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扫码下单

  • 音像大河无声:李劼人评传张义奇|责编:周轶
  • 正版
    • 作者: 张义奇|责编:周轶著 | 张义奇|责编:周轶编 | 张义奇|责编:周轶译 | 张义奇|责编:周轶绘
    • 出版社: 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义奇|责编:周轶著| 张义奇|责编:周轶编| 张义奇|责编:周轶译| 张义奇|责编:周轶绘
    • 出版社: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06-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1166594
    • 版权提供: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
    • 作者:张义奇|责编:周轶
    • 著:张义奇|责编:周轶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541166594
    • 出版社:四川文艺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3-06-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6-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178709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张义奇,成都人,评论家。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有评论、小说、散文等200余万字发表和出版。长期致力于李劼人研究,多篇被研究者引用和辑录,系《李劼人全集》副主编,李劼人研究学会第四届秘书长。

    小引:从成都走向世界1962年冬天,成都的天气比往年寒冷。12月24日晚饭后,作家沙汀从大街上散步归来刚进家门,中国作协四川分会新调来的一位同事就匆匆跑来告诉他一个噩耗:李眉刚才来电话说,李劼人在20点05分逝世了。李眉是李劼人的女儿,她在时间便向父亲的密友,也是省作协领导人沙汀报告。沙汀头脑中“嗡”的一声,像是遭到重物击打。随后下意识看下时间,此刻正值晚上八点半。沙汀未加思索,在家人的惊愕声中,急忙穿上大衣,连手套、烟盒都忘记拿就奔出了门。对于老朋友的病逝,沙汀在精神上虽然早有准备,但当噩耗真的传来,他仍然有些措手不及,一种悲伤的情绪顿时涌上心头。前两次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探望李劼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次是21日,是与作家林如稷夫妇一道去的。病房里除了忙碌的医生护士之外,出现在眼前的几乎全是管子和玻璃瓶。平日十分健谈的李劼人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瘦削的面孔,眼窝深陷。当他明白是两位老友来看望自己了,已经干瘪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但又转瞬即逝。李劼人已经无力与老朋友再交谈了。望着形容枯槁的李劼人,沙汀忍住马上就要流出来的眼泪,逃也似的离开了病房。但李劼人的病情总是他心中的挂牵。坏消息不时传来,市政协负责人也开始谈及李劼人的后事问题。所以日,沙汀与张秀熟相约再次去医院探望李劼人。这一次沙汀看到的是紧闭双眼的李劼人,若不是病人还在输氧、输血,他不敢信,躺在病床上的老朋友还活着。沙汀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出来了。当沙汀第三次来到医院时,病房里的橡皮管子、玻璃瓶子都没有了,只有门边堆着一堆血迹斑斑的褥子、布头,而床上的病人身体已经盖上了白色的罩单,曾经熟悉的音容笑貌已被这薄薄的罩单阻隔。这对相识相知达二十年的老朋友从此永别了!沙汀知道李劼人这个人还是1926年在成都省立师范读书期间,那时的李劼人已经是成都鼎鼎有名的作家。但他们真正认识则是在1938年。之后,两人在抗敌文协工作期间多有交往,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并把友谊保持到终生。此刻,沙汀能够为离世的老友做的件事,便是将李劼人的噩耗赶紧报告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以及外地的朋友们。12月25日晚,中国文联、中国作协都发来了唁电。在北京和上海的李劼人生前好友随即也纷纷发来了唁电。叶圣陶从秘书史晓风口中得知李劼人去世的消息,感觉很突然,去年在“菱窠”与李劼人晤谈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叶圣陶怅惘地在窗前站立良久,转身坐下来写唁电:“成都市人委转李劼人副市长家属:阅报惊悉劼人先生病逝,伤悼殊深。去春访菱窠,豪情犹在目前。嘱书‘劳余’字额,犹未奉缴。”电文结尾无不痛心叹息:“而先生不我待矣,呜呼。叶圣陶”郭沫若、巴金也分别发来了唁电。巴金的电文是:“惊悉劼人同志逝世,文艺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作家,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深为哀悼!谨电吊唁,并致慰问。”巴金这位年龄比李劼人小十三岁,却被李劼人尊称为“老兄”的同乡作家,对李劼人这位兄长的去世无不惋惜。巴金的唁电,沙汀认为“情,也”。1月0日,成都市人民委员会在旧皇城致公堂为李劼人举行公祭。由川省部长、成都市市长李宗林主祭,四川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林如稷致悼词,悼词经、市领导指示,由洪钟起草、沙汀修改形成,向人们介绍了李劼人的生平,高度评价了他的思想及文学成就。林如稷是李劼人感情笃厚的老友,致完悼词后忍不住哭了。随后,李劼人的遗体在亲友们的护送下火化,骨灰安葬在成都市北郊的磨盘山公墓。李劼人出生于成都平原,又回归到了生养他的这一方厚土中。李劼人走了!终年七十一岁。这位以“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而蜚声文坛的中作,在重写《大波》尚未完成时,不得不放下了他十分不甘心放下的笔,带着满腔的遗憾离开了他挚爱一生的文学事业,离开了他深爱的这座城市。从13日清晨发病被紧急送至四川省人民医院,李劼人的病情就十分不好,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医生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至19日,病情再度恶化,且转化为急坏死小肠炎,医生先后实施了两次手术,依然没能挽救他的生命。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满怀生的希望在病床上挣扎着度过了十天,还是告别了人世。李劼人虽然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他的身后用文字铸就的一座巍峨的丰碑,正在历史的天空闪耀着熠熠的光辉!在中国新文学,李劼人是一位乡土地理意识极强,但同时又具有世界眼光的作家,他的创作终其一生都没有离开故土。他的作品内容都是抒写故乡的事件,叙事语言采用的也是故乡的方言。从目前所能阅读到的作品看,除中篇小说《同情》是写在巴黎患病治疗的经历外,其余都是记述故乡土地上的人和事。而他选择翻译的法国文学作品,也是站在一个“外省人”的角度去看待的,所以他的译著多选择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甚至有时直接用四川方言去对应法文的句子,常常让读者忍俊不禁。但李劼人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家,他的文字土得掉渣,极具地方和民族,却在精神上始终保持与世界相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劼人的作品与北京的老舍、湘西的沈从文、东北的萧红等作家的作品一样,是中国新文学一座标志的文学纪念碑。作家的风格是由他的个和他的环境所决定的,环境因素对作家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劼人生活、成长的故乡是成都平原,俗称川西坝子,这块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四面环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不仅是四川盆地,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富庶的地区。成都平原的富饶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更得益于古往今来世代人民的创造。岷江从川西高原奔流而下,众多支流在平原上像蛛网一般撒开,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水源,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并形成了古代便利的交通。早在几千年前,古蜀人就世世代代不断在这块平原上治水、开垦,到李冰开凿都江堰后,终于使百川归流,进而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生长于天府之国的文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追求闲适,同时又不乏创新、创造的文化品质。一方面因“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大山阻隔,使蜀地少战乱,文人能够怡然自得地在其中进行文化创造,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府文化;另一方面,因为有长江与中原相连,高高的山脉并不能挡住蜀中文人的视野。走出夔门,他们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并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成都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首府,米好、猪肥,蔬菜品种多,而且味均厚且嫩,故成都之川菜,特长于小炒,而以香、脆、滑为咀嚼上品。成都也为粮户聚集安居之地,所谓有闲阶级,则以谈天消遣,此成都茶馆特多而好友聚谈其中,经历三小时不倦,我辈自幼生长其中,故好吃好谈,直到海外学习,此习尚难改掉。”一个“好吃好谈”道出了古往今来成都人的特!好吃,吃出了文化;好谈,谈出了一个文学大家。20世纪的李劼人便乘着从夔门刮来的西方文明之风,走出了盆地,走向了世界。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