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肇论/中国学经典宝藏洪修平
  • 正版
    • 作者: 洪修平著 | 洪修平编 | 洪修平译 | 洪修平绘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洪修平著| 洪修平编| 洪修平译| 洪修平绘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8-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6085588
    • 版权提供:东方出版社
    • 作者:洪修平
    • 著:洪修平
    • 装帧:暂无
    • 印次:暂无
    • 定价:36.00
    • ISBN:9787506085588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8-01
    • 页数:0
    • 外部编号:30256303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题解
    经典
    1宗本义
    2物不迁论
    3不真空论第二
    4般若无知论第三
    5涅槃无名论第四
    6九折十演者
    源流
    解说
    附录
    1刘遗民书问
    2答刘遗民书
    3僧肇传
    参考书目

    洪修平,一九五四年生,江苏苏州人。一九八四年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一九八八年于上海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肇论》是东晋时期著名学理论家僧肇著作的汇集,共包括四篇重要的学专论,在批判总结魏晋玄合流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发挥了般若空学说,它们是:(一)《物不迁论》,主要论述了动静问题,论动静变化都是不真实的象,破除人们对“有物流动”的执着。
    (二)《不真空论》,主要从有无观上立论,论世界万法既不是真有,也不是真无,而是非有非无,有无皆空。万法皆空,并非万法不存在,而是万法虚不真实。“譬如幻化人,非幻化,幻化人非真人也。”不真故空,不真即空,这是贯穿《肇论》的一个基本思想。
    (三)《般若无知论》,主要发挥“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的般若空观之义旨,即以的般若智慧来观照万法空的真实本质。特别对般若智慧的无名无相、无知而无所不知的特征作了。后附有庐山名士刘遗民的《书问》和僧肇的《答刘遗民书》。在《答刘遗民书》中,僧肇针对刘遗民的提问,进一步对般若空观作了阐述。
    (四)《涅槃无名论》,这是将般若空学说用于解释理想的涅槃解脱之圣境,说明涅槃既非世俗的有,也非世俗的无,它寂寥虚旷,不可以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对无名无说、超言绝相的涅槃是不可有任何执着的。
    在上述四篇之前,有一篇概括的文字,标名《宗本义》,载于《肇论》卷首,近似全书的纲领。
    现存《肇论》约成书于南朝梁、陈时。由于《肇》辞优美,思想深邃,哲理强,因而历来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自南朝以后,几乎历代都有人为之注疏。其中以陈代慧达的《肇论疏》为早,唐代元康的《肇论疏》为详。除宋元明清各代《大藏经》都将《肇论》收录外,清严可均《全晋文》也收录了僧肇的主要著作。本书全文载录的《肇论》依据的是上海学书局的宋本《肇论中吴集解》。
    僧肇生平及其思想简介《肇论》的作者僧肇(公元三八四—四一四年),据《高僧传》卷六《僧肇传》载,俗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僧肇以代人抄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熟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为他日后融会中印思想,在中国化学方面作出重要的理论贡献奠定了基础。
    两晋时期,社会上老庄玄学盛行,僧肇对此也有特别的兴趣,他“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但僧肇读老子的《道德经》,又常有不满足之感,觉得《道德经》“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即认为老庄玄理虽然十分美妙,但还不是尽善尽美,尚不足以引导人们趋于冥除各种牵累的精神解脱之境。
    后来僧肇见到三国时支谦译的《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这就是说,僧肇是在《维摩经》的影响下离开老庄,皈依门的。这与当时的社会和时代风气都有密切的关系。
    《维摩经》对《肇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有学者认为,《肇论》虽然广泛引用了不少经论,但从根本上说,都是“用《维摩经》去会通经论的”①,这有一定的道理。《维摩经》是一部在中土相当流行的大乘经典,很受徒和文人士大夫的欢迎。此经曾与《楞伽经》和《圆觉经》并称为“禅门三经”,可见其在中国中的地位。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