
    第四章 游戏与审美:儿童生活的展开与儿童教育的可能
    一、从游戏到审美:儿童生活的展开及内在秩序
    二、儿童生活的展开与个体成长的内在秩序
    三、整体唤起:教育何以引导儿童美好生活的可能
    四、家庭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根本意义
    第五章 安全感:儿童成长的起点与儿童教育的中心
    一、安全感作为个体发展的基础与目标:安全感的内涵与意义
    二、早期安全感对个体发展的基础意义:亲子之爱与个体早期安全感的形成
    三、学校教育与个体安全感的获得:安全感作为教育活动的起点与基础
    四、寻求安全感作为一种主动的生命实践:自我成长与个体安全感的上升
    第六章 爱与丰富:儿童成长的展开和儿童教育的关键质素
    一、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二、爱与丰富扩展的教育路径及其内在秩序
    三、日常生活的孕育与儿童教育的开放
    四、爱的孕育与丰富的扩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路径
    第七章 适应与:信息技术时代的儿童教育
    一、信息技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二、重建人与人之间的根本联系
    三、之道:持续的对话与激励
    四、保护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迷魅
    五、适应与:保持古典与现代的张力
    结语 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呵护儿童生命成长的复杂
    一、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与儿童教育的审慎之道
    二、儿童教育的诗特征奠定个体经验世界的原型
    三、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与儿童生命之孕育
    四、返回生活世界的儿童教育学:保护个体生命发展的可能与自由
    后记

    刘铁芳,男,1969年3月生,湖南桃江人。1986年中师,1990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分别于1994年、1999年、2003年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和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2008年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主要著作有《生命与教化:现代道德教化问题审理》《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教育的重建》(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等。

    本书力求回到个体成人的开端,切实理解儿童生命成长的整体,从儿童成长的细节中,发现以美好事物体验为中心的个体成人之初始形态及其核心质素——爱与丰富,并进一步阐释儿童成长与教育的核心机理,回返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以儿童自身美好生活敞开的路径,来引导儿童发展的可能。儿童生命成长的复杂,意味着儿童教育是一种爱与智慧相结合的生命实践。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