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一读就上瘾的夏商周史潇水
  • 正版
    • 作者: 潇水著 | 潇水编 | 潇水译 | 潇水绘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潇水著| 潇水编| 潇水译| 潇水绘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90000
    • 页数:22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6828533
    • 版权提供:台海出版社
    • 作者:潇水
    • 著:潇水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2.00
    • ISBN:9787516828533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2-01
    • 页数:224
    • 外部编号:3125606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篇
    章 三皇神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远古生存指南 
    人类的起源:盘古、女娲和伏羲 
    神农氏:尝百草,教耕种 
    为什么古代女子寿命短 
    母系氏族的“婚姻”:男不娶女不嫁 
    一口气搞懂“古文明三要素” 

    第二章 黄帝大战蚩尤: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开端
    黄帝是怎么诞生的 
    帝发“车”的趣事 
    黄帝选嫘祖:被她的美丽折服 
    母系氏族的男人们:先入室,再夺权 
    黄帝教大家盖房子
    蚩尤与东夷族 
    共工、榆罔被蚩尤碾压 
    黄帝的秘密武器——战鼓、指南车 
    “战神”蚩尤为何魂断涿鹿之战 
    黄帝铸鼎,乘龙升天 

    第三章 尧风舜雨:禅让是德治表率还是谎言
    颛顼继位:绝地天通,收回祭祀权 
    尧重用后羿,诛杀东夷豪族 
    舜帝上位():“穷小子”凭“孝”入赘豪门 
    舜帝上位史(中):除“四凶”,架空老岳父 
    舜帝上位史(下):以“禅让”之名完美即位 

    下篇
    第四章 夏朝:世袭王朝的开始
    大禹治水:治理了水患,也搭好了班子 
    大禹征三苗,奠定夏王朝的基础 
    舜之死:桩可疑的帝王死亡案 
    涂山之会与禹铸九鼎——夏朝诞生了 
    夏启夺位,撕碎禅让的遮羞布
    首情诗,竟出自夏启之母 
    甘之战的意义:夏朝稳了 
    窃国者(上):后羿代夏 
    窃国者(下):寒浞篡位 
    少康中兴:位女,如何少康夺回王位 
    暴君夏桀和妖姬妺喜:不作死,不会死 

    第五章 商朝:刻在甲骨上的文明
    商汤辨味识伊尹的故事 
    商汤娶有莘氏:鲫鱼壳子与大鲨鱼的联盟 
    一场由送饭引发的血案 
    美人祸国——鸣条之战的 商汤以身为牲,为民祈雨 
    伊尹:是贤相,还是篡臣 
    新商王为何总爱迁都 
    盘庚迁殷:洞若观火劝贵族 
    武丁:一个把商朝带到的男人 
    文丁杀季历,商周关系开始恶化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 

    第六章 西周:氏族宗法的文明
    文王姬昌:忍辱负重中崛起 
    兵败黎国,文王被杀:滴血的苦涩 
    姜子牙的跃迁:从一穷二白到周朝开国功臣 
    被黑得很惨的商纣王
    周公旦东征:艰难处境中的抉择和行动 
    说《周礼》:周王朝的操作系统 
    说“封建”:成也分封,败也分封 
    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西周灭 


    潇水,本名张守春,清华,美国新泽西州立硕士。双行走江湖,潇水写作历史,张守春讲授薪酬设计。著作等身而名不显于当世,为民间通俗写史之鼻祖级人物。其人才华恣肆,其文风趣幽默又富有洞见。可惜出道太早,先驱变成了先烈。书是极好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代表作《秦殇》、《楚汉争霸启示录》、“青铜时代的战争”系列图书等。

    远古生存指南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乃至世界,是什么样的呢?首先说,人的数量还是没有大野兽多。在黄河中游,你随处可以看见巨型野兽在漫游,好多属于热带品种:披毛犀、板齿犀、三趾马、剑齿象、纳玛象、平额象,以及李氏野猪、双叉麋鹿、中国野牛、步氏羚羊。它们在山西、陕西、河南一带陪伴着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在吃它们肉的同时,还喜欢砸开它们的脑壳和骨头,吸食当中的骨髓,并且把砸坏了的动物骨头,做成骨针、吸管、鱼钩、勺子、笛子、纺织的梭子等。
    说实在的,砸击这个动作,是祖先们掌握的个有意义的动作。比砸击更落后的是摔击,如果摔不好,摔出来的东西什么都不是,那是大猩猩才干的笨事。而砸击的程序则高明得多:把石头A垫在下边,上放需要处理的石头B,手执石头C,对石头B进行无情砸击,石头B慢慢崩裂,按照祖先的需求被锻炼成石器产品,有刮削器、砍砸器、手斧、尖状器等。这种砸击而成的石器叫旧石器。
    到了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比砸击更有意义的动作被掌握了,那就是磨——把细砂撒在水里,放在砸击后的石器表面,使劲地磨,把石器磨得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异常。砍东西的时候,一砍一个印儿,减少阻力。于是出现了石刀、石铲、石锄、石镰、石斧,这就给砍树、种庄稼创造了前提。这种磨制的石器就叫新石器。
    第三个有意义的动作是烧。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南庄头,发现了中国早的12块陶片,是一万年前的。而北京怀柔、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广西柳州鲤鱼嘴、广东翁源青塘等地的野外,都发现了一万年前后的陶器碎片,甚至一两个古怪而古朴的陶罐。这都是祖先们捏了泥巴,在火上烧出来的文明碎片。
    有了陶器,人们随手就可以把陶罐灌上水,架在火上煮肉吃。这比用泥土包肉去烤或者石板烧方便多了。倘使没有陶器,吃东西就极麻烦。有了陶器,做饭变得轻松如意,随要随得(像微波炉那么方便)。而且陶罐能够把水煮沸,吃熟食才真正流行,能让人增寿,对于人脑的发育功莫大焉。
    到了8000年前,人们掌握了第四个有意义的动作——挖。人们不再住天然山洞了,而是挖出“坑屋”住。先是在黄土坡上挖人工的窑洞居住,又改良了窑洞的挖掘方法(横向),改向竖直方向挖坑,坑里支几根柱子,上搭木架,以茅草铺顶为盖,像蘑菇一样,就充作房子了。这种房子上边漏雨,下边又潮,人待在这样的坑屋里,总是不很爽。室内为圆形,面积也很小,一般才10平方米上下,仅能容纳两三人。后来流行方形的坑屋,面积有大有小,大的达100平方米以上,简直是当时的杰作。
    坑屋里没有现代意义的床,没有椅子,也没有桌子,人们习惯坐在兽皮的席子上看屋顶上的星星。
    屋顶上除了星星,还有茅草,由于风吹雨淋,表层形成灰白色的霉烂层,所以叫“白屋”(“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也),这是典型的劳动人民的建筑。不过当时还没有有钱阶级,大家都住白屋。茅草不断霉烂,需年复一年地加铺新草,使草顶逐年,一旦草顶倒塌,一个房子就算使用完了。
    天亮了,男人们从这种古典的一次的房子里钻出来,拿着弓箭、石矛、渔网,出去捞鱼打猎。狗也跟着男人们出去了。弓箭比现代好——一响,打死一只,惊跑一群,弓箭就没有这个问题。
    男人看见野兽,把矛扔出去,狗就上去猛咬。“臭”这个字(图1),就是一只狗在追逐野兽,引申为“嗅”,闻着味儿追。狗围着垂死的动物狂吠,人赶到了,矛正像一只嗜血的毒蛇扎在狐狸、羚羊、貉(hé)或獾的肚子上。矛的尾端还装着一种蝴蝶状的骨制品,是定向器,在飞行过程中起稳定和平衡作用。
    有时候,野兽挨了一矛,嗷嗷直叫,但不会立刻死去,而是带着矛就跑。一些小气的男人就在矛尾巴后面系个绳索,拽着绳子,避免野兽把矛带走。
    猎物扛回来,就放在古代的“冰箱”——井里。这种井不是喝水用的,比较浅,适合贮藏东西,盖上盖,坏蛋就无法进去偷吃了,并且有狗看着呢。其实当时贼不多,狗不抓贼,狗在远古时代的主要职责是拿耗子。一直到战国时代,齐国还有相狗人——替人识别狗的优劣,看它善不善于逮耗子。狗的另一个作用是提供狗肉,很多出土的狗骨头都是碎的,说明人们敲碎它,把狗功臣吃了。
    男人外出打猎往往会空手而归,所以光有冰箱还不够防饿,可靠的办法是在家种地,保障粮食供给。于是,到了7000年前,陶器时代的人掌握的技能已数不胜数,其壮举是“种”——庄稼。我国北方早的粮食化石——7000年前的小米粒和菜籽,在陕西西安附近的黄土地上发现了。河北省的武安县还发现了专门的粮食窖,至今堆积着两三米深的腐朽谷物,以及两架白花花的猪骨头,这都是7000年前的米和猪啊。
    7000年前是怎么种地的呢?女人们用石斧砍掉树林,石刀砍断杂草,放掉,然后把狗尾巴草的种子塞到地里去,没有施肥,也没有浇灌,等待一年一次的老天爷赏赐。这就是刀耕火种。
    这种狗尾巴草种子,不断地驯化、进化,终于变成了可爱的“粟”(金黄的谷子),吃之前需要脱壳。粟怎么脱壳呢?祖先们弄出了石磨盘、石磨棒,是当时很引人注目的工具,样子像现代年轻人玩的滑板。石磨盘为“8”字形鞋底状或椭圆形,长度在半米左右,带有三四个矮足,表面磨得很平滑细致。把粟放上去,拿磨棒(古代的擀面杖)使劲地擀就是了,直到把粟壳全部擀掉,露出金灿灿的小米。妇女们垂下的头发都被汗水沾湿了,这是古代妇女趣的减肥运动。经过这种消遣,妇女和小米都变得光鲜可爱。如今出土的磨盘上还留着她们的汗水吧,中间部分往往磨得都凹了下去。
    除了石磨盘,半地穴的古典房子里还有一些摆设,比如洗脸、洗脚用的陶器,著名的有“人面鱼纹彩陶盆”——盆上用矿物质为颜料画着小鱼,表示生孩子要像下鱼子那么多——是母亲给女儿,做结婚时候的贺礼吧,不用的时候就用麻布盖上。这是7000年前黄河流域的普通人家。在陕西渭河流域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六处这样的小村,河南伊水和洛水一带、山西南部平均每平方公里约三处,其余的黄河两岸,每平方公里不过一处,实在是地广人稀。一般都位于河岸面朝太阳的阳坡上,地势相对较高,不致被水冲跑,又临近水源便于生活。临近河流还有一个好处是,生活垃圾可以扔到河里去,不然小村就会被垃圾掩埋了。
    长江流域也毫不示弱。南方的人出现得一点儿不比北方晚,甚至他们更早吃上了大米。在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就发现了更早(一万年前)的古稻子。杭州湾的河姆渡地区,挖出了上百吨5000年前的稻子壳,还有稻米粒。
    除了吃的不一样,南方人住的也有别于北方。就像北方人在地上挖穴,南方人在树上搭窝——“干栏式长屋”,上面住人,下面堆放杂物。所谓干栏式长屋,就是以桩木做基础,上架横梁,构成楼板,架空于地面。楼板上立柱、做墙、盖顶,成为茅屋。这玩意儿通风、防潮,是南方祖先的理想居址,跟现在的看瓜老头住在西瓜地上的高架窝棚差不多。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两岸,房子星星火火地点缀起来了。当夜色降临,天空暗蓝一片,大地寂静,只有蛙声。一位远古的祖先,或者如现今看瓜的老头,蹲在窝棚上,呼吸着清冷的遥远的空气,凝视着星光。星光投向大地,忘记照耀自身,只是无言闪烁,一切归于遗忘,你简直分不出这是古是今。

    "◆作者牛,大咖认可!
    潇水于清华大学,是天涯“煮酒说史”版块大神级别的人,是罗振宇爱的通俗历史作者,被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称为“中国趣味历史写作第YI人”,书作家熊逸强力。

    ◆首版口碑炸裂,升级新版来了!
    该书首版书名为《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拿下豆瓣8.6高分,口碑炸裂,被豆瓣网友称为“普及历史的ZUI佳教材”。新版经作者潜心修订内容3次,阅读体验更佳。

    ◆内容强,语言逗干货多,好看到喷饭!
    文笔又流畅,比如“鼓着腮帮子吹羊”,不错,始终能带着读者以一种很嗨的状态历览先秦之漫长的历史。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于爆笑中了解历史,比正经历史教材更有效。
    细节严谨,既不凭空吹虚历史,也不像正史含糊过去,很大程度尊重史实。作者敢于质疑,并不一昧认为圣人都是对的,甚至替纣王。清新幽默的笔法下暗藏着对历史的洞见,绝不是人云亦云的老学究与穷八卦。
    内容上旁征博引,视野开阔,串起夏商周历史的同时,穿插着当期的说文解字、成语出处等,干货很好多,可极大地扩展读者的文史知识面。

    ◆目前超萌的历史书!谨以此书献给曾惨遭枯燥历史课荼毒的同辈。特别适合:对历史有兴趣但是又静不下心来钻故纸堆的普通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