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张少康
  • 正版
    • 作者: 张少康著 | 张少康编 | 张少康译 | 张少康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少康著| 张少康编| 张少康译| 张少康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8-01
    • 版次:2
    • 印刷时间:2018-02-01
    • 字数:521千字
    • 页数:464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090756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张少康
    • 著:张少康
    • 装帧:暂无
    • 印次:暂无
    • 定价:55.00
    • ISBN:9787301090756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0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05-08-01
    • 页数:464
    • 外部编号:30105027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第十五章 苏轼和北宋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节 北宋初期的时文与古文之争
    第二节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和梅尧臣的“平澹”论
    第三节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第四节 道学家的主理抑情文学观及其影响
    第十六章 黄庭坚和北宋后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节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第二节 西诗的形成与北宋诗话的发展
    第三节 北宋的词论和李清照的《论词》
    第十七章 南宋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
    节 吕本中的“活”和朱熹的文道一贯论
    第二节 陆游论“功夫在诗外”和杨万里的“去词”、“去意”论
    第三节 南宋诗话的繁荣和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第四节 南宋的词论
    第十八章 严羽《沧浪诗话》和诗禅说的发展
    节 严羽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论“别材”、“别趣”
    第三节 论“妙悟”
    第四节 论“以盛唐为法”
    第十九章 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节 王若虚的“自得”论和“形神”论
    第二节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
    第三节 方回《瀛奎律髓》的“格高”论和“情景合一”论
    第四节 张炎论词的“清空”和“意趣”
    第五节 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四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荥和鼎盛——明清时期
    概说
    第二十章 明代复古主义文思的产生与发展
    节 明初的文学思想和高?的《唐诗品汇》
    第二节 前后七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第三节 复古高潮中的别派支流
    第二十一章 阳明心学和明代中后期的文艺新思潮
    节 王阳明心学和明代文艺新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李贽的“童心说”
    第三节 焦?和汤显祖的“隋真”说
    第四节 三袁的“灵”说
    第五节 明代中后期的“神韵”说
    第二十二章 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发展
    节 小说评点的盛行及其文学批评特征
    第二节 李贽《忠义水浒传序》及其《水浒》评本的真伪问题
    第三节 明代小说批评发展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十三章 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
    节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
    第二节 重音律的吴和重意趣的临川派之争论
    第三节 吕天成的《曲品》和王骥德的《曲律》
    第二十四章 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
    节 明末清初诗歌理论批评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论和“情景融和”论
    第三节 叶燮《原诗》的理、事、情论和才、胆、识、力论
    第二十五章 金圣叹和清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节 金圣叹及其对《水浒传》的批评
    第二节 金圣叹评点《水浒》在艺术上的贡献
    第三节 毛宗岗、张道深和脂砚斋的小说理论批评
    第四节 清代对《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的批评
    第二十六章 李渔和清代的戏曲理论批评
    节 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戏曲文学理论
    第二节 清代的戏曲理论批评
    第二十七章 清代前中期的诗词理论
    节 康熙时期的文学批评和朱彝尊的自得说
    第二节 王士稹的神韵说
    第三节 乾隆时期的文学批评和沈德潜的格调说
    第四节 袁枚的灵说
    第五节 纪昀的文学思想
    第六节 乾嘉学派的兴起和翁方纲的肌理说
    第七节 清代的词论
    第二十八章 桐城派的文论和章学诚、阮元的文学观
    节 方苞“清正古雅”的“义”
    第二节 刘大槐古的神气、音节、文字
    第三节 姚鼐论义理、考据、词章的统一和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第四节 章学诚和阮元的文学观
    第五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交汇——近代时期
    概说
    第二十九章 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
    节 近代文学思想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龚自珍和魏源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姚门弟子的文学批评和方东树的《昭昧詹言》
    第四节 刘熙载的《艺概》
    第三十章 谭献、陈廷焯、况周颐和近代词论
    节 常州词派的发展和谭献的《复堂词话》
    第二节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
    第三节 况周颐的《蕙风词话》
    第三十一章 梁启超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学理论批评
    节 梁启超和维新派的文学思想
    第二节 梁启超和近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发展
    第三节 黄遵宪的“我手写吾口”诗歌理论
    第四节 近代的戏剧理论
    第五节 资产阶级派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三十二章 王国维的文学思想和《人间词话》
    节 维的平和文学思想
    第二节 《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史》
    第三节 《人间词话》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