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她能量:破除刻板印象活出自己的气场晏凌羊
  • 正版
    • 作者: 晏凌羊著 | 晏凌羊编 | 晏凌羊译 | 晏凌羊绘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晏凌羊著| 晏凌羊编| 晏凌羊译| 晏凌羊绘
    •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6-01
    • 页数:256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1163135
    • 版权提供: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晏凌羊
    • 著:晏凌羊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45.00
    • ISBN:9787541163135
    •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6-01
    • 页数:256
    • 外部编号:31488137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Chapter 01 独立之人格篇
    真正独立的女,大多有主见 / 002
    不配得感,是幸福的绊脚石 / 008
    要培养自己的“幸福力” / 013
    自信的女人,离幸福更近 / 018
    不如先变命,再去赢得爱情 / 0
    婚恋中的女人,忌“托付终身的心态” / 028
    要爱情,但不要“爱情至上” / 033
    养宠式爱情,真的幸福吗 / 038
    相爱时深情,不爱时请做个狠人 / 043
    失恋是人生的必修课 / 051

    Chapter 02 自由之思想篇
    找到你的“天命之选” / 058
    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再去谈爱 / 063
    爱的路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069
    “人生赢家”不是包装出来的 / 074
    职场不分男女,只分强弱 / 079
    不要谦让,请向前一步 / 085
    不会选择的本质是“不会放弃” / 092
    遇到控制欲强的父母,怎么办 / 097
    要适当温柔,也要适当泼辣 / 103
    挺住意味着一切 / 107

    Chapter 03 理婚恋篇
    舍本逐末,是幸福路上的拦路虎 / 114
    多少感情,毁于“口是心非” / 121
    心穷的男人,不能嫁 / 126
    任何越轨,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 131
    有多少悲剧,始于未婚先孕 / 137
    “原谅我不能在跌入深渊时爱你” / 143
    远离有“纠缠型人格”的人 / 150
    “规矩”不伤感情,伤感情的是你 / 155
    不懂避嫌的男人,讨嫌 / 161
    “结不了婚,也分不了手”怎么办 / 166


    Chapter 04 强大之意识篇
    结婚要尽晚,离婚要趁早 / 174
    单身不可耻,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 184
    婚不?没必要! / 189
    相比贞操,脑子才是女的嫁妆 / 197
    相亲被羞辱了,怎么办 / 201
    现代女反打压指南 / 208
    雌竞心态会伤害女自己 / 217
    警惕“隐私”报复事件 / 2
    请勇敢地拒绝“相貌羞辱” / 229
    尊重女,从改变“语言习惯”开始 / 5


    【前言】

    晏凌羊,自媒体大V、知名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公众号粉丝20万,有数篇文章在网络上阅读量超过百万。在多家自媒体上拥有大量粉丝,作品广受读者追捧。文章《为什么我觉得ayawawa的理论荼毒人心》曾在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170万,高居微博当周。《离婚,也不过是一场生活》在朋友圈大量转载,十点读书、思想聚焦等大V纷纷转发,该文章在喜马拉雅电台十点读书频道一经播出,广受听众追捧,至今已有将近100万次的收听量。迄今已出版《那些让你痛苦的,终有你会笑着说出来》《愿你放得下过往,配得起将来》《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离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和儿童绘本《妈妈家,爸爸家》等。

    真正独立的女,大多有主见(一)曾经,有一位姑娘在微博上关注了我,后来被她老公发现了。她老公看了几篇我的文章,跟她说了一个结论:“你知道这个作者为什么会离婚了吧?就是因为她太独立、太有钱了。你要是继续接受她的洗脑,将来说不定也会重蹈她的覆辙。”这话说得好像离婚是件多悲惨的事一样,说得好像我之所以离婚真是因为太过独立和有钱一样。姑娘在对我“取消关注”之前,跟我说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差点儿把我笑岔气。“独立”这个评价我欣然认了,但就我这种财富级别的女人,也能叫“太有钱”?姑娘为了不重蹈我离婚的覆辙,听从了老公的建议。我微微为她感到有点儿遗憾,因为她似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她的思想不是接受一个作者的“洗脑”,就是要接受老公的“熏陶”。这些年下来,我接触到的女,按“独立思考”能力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类女,有强的独立意识、自由意志,有清晰的目标。去哪儿上学,读哪个专业,找怎样的工作,去哪个城市扎根,要跟谁结婚,生不生孩子……通通都可以自己说了算。她们往往能承担自己所做选择的每一个后果。她们即使偶有迷茫,也会想办法尝试在荆棘丛中踏出一条路来。第二类女,自我意志不那么强,但往往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不可抗事件”。比如,得了疾病,身有残疾,各种先天条件不足。命运对她们比较刻薄,她们很多时候没得选,但还是会对自我有比较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只能做什么,只能过怎样的生活。命运对她们露出狰狞爪牙,她们有时候还会调皮地对它做个鬼脸。第三类女,一遇到点儿事情,就开始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摇摆。她们常常把人生中那些其实完全可以自主决定的事情,视为“不可抗事件”。比如,父母强迫自己留在本地上大学、工作,强迫自己嫁人生子,自己不想当家庭主妇但老公不允许,等等。我的私信箱里,堆满了第三类女写给我的求信件。她们经常会跟我说,我爸妈公婆怎么说,我老公怎么说,我朋友怎么说,我上司怎么说……但唯独欠缺的是她自己的想法。人群中,第三类人多。她们大多比较懦弱、没主见,不敢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出了问题反应是去找人背锅。她们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思想意识一直处在混沌未开的状态。设身处地替她们想一下,你会发现,她们面临的困境,并不是不可抗、不可逆转的。如果她们真有独立思维,敢于掌握命运的主动权,自然会明白哪些事是“可以自己决定的”,自然可以克服一切变数,逆流而上,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二)要想成为一个独立、有主见、能掌控自己生活的新女,不光思想观念上“有主见”就足够了,我们还需要对某些单独针对女的规训,保持必要的警惕和质疑。身处一个父权社会,我们女时常会接收到这样的规训和熏陶:“男人是山,女人是水;男人要刚强,女人要温顺,不然,这个家庭的不会好。”“女人要顾家,在事业上不需要太拼。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事业上太拼的女,大多家庭不幸福。”“丈夫管不了妻子,妻子伺候不了丈夫,这个家就完蛋了。女人在家庭中,真的不应该跟丈夫夺权。”“女人还是得有‘好嫁风’,要成为男人的‘长择’,要趁年轻找一个合适的男人去托付终身。过了这段值钱的青春,以后想要再找合适的对象,就变难了。”“你见过几个倡导两平权的女,是婚姻幸福的?你要是执迷不悟,就等着跟她们一样吧!”父权主义思想仍然着整个社会,在某些关系中深感痛苦的人去寻求时,大概率上总能得到上述那样的建议。给出这些建议的人们,几乎是轻车熟路的。“思想食材”都是现成的,只需要拿过来炒炒就可以出锅。纯女视角的建议,反而有点儿像是“火中取栗”。你得先找个工具出来,冒着熊熊烈火,把发烫而陌生的“建议”递给求者,还要随时接受对方因为长期父权思想规训,而生出来的质疑。看这些言论的过程中,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身处一个父权社会,男人要给女人设置规训,随心随手都能抓到一大把理论,而且能够得到大环境的支持。如果整个大环境是水流,男人给女人设置规训是顺流而下,女人要是反规训,就是逆流而上,难度会大,你得跟全世界作战,没点儿定力、毅力、底气和实力根本做不到。举个简单的例子:男参与社会竞争,其具有的狼和血是被鼓励的。女参与社会竞争,我们的狼是被阉割掉、打压下来的。这就相当于,大家都是乘船,但男是顺水乘舟,而我们是逆水行舟。几千年来,男在社会中通过规训手段将女改造得驯服而有用,以至于有的女自动放弃了对自己身体和思想的自主控制权,让自己成为一个服务他人的存在。女想要摆脱这些“依附男人”“以父权话语体系为纲”的规训,产生独立自主的思维,似乎总显得要难一些,面临的挑战和障碍也要大一些。就拿我自己为例。以前,我听到别人评价我“从你的文风来看,真不像是女人写的,这点很难得”,我会有些窃喜。忽有一日,我觉得对方这种评判标准是有问题的。“不像女人写的”就“很难得”?什么意思?“像女人写的”就低人一等?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已经习惯由男作家占据写作领域的话语权,大多数人都习惯了他们的话语体系并因此衍生出一系列评判标准。比如,像男一样写,才是合格的、出色的;倘若你用纯女的视角去写,那就是“女里女气”的、没有格局的。问题在于,女看待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可以跟男不一样;我们写作的文风也可以自成一格,跟他们完全不同,不必非要模仿他们的写作手法、遵循他们制定的写作规则和写作视角。我们这个社会的女,真的是需要自我,破除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我们的影响和“毒害”,才能活出自我和精彩。(三)女在我们这个社会生存、生活、发展,总会更加“不容易”一些。我们想要活出自我,需要比男付出更多的努力、遭受更多的非议和质疑。游戏规则就像是摆在山顶的雪球,一旦它被推动,就会从山顶滚下来,并形成巨大的惯,越滚越大,越滚越快。这种惯,就是“赢家通吃”效应,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能存在。比如,父权社会形成的游戏规则,使得女在历长期只能被圈养在家里。经过长期的锻炼和驯化,女的家务、育儿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地,社会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或是偏见:女更适合做家务、育儿。就这样,她们得不到更好的教育,更不能像男一样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社会生存技能,她们被鼓励“可以通过嫁人生子变命”,她们被鼓励回归家庭。即使她们参与社会劳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很难改变人们的这种偏见。久而久之,女在职场中很难挣到高工资。就拿现在来说,哪个行业、工种若是收入比较低,那么,女的占比一定很高;哪个行业的收入比较高,女的占比就会比较低。女收入普遍比男低,因此,当她们成为某人的妻子、母亲之后,若是家庭需要牺牲一个人的事业,被牺牲的往往是女。没办法,谁让她们在家庭中的收入低的一方呢?从家庭角度来说,牺牲妻子、成全丈夫,也是家庭利益化的选择。就这样,一个新的恶循环便形成了。强者更强,更有话语权,更有选择权。弱者更弱,更得柔顺听话,更要仰人鼻息。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公平的游戏规则。想要反抗这种社会惯,是难的。想要让处于滚落惯中的巨大雪球停下来,需要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把女比喻成一朵朵雪花,很多人会选择吸附在雪球上一起往下滚落。短时间来看,她们会因此得利,因为雪球会带给她们安全感、会带给她们好处。另一类女则选择从雪球上主动剥落下来,通过削弱雪球质量的方式,减少它的惯,让它越滚越慢,直至停下来。她们深谙那个大雪球对女本身的戕害,此举不单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同、为了她们的女儿们。选择做哪一种女,就看你的想法了。对于女而言,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给了我们一个审视自己是不是够独立的机会。如果你有慧根或者愿意去审视、去发现和反省父权社会的狭隘,进而懂得去尊重和爱护自己,懂得挖掘自己的潜能和能量,活出独立女的力量,那么,你接下来走的路,或许会很艰难,但尽头必定铺满阳光。我相信,每一个独立有主见、努力生活的女,终将会得到命运的优待。如果暂时没有,可能你还没有坚持到。不要轻易把梦想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也不要太在乎身旁的言语,因为未来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才能给自己的安全感。别忘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路,不管前路有多难,有多远。不必立马向他人明什么,也不必迎合所谓主流的口味,时间终会明一切。你是谁,你这人怎样,你想过怎样的人生,只能你自己说了算。不配得感,是幸福的绊脚石(一)一个刚大学两三年的网友跟我讲了她自己的近况和纠结。她和男友是大学同学,已经相知相处了多年,彼此知根知底,感情还算深厚。她家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男友还是愿意和她一起面对和承担孝顺她父母的责任。在处理她和准婆婆的关系上,男友也表现得很有担当和智慧。她的准公婆也很尊重儿子的选择,尊重准儿媳,在迎准儿媳进门的事情上给足了诚意。但是,她还是恐婚,很害怕结婚后自己会过得不幸福。我跟她一路聊下来,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她内心深处太缺乏安全感了,“不配得感”严重。不是男友不够好,也不是男友的家庭不够好,而是她自己的原生家庭实在太像一个烂泥潭了。她看惯了各种婚姻不幸,所以,她自觉“不配得”。因为太害怕失去,所以她选择了先拒绝。她甚至跟我说,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得到,那么,自己就不必接受将来可能会拥有、也可能会失去的后果了。我一个当律师的女朋友,面临的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她平时挺雷厉风行的,但在丈夫跟她提出离婚之后,表现得却很黏黏糊糊。她丈夫出轨了单位的女同事,回来就跟她提出了离婚,可她不愿意离婚。她甚至想到丈夫供职的单位,让丈夫的领导给她丈夫和小三施压,让丈夫回归家庭。我跟她聊了几回,发现她之所以一直没勇气斩断这段婚姻关系,很大程度上也是她对自己进行了这样的心理暗示:我离开他,就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我就只配和这样一个人生活在一起,我配不上更好的人、更好的生活。(二)我们这个社会的女,尤其是原生家庭不大好的女,似乎特别容易产生“不配得感”。年轻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想的。出差时住个五星级酒店,我都会产生比较强烈的“不配得感”,甚至是罪恶感,接着就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去哪儿都放不开手脚,对一切享受充满抗拒。那些出身比我好一点儿的同事就没有这样大的心理包袱。那时候,大家都是刚的年轻人,都不是有钱天天住五星级酒店的人,可他们就会比较享受那段时光,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这种“不配得感”,在我爸妈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我给我爸妈买的好一点儿、价格高一点儿的衣服,他们说不好看,拿去压了箱底,然后他们去菜市场买了那种质地差、价格便宜的衣服,天天穿着出街。大夏天的高温天气,我们家只有我在家的时候才会开中央空调,只要我出门,我爸妈必定马上关掉空调。说是怕冷,其实就是怕用电。电表、水表的转动,似乎总是能激发他们深藏在记忆深处的“贫穷焦虑”,而他们这种舍不得电费的行为,只能用三个字来解释:我不配。为什么父母辈会对舒适一点儿的生活方式充满抵触呢?我感觉:一是因为他们有不配得感;二是吃苦令他们内心觉得自己道德高尚,让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种生活方式更可控。人在面对那些自己认为配不起的好东西时,反应是害怕,是想逃跑。这种心理是很容易理解的。越是你觉得好的东西,你越是自觉驾驭不了,越是不敢要。不敢要,但又不好明说,你就会去找各种借口逼迫自己放弃。只要你有自卑心,就很容易产生不配得感。适度的不配得感,让我们有自知之明,逃掉那些充满诱惑的坑。可过度的不配得感,会让你与命运给你的慷慨馈赠擦肩而过,你真的会成为一个“配不起好人好物好生活”的人。(三)“重男轻女”的社会大环境,导致一些男孩从小“过度自信、自大、自私”,认为全世界都得围着自己转。女孩呢?则普遍“不配得感”严重,把自己活成了别人的陪衬,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围着别人转。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舅舅和我小姨。我舅舅就是在“极度重男轻女”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时候,他想要什么,我外公外婆拼了命也会给他。全家只有他能吃白米饭,别人都只能吃杂粮。成年以后的舅舅,果真极度自私,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坐牢,酗酒,赌博,打老婆,打父母,坑儿女。后来,他众叛亲离,沦为流浪汉,45岁暴尸街头。我小姨呢,从小就比较懂事。舅舅入狱后,她担心父母在老家没人陪伴,就辍学回家当农民了。到了婚嫁年龄,她曾跟着我一个远房亲戚去昆明玩了一趟,被昆明一个小伙子看上了。小姨有一副好嗓子,人也长得漂亮,做事又勤快。当时有很多小伙子追求她,但追得诚恳的就是昆明这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是独生子,父母都有稳定工作,他自己也在机关单位工作,用那个年代的话说就是“吃上了公粮”。对农村人而言,这已经是很好的出身。我小时候跟那位叔叔接触过,感觉他很儒雅,很温和。连我这样的小屁孩的需求,他都能细心关照到。他爱看书,也爱摄影,无不良嗜好,做事也比较踏实,跟一众农村小伙子一比,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小伙子追求我小姨,但我小姨就觉得,自己一个农村姑娘,何德何能可以配得上人家省里来的小伙子呢?她觉得去省城生活,对她而言挑战太大了。她在那里只认识舅爷,若是被婆家欺负了,可没人撑腰。就这样,她以孝顺父母为由,拒绝了小伙子的追求,选择留在了农村。后来,她就嫁给了隔壁村的小姨父。对她而言,留在农村、嫁给小姨父的生活是可控的。小姨父是个赌徒,嘴甜心狠。小姨结婚三年后,因家暴而死。小姨父一家说她是,并火速将她的尸体火化了,都没给前来调查的警方留。这成为我一生中的“痛”,也是我在掌握了一定话语权后拼命呼吁“反家暴”的由头。小姨想要过上相对富足和幸福的生活,这根本没错。可是,当获得富足和幸福的机会摆在她面前时,她又不敢伸手去拿。,她还是选择了退缩,回到她自己熟悉的、认为可控的旧有生活环境中去。我小姨已经去世多年,但像她一样抱着“不配得感”生活的女还有很多。面对一个好男人,不敢要;面对一个好岗位,不敢去争取。面对好事、好机会时,常常会胆怯、会害怕,没法生出“我配得起”的自信。当那些好人、好事、好生活落别人里时,她们还我安说:“你看吧,我就说这种好机会轮不到我吧。”她们甚至会这么想:那些好人、好事,怎么不留在原地等自己呢,说明这些根本就不适合我。可她们不知道的是,成功和幸福曾经来敲过门,她们却因为自己的怯懦与之擦肩而过。我真的很想告诉这些姑娘们:不管受了多少苦或者内心多么缺爱缺“懂得”,都要撑住,然后慢慢修补自己,变成“就我倒霉”“就我不配”体质的人。因为一旦这种体质养成,你就再没有往上飞升的可能了。人活着,“战胜自己”这一仗难打。你要学会远离那些消耗你的人,并将那些消耗你的负能量掐死在每一个黑夜里。要相信自己配得起更好的一切,时不时要对着那个对你不怀好意的世界大喊:“我配得起我想要的一切!”


    1.本书拟延续治愈系作家晏凌羊已出版的情感励志著作的风格,继续以“自立”“自强”“自尊”“自省”“自治”“自爱”“自觉”“自理”“自治”等为主题,鼓励女以更坚强、更宽容、更理智、更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感情和人生,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倡导女对己温柔,对外强大,在追求小情小爱的同时,把星辰大海也纳入自己的征程。

    2.作者的文字接地气,多是结合的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真实经历讲一个小道理,从不居高临下,也不随意批判,充满了人文关怀。此本图书,她将继续主打“亲和”牌现身说法,在叙事方式上也不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教条”,而是更注重探索人和自我成长,读来轻松、温暖,又能获得启发。


    【内容简介】


    治愈系女励志作家晏凌羊,用犀利又不失幽默的语言讲述女的能量与力量。


    《她能量》引导迷茫的姑娘们活得潇洒,活得独立自主,实现自己的价值,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女应当对己温柔,对外强大,在追求小情小爱的同时,也将星辰大海纳入征程。


    《她能量》精准地把握女情世界的节奏,并娴熟地用一种有趣味、有意味、有思想、有文采的形式呈现出来,唤醒女心灵深处自信和勇气。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