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梁启超修身讲演录(精)梁启超
  • 正版
    • 作者: 梁启超著 | 梁启超编 | 梁启超译 | 梁启超绘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梁启超著| 梁启超编| 梁启超译| 梁启超绘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5-01
    • ISBN:9787532587933
    • 版权提供: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梁启超
    • 著:梁启超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65.00
    • ISBN:9787532587933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8-05-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5-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23307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读
    知命尽
    1914年6月21日在孔教会之讲演
    君子之养成
    1914年11月5日在清华学校演说词
    在蔡松坡先生追悼会场演说词
    1916年12月14日
    在上海南洋公学之演说词
    1916年12月15日
    人格之养成
    1916年12月15日在上海青年会之演词
    良能增进之教育
    1916年12月21日在江苏教育总会之演说
    学生自修之三大要义
    1917年1月10日在清华学校之演说
    在各学校欢迎会之演说
    1917年1月15日在江西会馆
    学生之自觉心及其修养方法
    1917年1月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演说词
    在南开学校演说词
    1917年1月31日
    “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1921年12月21日北京哲学社公开讲演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1922年4月10日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
    教育家的自家田地
    1922年8月5日为东南大学暑期学校学员讲演
    1922年8月6日在东南大学为暑期学校学员讲演
    美术与生活
    1922年8月12日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演
    敬业与乐业
    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讲演
    什么是新文化(科学的理解与自律的情)1922年8月31日在长沙中学
    为学与做人
    1922年12月27日为苏州学生联合会公开讲演
    教育应用的道德公准
    1922年在南京金陵大学讲演
    治国学的两条路19年1月9日为东大国学研究演讲
    东南大学课告别辞
    19年1月13日讲演
    怎样的涵养品格和磨练智慧
    1924年6月在清华学校讲演
    政治家之修养
    1925年12月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研究会所作讲演
    清华研究院茶话会演说辞
    1926年11月
    蔡松坡与袁世凯
    1926年12月25日在清华大礼堂讲演

    知命尽1914年6月21日在孔教会之讲演题解:1914年6月21日,梁启超在上海孔教会发表讲演,听众为孔教会会员。讲演词后发表于26、29日《申报》。孔教会1912年戍立于上海,以“昌明孔教,救济社会”为宗旨,发行《孔教会杂志》作为机关刊物,康有为任总会会长,梁启超为会员之一。康有为视孔子为教主,希望推行孔教来达到“保国、保种、保教”的目的;梁启超与乃师有所不同,重视孔子的修身思想,认为“孔子之道,重在修身”,希望人人成就君子人格,从而达到安顿社会的目的。而欲造就君子人格,“知命”为其重要条目(因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他认为,此“命”不是指命运、命定之“命”,而是指天命我之。“知命”,就是知我之本能(梁启超所谓本能,不是现在习用的动物的存本能——对于人而言,此属于“”的范围——而是指人的道德本,即孟子说的“良知良能”);“尽”,就是保存、发挥此本能。人人尽其,则安宁,天下太平。孔子之道,日用平常,如斯而已,故不需要将其打扮成西方之一神教。
    启超忝在本会会员之列,事冗罕至,歉甚。今日承召讲经,自愧学殖荒落,未能发挥圣道,固辞不获,敬就所恒书“知命尽”四字,敷陈其义,就正于诸公前。命学至宋元而大盛,凡所发问,启超何敢望万一!但静观世变,觉天下之足以供吾人受用者,不外此二字。《论语》末章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足见“命”为孔教精微之理。《墨子‘非命》篇所云,老庄所力辩,不厌求详,尤见命学关系之重。子所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二字,乃孔子立教之名称,即人格也。“君子”既为人格,而命学又深,不知命即无以为君子,然则全世界之合人格者不其少哉?不知孔子之所谓“命”,乃人人所当知而且易知者,固不必如宋儒理气之说过于深,且不似庸人吉凶祸福之说之近于妄。《中庸》云:“天命之谓,率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命者天命,天命即也。人之受于天,天之所
    命即成为人之。者非他,宇宙间一切物类之所同具也。附子热,大黄凉,毒。故者又本能之谓,知命者,即知天命我以何种本能。就此本能保存而发挥之,是谓尽。孔子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能尽其,则能尽人之;能尽人之,则能尽物之;能尽物之,则可与赞天地之化育”也。世界上进化之极点,可一言以蔽之日:人人各尽其本能而已。世之人则不然,往往不但不能尽其本能,而反戕贼之,抑或舍弃其本能而强为其所不能焉。此即孔子所谓“不知命”也。夫人之生斯世也,一
    面须求有利于世界,一面须求有利于自己。此人人之本分,抑人人之所能也。不知命者,恒以现在之地位为未足,而妄求不可得之境,富贵利达,宫室妻妾,日系于胸,其终也,无往而不失败。居常戚戚不安,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和,不久又组织进步,并任北洋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梁启超修身讲演录(精)》收入了1914年至1927年的31篇讲稿。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