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扫码下单

  • 音像扶阳中土论:通向大医之路董学军,张友先
  • 正版
    • 作者: 董学军,张友先著 | 董学军,张友先编 | 董学军,张友先译 | 董学军,张友先绘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董学军,张友先著| 董学军,张友先编| 董学军,张友先译| 董学军,张友先绘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29000
    • 页数:176
    • 开本:0
    • ISBN:9787521431650
    • 版权提供: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董学军,张友先
    • 著:董学军,张友先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521431650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开本:0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6-01
    • 页数:176
    • 外部编号:1165868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概述

    一、创立缘起

    二、内涵

    三、扶阳中土论的研究方法与特点

    四、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归一篇

    一、认识归一:生产生活实践才是"医源"

    二、理法归一:治病求本,本在温中

    第三章明理篇

    一、明生死

    二、明阴阳

    三、明先后

    四、明升降

    第四章医理篇

    一、论五行

    二、论气化气滞

    ……

    董学军,中华医学会医馆同常务理事、世界医会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理事、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特聘中医专家、北京扶阳靠前中医科学研究院院长,师从第四代火神派传人彭重善,深得扶阳疗法精髓,为火神派第五代传人,“扶阳中土论即中气决定论”理论体系(简称“扶阳中土论”)创始人,扶阳与补土派名家。
    几十年深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经典医籍,博采众家之长,勤于临床实践,提出了“明生死,明阴阳,明先后,明升降”。深谙“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精髓,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系统总结了运用“扶阳中土论”治疗疑难病症的成功经验。
    担任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疑难病及肾病综合征课题组领衔专家。同时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痛经、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各种癌症等疑难病诊治有独到见解及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自序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不难于识症,而难于明理。明理重在明理之法,扶阳名家卢铸之说:“医必先明理法,而后可言方药。”医若明理,可为上工;患者若明理,可自医病疾;人若明理,自可通达天下。
    自《黄帝内经》始,至后代贤医,著述浩瀚,建树广博,然对学者而言,若不明其理,如美食在唇,不知启齿,惶惶恐恐,叹其博大,而不知所云,岂不痛哉!惜哉!
    我亦曾几度受困于此,因理法不通,提笔不敢书方,开口不敢言药,患者愁云蒙于我之心,痛苦煎熬,夜不能寐。
    为探明医学理法,我沉潜于医书之中,博战于临床之上,寻师于巴蜀之乡,漫漫二十余载,幸遇扶阳派第四代传人彭重善先生,拜师门下,进入扶阳之门,亦得恩师倾授扶阳理法之精要,研学数载,终有所悟。
    胃气为脾胃之气,脾胃是人身的水谷之海,亦是人身气血的生化之源。《医宗阅读》曰:“经云:安谷则昌,绝谷乃亡。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生,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因此,从“谷入于胃”到“脾气散精”,入的正常、散的正常,关乎着人身的气血运行正常。故谨和五味,方能骨正筋柔,此是因人身气机皆赖胃气充养之故。
    因脾胃在中焦,故胃气者,亦名“中气”也;又因脾胃于五行中属土,故胃气者,亦名“土气”也。
    我在恩师的悉心教诲下,加之多年强记《黄帝内经》,深研扶阳学说,细考仲景方药,通览“火神三书”,发现历代医家在对医理进行论述时,有对“胃气”极其重视者,也有很少从胃气角度察因断病、方垂者。
    于是,不从胃气角度出发的医家,肾亏则滋阴,血亏则补血,阳盛则清火。殊不知“滋阴降火,杀人无算,千古流弊,医门大憾”,更不知“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因为人身阳气,乃至五脏之气皆由胃气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滋养,胃气即是土气,土只有温热才能化气,寒和湿则不能化气,相反会造成寒凝血瘀、气机阻滞,从而百病由生。
    郑钦安、黄元御等医界先师早已看到乱用清热解毒、滋阴凉血药物的危害,以期通过呐喊之声唤醒大众,为中医纠偏正航,然而他们的声音似乎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喧闹之中。
    每见于此,我亦心同古人,故谨守古训,运化所学,以《黄帝内经》为本源,以扶阳医学为根脉,以生活实践为依据,提出“中气决定论”,后进一步完善为“扶阳中土论”。
    顾名思义,扶阳,即扶人身的中焦之阳;中土,即指脾胃,也就是胃气。因此,抓住胃气,就抓住了扶阳中土的根本;抓住胃气,就抓住了疾病的根本;抓住胃气,就抓住了医学大道。
    为此,我不揣鄙陋,是成此书,以期“扶阳中土论”广播于大众,于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论述中掌握中医理法的精要,因志在对中医学的匠心传承,又“因志在活人,遂不知其言之妄也,望高明者谅之”。
    董学军
    2022年2月

    中医至简
    ——代前言
    当写下“中医至简”这四个字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四个字,二十余年光阴。从博闻强记到临床实践,从一方难解到融会贯通,从上下求索到识得胃气,二十余年的学习研究之路,充满艰辛,充满阻碍,充满困惑。
    人生之路就是这样,凡事都没有坦途,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但命运又是公平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随着岁月的流逝,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在医学一途上,终于可以穿过那一叶障目,悟得三昧,如今看来,倒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相信大多数学医、为医的人与我都有同样的感受。也有些人正在这条路上困惑着、迷失着,只因脉枕横陈,阴阳难握;一剂方药,命攸关。
    探寻中医学,如一次奇妙的考古之旅。从古至今,中医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上显示出奇妙的作为,名家辈出,名方传世。然而在文明高度发达、科技高速进步、社会高展、信息获取少见便捷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对中医学却学不明白、讲不清楚了?中医学出了什么问题?中医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在考中医的时候,也要自问一下,我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在我看来,我们是把中医学复杂化了。过去我们学习中医的方法是背诵,先背诵基学,如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方剂、等;背完基学开始背诵临床学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等等;背完临床学科开始背诵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等;经典背诵完了,还涉猎代各个医家的学说,如胡希恕、刘渡舟、蒲辅周、施今墨、孔伯华、关幼波、焦树德等等。
    当我们一头扎进书海的时候,往往忘记了来路。我们沉醉于理论里,沉浸于概念中,沉迷于方术里,不理解时就照搬照抄、生搬硬套。而中医学的很多概念是从道家学说里引用过来的,有的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有的就是一件多余的外衣,但由于我们一味无意识地吸收,所以在似是而非的医理面前更加迷惑。如果我们认识不清就会失了为医的本,丢了中医学的根本。
    中医学的核心是什么?找到中医学的核心,从核心去学,才能做到至简!从至简处学中医的理法方药,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能盲目地相信古人的学说,要汲取精华,去除糟粕。用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去衡量古人的学说,从中判断真伪,正确的遵从,错误的摒弃,这样才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做到大道至简。《四圣心源》张琦序中写道:“自唐以降,其道日衰,渐变古制,以矜新创。至于金元,刘完素为泻火之说,朱彦修作补阴之法,海内沿染,竞相传习。蔑视古经,倾议前哲,攻击同异,辩说是非。于是为河间之学者,与易水之学争;为丹溪之学者,与局方之学争。门户既分,歧途错出,纷纭扰乱,以至于今,而古法荡然矣。”
    又曰:“然而宋元以来,数间,人异其说,家自为法。按之往籍,则判若水火,综其会通,则背若秦越。夫岂民有异疾,药有异治哉!俗学废古,恶旧喜新,务为变动,以结名誉。凡在学者,莫不皆然,而医其一也。故《脉诀》出而诊要亡,本草盛而物异。长沙之书乱而伤寒莫治,刘朱之说行而杂病不起。天下之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以生人之道,为杀人之具,岂不哀哉!故凡艺或可殊途,惟医必归一致。古经具在,良验难诬,有识之士,不能不是古而非今矣。”
    通过《四圣心源》的张琦序可以看出,在唐朝以后,中医界已经显现出争鸣之象,到金元四大家兴起,各自有各自的学术观点,所以张琦才感慨地说:“夫岂民有异疾,药有异治哉!”意思是,难道人们得了和古人不一样的病吗?现在的药物功效难道与古代不一样吗?
    所以,当脑袋埋在书本里想不通的时候,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生活,从生活中的理和实去探索,很多问题就立刻开窍了。中医至简就是因为中医的原理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常理。
    从医理上来说,什么决定着人的生死?《黄帝内经》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国医大师路志正曾经说过一句话:“你只要从《黄帝内经》中悟懂一句话,就可以受用终生。”我很好赞同路老的这句话。正因如此,我从“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句话中领悟了很多,并以这句话为研究原点,建立了“扶阳中土论”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的这句话很多人会说,也会背诵,但是真正能够把这句话运用于临床的却不多。比如,现在很多的癌症患者,在治疗后期常常出现头发脱光、容颜衰老、四肢乏力、双眼无神、肌肉松弛、眼睑下垂、腹胀不适、呕哕不断、厌食、嗜睡等症状,都是胃气大败的表现。这说明医生在治疗中没有很好地顾护患者的胃气。
    那么如何用药才能保胃气呢?用什么药物才能做到恰当地保护胃气?这就必须先从生活中去做一些探讨。
    胃气就是脾胃之气,脾胃居中焦,也是中焦之气,简称“中气”。脾胃之气在五行中属土,那么我们思考一下,自然界中土的特是什么?有人说土生万物,有人说土爰稼穑,有人说厚德载物,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说到土根本的特上,土的优选特是“土寒不生”,土只有温热才能生生化化,寒凉和湿都不能生化!看看祖国北方冬天的大地,冰天雪地,土寒不生,一点绿色都没有,没有生机,同样是这片土地,第二年夏天就会生机蓬勃,山花烂漫,芳草萋萋。人体的脾土、胃土也具备温热才能生生化化,寒凉和湿就不能生化这个特。
    那么,再看看现在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好了,冰镇的啤酒、饮料、矿泉水、西瓜,反季的水果等,肆无忌惮地往人体的脾土、胃土中浇灌,加之过度的消耗,使人体的脾胃呈现一派寒凉之象,导致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气血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就发展为疾病。当有了病的时候,如辨错误再以寒凉的药物去治疗,不就是雪上加霜吗?这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因此,如果善于学习并留心观察,中医理论与生活总是能对应的。《素问·征四失论》中说:“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中医的“取象比类”就是取生活中的“象”,以类比的方式来探究医学的道理。中医学理论的阐述是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运用正确的逻辑推理,结合生活中的公理公设,才能推导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比如《素问·刺》中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中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两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为什么会生病,因为正气先亏,使邪气所凑。只要有充足的正气存内,邪气就无法侵犯我们的身体。
    但是气是无形无象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体内正气亏虚?李东垣说过一句话:“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理出元气充足是因为“脾胃之气无所伤”,也就是说胃气旺盛充足,才能滋养元气,元气才会充足。
    那么如何发现胃气有所伤呢?“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这就落到了生活的“象”上,看一个人吃多少都不饱,吃完很快又饿,这并不代表他的脾胃好,而是他的脾胃之气已经有损伤了,导致消化不好,吸收不好,酒肉穿肠过,营养却吸收不了,故气血化源不足。这样的情况下,伤了胃气就会伤了正气,伤了元气,离生病就不远了。
    所以中医看病依据的是生活的“象”,治病的方法是依据医学的“理”。病不是独立发生与存在的。一名好医生,在看病时要手握阴阳,眼观三界:人体——疾病——生活。在临床中我们必须要考量这些关系。
    很多医生的思维是单一的,局限在概念和定义中,所以常常走进以医治症的“死胡同”。症状的表现纷繁复杂,如阳虚、阴虚、湿热、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湿瘀阻、下焦湿热这些的表现即各有异同。从纷繁复杂的症状入手,往往让我们在医方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几十年中医仍然是一头雾水的原因。
    中医至简的途径是要善于“抓纲”,纲举才能目张,抓住根本、核心的东西,大方向就不会错,从很往下看,便会“一览众山小”。于是我总结出12个字的学习方法,即:明生死、明阴阳、明先后、明升降。其中对于“明生死”很多人不以为然,或者说不敢触碰,因为讲不明白,连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上学的时候,老师遇到这句话时一带而过,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但从孔子说这句话的本意上来讲,我个人的理解是孔子对生死或者说是对生命有着敬畏与尊重,用《黄帝内经》中的话说,圣人是可以“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的人,岂会不明生死?圣人这样说,体现了他极其谦卑的心态,他承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有限,所以不去妄谈生死。
    但是作为一名医生,如果不明生死,“焉知病之所从来”。而我们研究中医恰恰很少有人从生死上去研究,所以很难看到中医的本质,也很难看到疾病的本质。一名医生只有当看清人何以生、何以死的时候,才能看清楚疾病。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极。人何以生,“有胃气则生”;人何以死,“无胃气则死”。那么在治病的时候,是不是需顾护人的胃气?如果硬要从攻邪的角度出发,没有去保护患者的胃气,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加重病情。这样来理解医理、病理,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上,此时再看所有病症型,都可以轻松辨识和把握了。
    在治疗的方法上,祛邪好,还是扶正对?这个问题在中医界一直争论不休。我倒认为,祛邪也好,扶正也罢,都要“明理”,明理之后,就会如郑钦安所说的,“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如果不明理,下手就没准,只会针对症状用药。所以当你遇到了“汗出恶风,脉浮缓”时就得用桂枝汤,不敢用的方法,因为你不明白机制是什么。如果当我们知道了“汗出恶风,脉浮缓,项强痛,太阳伤风”的原理是正气不足,不足以卫外,感受风邪后,才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就知道治疗此症时要兼调中气、调胃气、元气,元气充足,人体自然能够阴阳调和,内外之邪均解。这是因为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就是明理的作用。明理之后,就可以做到中医至简;明理之后,就可以真正领悟病理、医理的阴阳两端。
    当然,“至简”二字也是从复杂中走出来的,我走这条路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为了不让后学者重蹈覆辙,再走弯路,现把所感所悟整理成书,谨为后学者抛砖引玉。
    董学军
    2022年1月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