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 正版
    • 作者: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著 |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编 |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译 |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绘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著|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编|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译|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绘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5-08-01
    • 字数:445.00千字
    • 页数:49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3906104
    • 版权提供: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作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 著: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 装帧:暂无
    • 印次:暂无
    • 定价:48.00
    • ISBN:9787513906104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8-01
    • 页数:491
    • 外部编号:328665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我的家庭与青年时代
    第二章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
    第三章 希特勒独揽权 吞并奥地利
    吞并苏台德区
    形势再趋紧张
    第四章 灾祸开始
    走向战争
    波兰战局
    两次战局之间
    第五章 西线战局
    作战准备
    向海峡方向突破
    占领海峡港口
    希特勒下达后果严重的停止命令
    向瑞士边境突击
    停战
    第六章 1941年的俄国战局
    战前形势
    战争准备
    初战
    强渡第聂伯河
    斯摩棱斯克—叶利尼亚—罗斯拉夫尔
    莫斯科还是基辅?
    基辅会战
    奥廖尔和布良斯克会战
    突击图拉和莫斯科
    我首次被免职
    第七章 退职
    第八章 1942年1月至1943年2月装甲兵的发展
    第九章 装甲兵总监
    任命和初步措施
    格德勒博士的来访
    “堡垒”行动
    1943年下半年的争论
    决定的一年
    第十章 1944年7月20日事件及其后果
    十章 总参谋长
    东线的作战
    阿登攻势
    东线的防御准备
    俄军的突击
    第十二章 的崩溃
    第十三章 第三帝国的领导人物
    希特勒

    中央部领导和省部头目
    希特勒的亲信

    第十四章 德国总参谋部
    现在的问题是,有所为还是不作为?
    附录:
    1.我的经历
    2.国防军指挥机构(1944)

    戴耀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从业33年,一直从事德国军事研究,论著译著十余种。主要有:《论德国军事》《德意志军事思想研究》《德国总参谋部》《总体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德国陆军将领,德国装甲兵和“闪击战”理论的创建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将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的组织与推动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效率的装甲部队。先后任装甲军军长、装甲集群司令、装甲集团军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1945年5月10日向美军投降,随后被关押3年,因为在战争期间并未虐待战俘和平民而没有被列为战犯,于1948年被释放。之后一直在家中休养并撰写回忆录。

    运动有人说过:“胜利只能来源于运动。”我们同意这一说法,而且想利用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辅手段来说明这一思想。运动的目的是将己方的部队调向敌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利用人和马的腿脚以及铁路,或近期出现的载重汽车和飞机。一旦靠近敌人,一般会在敌人火力下被迫停止运动。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敌人消灭,或将其压制,或迫使敌人放弃其阵地。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利用己方的火力优势,将敌人的炮兵和机火力压制,或使其丧失抵抗能力。从坚固阵地发出的火力,可以达到大部分火器肉眼所及的距离,步兵可以在这一距离内利用火力掩护实施攻击,一旦超出这一距离,重型武器和炮兵必须转移阵地,以便重新利用火力为步兵运动提供掩护。如以这种方式作战,就需要大量武器和弹药。
    而准备这样的攻击,需要很长时间,且难以伪装。因此,作为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突袭,就难以达成。即使达成突袭,在进攻之初进攻者的意图就会暴露无遗,防御者的预备队可以源源不断地开向攻击点,阻止其攻击。自从预备队实施摩托化以后,构筑新的防线已经比过去容易许多。因此说,步兵和炮兵这种在时间上需要密切协同的进攻,其成功概率比上次世界大战还要小。
    因此,关键的是,以比在更快的速度运动,在运动中不顾忌敌人的防御火力,这样才有望阻止敌人构筑新防线,一直突入防御者的纵深。支持装甲兵器的人相信,在有利的前提下,装甲兵器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而怀疑论者则认为,在1918年战争中曾经使用过的突袭战法,“对于今天的攻击来说已不再是可能的事”。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那么攻击是不是就不再能对防御者达成突袭了?可是,为什
    么在以往的战争中无论使用新兵器还是旧兵器,都曾取得突袭胜利呢?步兵上将冯·库尔曾于1916年向
    高统帅部建议,在实施突破进攻时必须对突袭给予极
    大重视,尽管突然袭击已不算新的进攻手段。1918年的迈克尔攻势就是因突袭成功而取得胜利,尽管没有使用新型武器。如果除了运用通常能达成突袭的措施之外,再加上新型作战手段,那么取胜的可能会更大。但并不是说,新型武器是达成突袭的先决条件。
    我们相信,利用实施进攻可以达到比现在更高的运动速度——更重要的是,在突破成功之后,它依然能够保持高速运动。我们还相信,只要具备一定前提,高速运动是完全可以保持的。所谓的前提就是目前攻击取胜所依据的条件:在适合的地形上集中使用兵力;敌人的防御不完善;敌方居于劣势,只有屈指可数的几辆。如果有人指责我们说,我们不可能无条件地保每一次进攻都能取得胜利,利用装备机的也不可能突破要塞防御。那么,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指出,大量实例明兵种的进攻能力更加不如人意。而且我还要说,谁都不可能是的。
    有人曾说,任何一种武器只有在它刚刚出现之时,以及在不惧怕防御兵器期间,才会发挥它的
    大效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炮兵有多可怜啊!因为它已有历史了。空军多么可怜啊!因为它飞翔在防空火力之上,按说早就开始衰退了。我们认为,一
    种武器效能的大小取决于当时与之对抗的武器的水平。如果遇到优势之敌——敌或反炮,也会被摧毁,此时的效能也就变小了;但是如
    果反过来,它就会具有毁灭的效能。如果把防御者的强与弱先放到一边不谈,那么每一件武器的威力还取决于人的意志的发挥程度。人的意志能使技术成就得到限度的利用,永远站在你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峰。从这个角度说,是不会被武器超过的。有人说:“防御者炮兵的炮弹要比的炮弹飞得快得多。”对此,迄今还没有人表示过怀疑。然而,早在1917年和1918年,在步兵线之后就已经有过配置数百辆的先例,数百辆冒着敌拦阻火力向前开进,同时有几十个步兵师甚至是骑兵师紧随其后,而且这种进攻还是在未实施炮火准备的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在防御者的炮兵尚未受到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进行的。敌人的炮兵只有在特别有利的情况下才能阻止的运动。一旦突破成功并攻击到敌炮兵阵地,敌炮兵很快就会变哑,己方步兵也不会再遭受敌炮火的伤害。而这种僵化的炮兵战术,以及“在受威胁地点前方纵向不间断地实施火力封锁”的理论,早已在次世界大战中销声匿迹了。地面建筑、
    尘土、蒸气以及防御者炮火造成的烟雾,可能会局限的视野,但这种局限并没有到达不可忍受的地步。我们在和平时期就已经学会了如何克服这种障碍。可以依靠罗盘在夜间和浓雾天行驶。
    在依靠装甲兵取胜的进攻作战中,“决定角色”不是步兵。而是装甲兵。因为,装甲兵的进攻一旦失利,也意味着全部进攻失利;而装甲兵进攻的成功
    ,就会带来全局的成功。
    P34-36

    一手缔造全新的作战兵种“装甲兵”,创建大胆的作战理念“闪击战”。继承普鲁士军魂的古德里安与一战后因循守旧的欧洲军界的较量!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闪击战之父的新思实战课。风云变幻之际,首先拥抱新技术、新思维并大胆用于实践的,才能立于时代之巅。 任正非阅读的战略思维经典。 宏观思维建议看一点历史和哲学。有三位德军著名将领、元帅留下的三本书,对德国二战战略有深入的思考。本: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第二本:隆美尔的《战时日记》,第三本: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 让听到炮火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决策! 《闪击英雄》是二战德军装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战争回忆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