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再见埃琳娜(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
  • 正版
    • 作者: (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著 | (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编 | (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译 | (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绘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著| (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编| (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译| (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绘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2-01
    • 字数:85000
    • 页数:16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32782451
    • 版权提供: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
    • 著:(韩)金仁淑|责编:徐珏|译者:聂宝梅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532782451
    • 出版社:上海译文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9-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12-01
    • 页数:161
    • 外部编号:3082418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再见,埃琳娜1
    呼吸—噩梦20
    一个灿烂的午后40
    赵东玉,法比娜57
    那天80
    眩晕症102
    山那边南村里125
    附一: 解说142
    附二: 作家的话158
    附三: 收录作品原发表刊物161\\\"

    金仁淑1963年出生于首尔,于延世大学新闻广播学系。1983年以小说《丧失的季节》开始登上文坛,著有小说集《一起走过的路》、《刀刃与爱情》、《玻璃鞋》、《等待铜管乐队》、《某女的自叙》,和长篇小说《血统》、《火花》、《在79—80年的冬春之间》、《长夜,迫近的黎明》、《把你拥抱》、《站在悉尼蓝色的海上》、《远路》、《树阴深处》、《花之忆》、《偶然》、《封纸》等,获得韩国日报文学奖、现代文学奖、李箱文学奖、二十一世纪文学奖、大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黄顺元文学奖等。
    \\\"

    再见,埃琳娜在弘大前大树耸立的露天餐厅里,我拜托秋天去旅行的朋友,帮忙找我的姐妹。尽管已经入秋,但秋老虎还在发威,露天座并没有什么客人。朋友和我流着汗,吃着薄薄的披萨。对于要去以面包为主食的行的朋友来说,吃披萨好像不太合适,可是食物端上来,朋友吃得比我还多,一张薄薄的披萨和几杯生啤,很快就见了底。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因晚暑尚未染红的枫叶缝隙里,昏黄的灯光透出来,灯光下绿色树叶的纹理,细腻而鲜活。天黑起来,暑气一消退,露天座上的客人也多起来。对于空着盘子、长时间地占座我们有些抱歉,于是又分别点了一杯啤酒,然而杯几乎都没动,因为朋友和我都不喜欢喝醉。
    “能帮我办吗?”拜托找姐妹的话,仿无心一样地说出来,但能否帮我办的话里,则透着执拗的意味。我自认为没有喝醉,却还是不得不借着酒劲。朋友哧哧地笑着,说不定她也醉了。
    朋友从干了三年的公司辞职,决定用退职金去海外旅行。不知是去旅行的决心在先,还是从公司辞职在先,但这两件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朋友一拿到退职金,就一次还清了卡上尚未到期的分期付款账单,之后全款购买了乐斯菲斯的背包、睡袋和外套等;成天在网上搜集旅行信息,查找便宜的机票价格,找到了更便宜的机票信息后,贴进手续费退换的情况也不少。更便宜的机票和更便宜的住宿费,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消的警告一起,被预订下来。
    “重要的是不能取消。”出发的日子天临近,这是朋友挂在嘴边的话,我完全赞同她的话。不可取消……其实这有什么新奇的呢,我们所谓的人生,原本就是如此。
    小时候我总是经常地晚归。对于我来说,要在父亲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回家,不是一般的困难。我总是努力想早点回去,可是无论如何努力,总是会迟到二三十分钟。有时父亲不给开门,我总是站在公寓的楼梯平台上,望向十二层楼下的停车场,背后的电梯发着沉闷的机械声,上上下下地运行,那声音仿在抚摸着我的后背。那是我上大学不久后的事,那时我的回家时间设定在晚上十点,我到家的时候是十点零五分,父亲没有给我开门,只是晚了五分钟而已!我用拳头哐哐地敲打着铁门,后来还用脚踢,门还是没有开,没有人在家。
    父亲那天过了午夜才回来,没有任何联系。也许是由于傲气,几乎在门外坚持了一个小时,还是用钥匙开门进去的我,对于父亲的晚归,愤怒地无法忍受,我也想趁着父亲愧疚的劲儿,干脆取消回家时间的限定。
    “我只是晚了五分钟,父亲却晚了两个小时!我在外面整整站了一个小时!”父亲呆呆地看着我,脸上没有恼怒,也没有歉意。
    “这样啊,那你以后就常想着你人生的五分钟吧!”那或许是父亲的玩笑?父亲认为自己是个懂幽默的人,总是打一些和情形不符的隐喻,自己笑得前俯后仰,听的人心里却很不舒服。可是那天父亲没有笑,也就是在那天,父亲结束了自己一生中的事业,决定从那时开始,直到死的那天为止,自己要永远当一个失业者,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可是我人生的五分钟……如果再回到当时,也就是说我提前五分钟回家的话,我能阻止父亲的决定吗?那样的事情没有发生。无论什么情况下的事,之后后悔或者反省之类,都没有意义。更何况是取消和退换……我不再做那样虚无的梦,也就是我人生的五分钟,无法取消。
    朋友从旅行地发来的封邮件,是在出国半个月之后,邮件标题是“哇——,可以上网了”。还有附件,是三张照片,分别是埃琳娜1、埃琳娜2和埃琳娜3。在打开附件前,我先读了邮件内容,邮件很短:“哎,这里到处都是埃琳娜,这里是埃琳娜,那里也是埃琳娜。”在不长的邮件,附着很多“呵呵呵”。怀着朋友在开玩笑的想法,我打开了附件。埃琳娜1是朋友和一个白人少女在旅行地的合影;埃琳娜2是翻拍的那个少女和中年白人女并排坐着的旧照片,也许翻拍的是少女钱包里的照片;埃琳娜3拍的是街道报刊亭,卖报的女人面朝镜头咧着嘴笑。我把这些照片,平铺在笔记本电脑上,盯着看了许久。朋友发来的邮件内容太短,要理解那些照片,对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朋友去旅行前,我拜托她帮忙找我的姐妹,与其说是醉话,不如说是玩笑话,怀着“如果可以这样”的想法。很久以前,父亲是远洋渔船的船员,那时我还不记事,也许那也只不过是父亲的玩笑。然而当我长大了很多之后,父亲只要一喝酒,仍会絮叨起那时候的光荣事迹,半年或者一年停留在南极海捕捞鱿鱼的年轻船员的故事,对于幼小的我来说,听起来总是那么地浪漫。在我亲眼见到大海之前,我首先知道了父亲记忆里的大海。我想象中的大海,浮冰悠悠地漂在上面,在浮冰之间粉红色的鱿鱼成群结队地游着。“寂寞啊,真是寂寞。”每当故事告一段落,父亲总会像兴一般,加上这样的话。那不是早上出去、晚上便返航的航海,而是在远洋漂流几个月的航海,事实上根本毫无浪漫可言。新手船员们无法忍受晕船、孤独和动辄的暴力,自己投身大海后的结果充其量只是让海水把肚子撑得滚圆,被人用渔网捞起来,父亲有时会大笑着讲这些。
    我次看见大海,大约是在十岁的时候,比同龄的孩子晚了许多。海里没有浮冰,没有游动的鱿鱼,也没有孤独的船员乘坐的渔船,但是有渔网。在码头上一字排开的女人们,戴着围巾在编织渔网,她们当中,一个美丽的女人都没有。和生平次看见大海的记忆相比,织网的女人们布满了皱纹、被阳光晒成古铜色的脸,在我的记忆中更加鲜明。父亲醉酒后说的话里,给我留下深印象的,还要属埃琳娜的故事。
    “那边港口的埃琳娜都是我的崽儿,可怜的小东西……我只撒了种就回来了,都是她们自个儿长大。”那时我们还和母亲一起生活,每当父亲这么说时,母亲都嗤嗤地冷笑,听着就像用力擤鼻涕时发出的“哼哼”声,我想母亲跟我一样,觉得那些故事很有趣。尽管记忆有些模糊,但应该是那样的。
    我每晚都会做梦,和不同肤的在一起,跟她们用无法解读的语言讲故事。和小孩子的梦境一样,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漫画里经常出现的尖塔耸立的城堡,或者是阿尔卑斯山草原之类。可是阿尔卑斯山有草原吗?不管怎样,我的梦里就是那样。梦醒了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胸闷。幼年时期,如果我做过离家出走的梦,也许那是为了寻找地球另一端我的姐妹。
    远洋捕鱼的丈夫,跟等着丈夫归来、独自抚育孩子的妻子之间,关系并不圆满。丈夫疑心自己不在时妻子的行为,雪上加霜的是,妻子总是把丈夫存折上汇入的、丈夫连见都没见到过的钱,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挥霍掉:开了个商店倒闭了,高利贷给别人结果成了坏账,丈夫不在时独自生下的孩子得了脑膜炎,钱都搭进了住院费等等。父亲怒火中烧,抓着母亲的头发,用拳头砸她的头,然后把她赶出家门。母亲挥霍父亲的钱太多,仿被那样对待是理所当然的,她总是瑟缩地蹲在门前,或者把在家门前小商店里买的冰块,敷在淤青的脸上,呆呆地站着。这时候的母亲,脸上没有了父亲不在时的光彩。母亲是个不管在哪儿都爱笑、不管对谁都很亲切的人,哪怕是去小商店买棵葱,也总能和陌生的男顾客坐在长条板凳上聊天,咬着对方买给她的冰糕。母亲讲起远航打鱼的丈夫,任谁看了都是一副刻骨铭心思念的面孔,母亲有时还在陌生的客人面前流眼泪。所谓的思念,真的能让人放出光彩吗?那时母亲的脸,就像焯入沸水前的鱿鱼样,淌着光泽。
    小时候住的带院子的房子里,有一棵丁香树。到了春天紫色花瓣像爆竹一样盛开,那些花瓣也落到了母亲的头发和肩膀上,家里到处充满了浓郁的香气。父亲讲起自己停靠的港口上的那些盛开的蓝花楹花瓣,下船时,整个码头都被染成了紫色;路上仿被落下的花瓣铺上了一层紫色的绒毯。他还讲起开深红色和黄色花的喇叭花树,母亲和我只能通过想象看到那些花,就像父亲只能通过想象看到因脑膜炎而死掉的儿子一样,我们都看着丁香树陷入了梦境。父亲突然站起来,喊着“是你把我的钱都花光了”,一把抓起母亲的头发。可是那个动作太过于突然,就像虫子一样蜷缩着身子挨打的母亲,也好像是在梦里。因为挨打而蠕动着的母亲发丝之间,不知道是丁香花瓣还是蓝花楹花瓣,一起跟着摇晃起来。
    每当丁香树开花时,母亲都好像在想,如果父亲永远不回来的话会怎样,也就是在我们无从知晓、也无法想象的那遥远的码头上,父亲搂着“埃琳娜”、照顾着“埃琳娜”、永远不回来的话……看着喇叭花树和蓝花楹树的花开花落,父亲在那里生活的话,母亲的人生会不会更幸福?
    朋友又发来了邮件,这次也有附件——埃琳娜4和埃琳娜5。
    在埃琳娜4的照片里,朋友和年幼的少女们坐在公交车站的椅子上,她们像是在乡村车站里,向观光的游客兜售纪念品的孩子,孩子们坐的椅子下面,还能看见用绳子做的手链、木雕和矿泉水瓶。在不觉间脸被晒黑的朋友两侧,孩子们笑得并不开怀,惊慌失措般很羞涩。朋友走后,我所生活的地方已经入冬,但照片里的朋友穿着无袖上衣,孩子们长长的胳膊下,还穿着短裙、光着脚丫,似乎为了照相把帽子摘了,头上还留有压痕。在埃琳娜5的照片里,没有朋友,只有两个少女在树荫下坐着乘凉,她们像是外国人和原住民生的混血儿,黑色的皮肤、黑而大的眼珠,长得真是漂亮。
    可是两个人当中,谁是埃琳娜呢?难道两个都是埃琳娜?朋友没有停止,又陆续发来了邮件。有次一次地发来了五个附件,其中有一张照片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门牙都掉光了、瘪着嘴在笑;还有一张照片上有一位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女,跟白色的狗在一起照相。看着那张照片,我放声大笑。难道狗是埃琳娜?虽然这不合理,但也不是不可以。附件中有一个是简短便条的照片,看上去像从旅行用的便携式词典上撕下一页来写上的内容,用不合乎语法的英语书写的内容如下:我是你的姐妹,你能邀请我去韩国?我又放声大笑。写这个便条的埃琳娜,是哪个埃琳娜呢?我把朋友发来的照片,到照相馆冲洗了出来,把用数码相机照的照片冲洗出来看,还是头一次。我把那些照片贴在了墙上,陌生地方的盛夏风情,立刻融入了我的房间,还有几名埃琳娜,或大笑或羞涩地望着我,其中也有狗和那张便条。
    我很庆幸朋友没有去环球旅行,那样的话,她会把全世界的埃琳娜,都拍下来发给我。埃琳娜的名字,来源于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希腊神话中的海伦,这是我在接收朋友的邮件时,通过网络检索了解到的。作为宙斯的女儿、古希腊丽的女人,海伦在特洛伊战争后,在斯巴达幸福地生活终老。不过也有版本说,海伦被处以绞刑,百科全书果然是百科全书,上面说海伦背叛丈夫、随着恋人逃到特洛伊的传说,只不过是希冀得到海伦的恋人的幻想。还说埃琳娜(Elena)的名字,在英国是Helen,在法国是Hélèn,在德国是Helena。看到这儿,“哈”,我轻呼出一口气,如此果然是“Wearetheworld”。在朋友发来的照片里,某一瞬间我也有了“天下一家”的心情。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