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高门巨族的兰花:凌叔华传(增订本)陈学勇
  • 正版
    • 作者: 陈学勇著 | 陈学勇编 | 陈学勇译 | 陈学勇绘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学勇著| 陈学勇编| 陈学勇译| 陈学勇绘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09-01
    • 字数:404000
    • 页数:448
    • 开本:16开
    • ISBN:9787020181919
    • 版权提供: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陈学勇
    • 著:陈学勇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2.00
    • ISBN:9787020181919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3-09-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10-01
    • 页数:448
    • 外部编号:3186851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高门巨族 ……………………………………001

    袁世凯属下………………………………003

    闺阁或青楼………………………………013

    朱门豪宅…………………………………019

    姐妹俩……………………………………027

    瀑布卷走了哥哥姐姐……………………037

    童年婚约…………………………………043

    洋楼内外…………………………………049

    直隶女师…………………………………053



    文苑别枝 ……………………………………065

    未能成为翻译家…………………………067

    中国式艺术沙龙…………………………073

    师从周作人………………………………081

    请泰戈尔吃茶……………………………089

    闺秀雅韵…………………………………093

    “抄袭”之冤 ……………………………103

    他们看“三一八”惨案…………………112

    姻缘双佳楼………………………………119

    蜜月东瀛…………………………………135

    “手足”徐志摩 …………………………142

    “八宝箱”恩怨 …………………………157

    知音陆小曼………………………………169



    珞珈风韵 ……………………………………177

    直呼“适之”……………………………179

    双佳新楼…………………………………188

    中国的曼殊菲尔…………………………195

    “京派”重镇 ……………………………203

    珞珈三杰…………………………………210

    来了个英国诗人…………………………221



    烽火岁月 ……………………………………5

    颠沛乐山…………………………………

    沦陷的故都………………………………246

    英伦飞鸿…………………………………252

    让庐时光…………………………………256

    书香门第的“野孩子” …………………263

    之旅…………………………………275



    羁旅赤子 ……………………………………281

    侨居伦敦…………………………………283

    布鲁姆斯伯里之友………………………291

    古韵悠长…………………………………297

    爱山庐下…………………………………304

    “来去自由”……………………………314

    另一条船…………………………………322

    寂寞旅人的黄昏…………………………328

    叶落故都…………………………………333



    凌叔华年表…………………………………339

    附:凌叔华集外生平纪行散文(三篇)…403

    参考书目 ……………………………………431

    2010年版后记 ……………………………435

    增订本后记…………………………………441

    陈学勇,笔名陈老萌、老萌。江苏阜宁人。1943年生,1968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南通大学,系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尤为关注林徽因、凌叔华、陈衡哲等民国女作家的生平与创作,先后著有《才女的世界》《浅酌书海》《老萌夜读》《林徽因寻真》《莲灯诗梦林徽因》,并编《凌叔华文存》(全二卷)、《林徽因文存》(全三卷)等。

    套用托尔斯泰一句名言,平凡的女作家都是相似的,杰出的女作家各有各的风姿。
    中国现代女作家中,凌叔华尤为独特罕见……一九○○年凌叔华在紧邻北京故宫的东城史家胡同呱呱落地。可是她多次自述生于一九○四年,一九八一年她回答夏志清咨询,依旧坚持“我算是1904年生”,一个“算”字颇有意味,这一年出生的是她妹妹淑浩。辞书及许多凌叔华生平资料依据自述认定了这一年,讹传甚广。不能简单看作她记忆有误,每道及生年她便心情不爽,曾坦言:“既蒙问起,虽然自己不高兴想到,为了实用,奉告如下。我想作家,尤其是女的,多半不情愿说及年龄,这也等于长得不好看的人,怕人提及相貌同样可恕。”凌叔华女儿陈小滢实际出生年份和登记的也相差四年,不该是巧合的误记吧。凌叔华胞妹淑浩也有过类似生年差误,也是记忆问题?凌淑浩外孙女魏淑凌即认为有意地更改,魏淑凌说,“凌氏姐妹不约而同地都变更了自己的出生日期”,在姐姐,为的“对付考官”,或“满足个人的虚荣心”,“有时,这种手段也能让她们逃出恒定的光阴,编织个人的回忆”,“是一种描述自己生活时采取的操控策略。”魏淑凌说,凌叔华乳名瑞唐。似不大可靠了,中国人乳名不大取得这么郑重严肃。我宁愿依从凌叔华的《古韵》所写,乳名叫十儿,兄弟姐妹中她排行第十。凌叔华本名,学界看法不一。有文字依据的是,启蒙上学名“凌淑华”,“淑”字按兄弟姐妹同辈分所定,异母兄名“淑桂”,同母两个姐姐名“淑芝”“淑平”。读直隶女师用学名“凌瑞棠”,进燕京大学又用学名“凌瑞唐”。她给本校老师周作人去信,落款正是这两个字,在本校杂志《燕大周刊》发表多篇译文也都用“瑞唐”。后送美画玛丽·奥古斯塔·马里金两幅画作,落款仍是“凌瑞唐”。四十年代凌叔华请求驻美大使胡适代为在海外谋职,所附自我介绍,还是“凌叔华,名瑞唐。”异母姐名“凌瑞清”,瑞含吉祥的意思。清当是大清,那么唐系盛唐,均意在祈福皇朝。凌叔华后来以笔名“叔华”行世,当由“淑华”而来。同母姐妹她行三,合了伯仲叔季的顺序。她的笔名,除“凌叔华”“叔华”,另有只用了一两次的笔名:素心、素华、文川、凤、SUHUA。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移居国外,西名是Su-HuaLingChen。她在燕京大学取过一个西名,那时她认了一位德裔美籍女教授作姨母,因为“她甥女的名字与我的外国名字相同”。与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交往,英国朋友都称她Sue。
    凌叔华来到人间太不是时候,正值八个帝国主义虎视眈眈,筹划联合攻打清王朝。几个月后联军正式宣战,北京皇城随即陷落,凌福彭携全家老小仓皇逃往河北,路上正有襁褓中的凌叔华。好在为时不长,联军撤退才回了京城。
    她三四岁,又随母亲回了一趟故乡番禺,在那里母亲生淑浩,长住了几个月。叔华在番禺日子仅此一回。父亲病故她去广州奔丧,行色匆匆,疲于丧事,未能就近再回一趟番禺。的一次去番禺,她还很小,尚未记事,但在大人一次次追忆里,那经过仿记得真切,细腻地描述在《搬家》里离村前几日,“我”的依恋,四婆的慈爱,乡邻的质朴,均刻画得入景入情入心。浓烈乡情融透凌叔华全身,虽逗留家乡日子极短,她却一生无改乡音。古稀之年她赴台湾参加一个讨论会,与会的台湾朋友用“国语”交谈,以为她不再会说粤语。岂料凌叔华立即改掉国语,操起流利的粤语,气氛立刻亲切起来。
    凌叔华童年封闭在锦衣玉食的大宅院。登上院内的土丘,望得见不远处皇宫屋檐的黄色琉璃瓦,经落日映照,金光四。大院前门朝干面胡同,后院接史家胡同,院落套着院落,屋子连着屋子,近百间,毗连一大片,掩映着扶疏浓荫,看不到边际。大院中间圈了个后园,亭台楼阁,山池塘,应有尽有。凌叔华为《古韵》画的一幅图《们在北京的家》,那气派非一般官吏宅邸所及。这般气派的大院里,可想人口众多。太太有几房,各房一群儿女,孩子们一会出生,一会夭折,都弄不清家里究竟多少成员,估计得四五十。服侍的人更多,父亲的私人秘书、贴身侍卫;女佣、门房、花匠、厨师、车夫还有裁缝。
    住房虽大,人员虽多,凌叔华童年依然寂寞;房子越大,反倒寂寞越深;兄弟姐妹越多,就如分母越大,各人享受到天伦抚爱的机会越少。父母的职责似乎仅限满足他们锦衣玉食,物质以外的需求就不大顾及到了。父亲那么威严,母亲那么忙碌。爱的饥渴使叔华有时希望生病,生病的时候才有机会一得眷顾。她不无酸楚地说:“我就不记得曾在爸妈的膝头撒娇耍赖过,倒是有一次生病,妈坐在我的床头,心疼地抚慰着我,这是我童年时代幸福的记忆。”这种寂寞情绪成了小说《凤凰》的主题。枝儿看着姐姐上学,妈妈出门,爸爸办公,偌大庭院静得叫人发怵。高墙外面是什么样的世界呢,一定热闹。谁忘记关上大院边门,枝儿伸出头望望。送水车吱扭吱扭地过去了,卖花花绿绿糖果的推车过去了,接着过来了老头儿,敲小锣挑担子,担子插满面捏的小人和各式动物。老头歇到对面树荫下,立刻围上来高高矮矮的孩子,枝儿跟了过去。你要这个他要那个,口袋里没有钱的枝儿想要那活灵活现的凤凰。没钱,老头儿不给。一个陌生大汉替枝儿付了钱,陌生人诓她,带她去看真的活凤凰。枝儿随陌生大汉一步步离开家门口,陷入圈套。亏得家里老花匠看到,追了上来,人拐子逃之夭夭。叔华或有过枝儿这么一回有惊无险的经历,《凤凰》确是她童年寂寞心绪的写真。有时叔华独自去后园,爬上平时人迹罕至的山,山顶茅亭里长满荒草。她采一根狗尾草,又采一根,一根根地采着解闷。夕阳渐渐坠落,远处西山沐浴着霞光,山岩镀金一般。山体绵延,由青变紫,由绿变蓝,仿变得透明起来。远远望去,巍峨山体像一座巨大紫晶屏风。天黑下来,她呆呆地,仍不舍离去。母亲以为闺女冲犯了精怪,哪里觉察到,寂寞的幼小心灵,无奈地只能向自然寻求慰藉。
    人一寂寞便容易做白日梦,凌叔华梦想过女扮男装,像孟丽君一样京城赶考,当然也要像孟丽君似的,乌纱罩了婵娟。创作是精致的白日梦,凌叔华写小说的愿望说不定正萌发于此时,她梦想和孟丽君故事《缘》的作者陈瑞生一样,做名作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