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指挥要则(指挥技法和作品演绎的综合指导)(精)马克思·鲁道夫
  • 正版
    • 作者: 马克思·鲁道夫著 | 马克思·鲁道夫编 | 马克思·鲁道夫译 | 马克思·鲁道夫绘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马克思·鲁道夫著| 马克思·鲁道夫编| 马克思·鲁道夫译| 马克思·鲁道夫绘
    •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3-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2304404
    • 版权提供:上海音乐出版社
    • 作者:马克思·鲁道夫
    • 著:马克思·鲁道夫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50.00
    • ISBN:9787552304404
    •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4-03-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4-03-01
    • 页数:0
    • 外部编号:300660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中文版序
    第三版序
    引言
    部 指挥基本技术
    章 自然连奏手势模式(四拍子)
    节 右臂的基本训练
    第二节 自然连奏手势模式(四拍子)
    第三节 音乐开始前的预备拍
    第四节 结合音乐来练习运拍手势
    第五节 用点击(clicking)来强调拍点
    第六节 自然连奏手势模式的应用范例
    第二章 断奏手势模式(四拍子)
    节 轻巧断奏
    第二节 完全断奏
    第三章 带表情的连奏手势模式(四拍子)
    第四章 音乐不在拍上开始
    节 音乐从第四拍开始
    第二节 音乐从第三拍开始
    第三节 音乐从第二拍开始
    第五章 三拍子
    节 自然连奏和带表情的连奏
    第二节 轻巧断奏和完全断奏
    第三节 音乐从第二或第三拍开始
    第六章 二拍子
    节 自然连奏和带表情的连奏
    第二节 轻巧断奏和完全断奏
    第七章 一拍子
    节 自然连奏
    第二节 带表情的连奏
    第三节 断奏
    第八章 力度和出音
    节 用改变击拍幅度来改变力度
    第二节 在渐强和渐弱中改变击拍幅度
    第三节 左手的运用
    第四节 用左手预示渐强和渐弱
    第五节 用右手与身体距离的变化来表示力度变化
    第六节 连奏与断奏的转换
    第九章 音乐在拍点后开始
    添加前置拍
    第十章 六拍子
    节 德国式
    第二节 意大利式
    十章 分拍
    节 把四拍子打成八拍
    第二节 把二拍子打成四拍
    第三节 把四拍子打成十二拍
    第四节 把三拍子打成九拍
    第五节 两种六分拍
    第六节 打分拍的一拍子
    第十二章 小节中的击拍数
    节 总体考虑
    第二节 复合节奏的处理
    第三节 不规则小节
    第四节 改变一小节或多小节中的击拍数
    第五节 单个拍子上的分拍
    第十三章 五拍子、七拍子和不对称拍子的手势模式
    节 每拍都带一个拍点的五拍子
    第二节 每小节带1、或个拍点的五拍子
    第三节 每拍都带一个拍点的七拍子
    第四节 每小节 带3或4个拍点的七拍子
    第五节 不对称拍子的手势模式
    第六节 带不等值三拍的八拍子
    第七节 带不等值四拍的九拍子
    第八节 带不等值四拍的十拍子
    第九节 十一拍子
    第十节 十三拍子
    第二部分 指挥技法应用
    第十四章 渐慢和渐快
    节 以改变小节 的击拍数来实现速度过渡
    第二节 突慢
    第十五章 着重拍手势模式
    第十六章 休止符
    节 休止符在作品的开始
    第二节 休止符在作品的结尾
    第三节 伴奏中的休止
    第十七章 持续拍手势模式
    第十八章 基本手势模式的用法
    节 自然连奏
    第二节 带表情的连奏
    第三节 轻巧断奏和完全断奏
    第四节 着重拍
    第五节 持续拍
    第六节 同时出现的连奏和断奏
    第七节 不同力度的同步演奏
    第八节 配器问题
    第十九章 延长音
    节 结尾的延长
    第二节 不跟随休止符的延长
    第三节 延长音后的休止符
    第四节 休止符上的延长
    第五节 同一延长符号下不同时值的音符
    第六节 间断
    第二十章 重音和切分节奏
    节 重音
    第二节 切分节奏
    第三节 不在拍点上的重音
    第四节 fp符号
    第二十一章 划分乐句
    节 延续音
    第二节 旋律线的造型
    第二十二章 节拍和速度的改变
    节 改变拍号而不变速度
    第二节 改变速度但维持节 奏[比例]关系
    第三节 改变速度但不维持节 奏[比例]关系
    第二十三章 指挥棒技法的运用
    节 在总谱上探究指挥技法
    第二节 过度指挥的危险
    第三节 指挥过程中的调整
    第二十四章 自由风格
    节 自由指挥风格
    第二节 伴奏艺术
    第三节 机遇音乐
    第三部分 指挥艺术实践
    第二十五章 自我掌控
    节 舞台仪态
    第二节 击拍区域
    第三节 运用眼神
    第四节 左手的独立和运
    第二十六章 论预备
    节 开始的技巧
    第二节 对乐器进入的提示
    第三节 预备手势的广泛应用
    第四节 自由的预备拍手势
    第五节 带分拍的预备拍
    第二十七章 总谱研究和分谱准备
    节 研读总谱的目的
    第二节 总谱选择
    第三节 研读总谱的方法
    第四节 听录音
    第五节 背记总谱
    第六节 标注总谱
    第七节 准备分谱
    第八节 检查分谱
    第九节 标注分谱
    第十节 弓法
    第二十八章 排练技术
    节 排练计划
    第二节 有效排练
    第三节 技术建议及其在排练中的应用
    第四节 指挥一乐队关系的心理学
    第五节 指挥与独奏者的关系
    第六节 结束语
    第二十九章 指挥歌剧
    节 研读歌剧总谱
    第二节 歌剧演出惯例
    第三节 歌唱声音
    第四节 排练歌剧
    第五节 在乐池中指挥
    第三十章 指挥带乐队的合唱作品
    第四部分 作品演绎和风格
    第三十一章 论演绎
    节 总谱的演绎
    第二节 对演绎的不同观点
    第三节 探求[艺术上的]正统
    第三十二章 速度选择
    节 总体考虑
    第二节 选定速度的应用
    第三节 速度调整
    第四节 速度关系
    第五节 节 拍器提示
    第六节 选择速度的历史考虑
    第三十三章 论演出惯例
    节 研究演出惯例和讨论传统
    第二节 改动作曲家的乐谱
    第三节 改动配器
    第四节 乐器的增补
    第五节 润色与改编
    第三十四章 论音乐风格
    节 音乐风格和鉴赏力的概念
    第二节 巴洛克风格
    第三节 老乐器和新乐器
    第四节 海顿
    第五节 莫扎特
    第六节 贝多芬
    第七节 浪漫时期音乐
    第八节 舒伯特
    第九节 门德尔松
    第十节 舒曼
    十节 柏辽兹
    第十二节 瓦格纳
    第十三节 勃拉姆斯
    第十四节 布鲁克纳
    第十五节 后期浪漫派音乐
    第三十五章 回顾和感想:教学、指挥和当代指挥的生涯
    附件A 对一些完整的作品或乐章 的讨论
    附件B 瓦格纳对两部歌剧序曲的演奏说明
    附件C 卡尔-玛丽亚·冯·韦伯歌剧《奥伯龙》序曲
    附件D 为演奏而标注的莫扎特《D大调第35交响曲》(K.385)小提琴分谱
    附录
    1.读物
    2.图示目录(按章、节顺序)
    3.谱例目录(按作曲家姓氏字母顺序)
    4.本书部分 常用术语中、外文简明对照表
    5.英文第三版总索引一GeneralIndex
    6.英文第三版图示及音乐作品索引——Index of Figures and Works
    译者小传
    译后记

    ,鲁道夫(MaxRudolf,1902-1995)是近七十年以来几乎很少有人可以相提并论的,对二十世纪美国音乐生活有着非凡影响的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1920年开始执棒,1929年起在布拉格任乔治,塞尔的理,并在乔治,塞尔为艺术总监的剧院任首席指挥六年。其间曾以客席指挥身份与欧洲各地乐团I包括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在兼收并蓄传统音乐艺术的精华,蒙受二十世纪早期指挥大师的启蒙和影响,活跃于欧洲歌剧和交响乐舞台近二十年后,,鲁道夫于1940年来到美国。从1944年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并任Met艺术主管至1958年,·鲁道夫在13年内指挥了200多场演出。1958年至1970年转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总监。间创立了“晚八点通俗交响音乐会系列”并任命埃里克·孔泽尔为总监,同时改组了“五月艺术节”,该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他客席指挥的身影遍及美国和欧洲。自1970年起,·鲁道夫受骋于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任歌剧和指挥系主及教授。作为音乐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鲁道夫的音乐修养、广博学识和多领域、跨时代的丰富经验广受敬仰。他经常主持指挥大师班,数代美国指挥受益于他。他的一生和50多年来在美国交响乐、歌剧和音乐学院指挥台上的表演和教学,随同他先后三版的《指挥要则》是美国乐队指挥艺术发展史的印。他的艺术观点、指挥风格、研讨方法和教学系统对当代指挥艺术和教学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鲁道夫客观,他自己是的指挥……《指挥要则》一定会对有指挥抱负的人有帮。只要你透彻地了解此书的要点,那么不论何种乐队,都会懂得你的指挥。 ·鲁道夫的著作是首部全面论述指挥技术的教科书。……此书内容广泛、详尽、实用,有。……所有从事音乐工作的人都必须找机会读这本书,许多爱好者也会对此书着迷。 从此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过去和现在指挥惯例的系统化介绍、对于运拍中感情表达的考虑,及其在演奏近代音乐作品的应用中可看出,鲁道夫的著作是对当前指挥艺术的极为重要的研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