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参数
-
- 作者:
丽莲·凯兹著|
胡美华译
-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 开本:16开
- 版权提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项目教学法
模板保护代码
模板保护代码
项目教学法
书目名称:《项目教学法——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
内容介绍
近年来,项目课程已为许多幼教工作者所熟悉,但是,项目课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它?我们想用它来干什么?在实施中应当怎么做才能形神兼备,而不是仅仅只抓住其形式而忘记教育的真正目的?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幼教大师丽莲·凯兹又一力作,用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提出精彩见解,让所有对项目课程感兴趣的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启迪和感悟。
作者简介
丽莲·凯兹(Lilian Katz)博士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区幼儿教育系的名誉教授,也是伊利诺斯大学附属小学及幼儿教育资料库主任,发表过一百多篇关于幼儿教育、师资培训、幼儿发展和亲职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和评论,并有多部专著出版,其中《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以及《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已在大陆出版。
译者简介
胡美华 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197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高校外语教学工作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曾到英国做访问学者一年余。主要译作有《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21世纪小小百科(自然卷)》、《银河铁道之夜》、《马蒂·特拉克与飞碟》等。
目录
致谢
英文版推荐序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中文版推荐序
第一章 项目教学法导论
第二章 早期实践的原则
第三章 项目教学实例举要
第四章 项目教学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第五章 关于选择题目的一些问题
第六章 教师的计划
第七章 第一阶段:启动项目
第八章 第二阶段:进展中的项目
第九章 第三阶段:结束项目
第十章 在项目教学中作画
第十一章 正确理解项目教学法
附录A:房子:它们是怎样建成的
附录B:项目“豆荚”纲要
附录c:在医院的戏剧表演
附录D:给孩子的操作指南:如何制作你们自己的书
附录E:项目“去购物”、“天气”和“建筑工地”的网式提纲
附录F:项目“校车”的年幼儿童和年龄较大儿童的网式提纲
附录G:项目“家”的变焦网式提纲
附录H:绕学校行走
附录I:“我们的鱼是怎么来的”网式提纲
参考文献
图书推荐
要给《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一书作序,实在有些诚惶诚恐。今天,教育的重心如此明显地偏向那些无足轻重的机械程序,《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的出现无疑为它注入了生机。为了在这个国家统一教育,我们几乎忘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尤其是当它关系到我们最年轻的公民的时候。作者在《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总结中说:“还需要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这实在过于谦虚了,因为凯兹和查德并没有只满足于介绍项目教学法,他们所呈献的幼儿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培养在社会能力、智力及情感上都更加丰满的人。
这个计划得到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支持:规范与动态发展、学习理论、动机、交际。当美国似乎正在失去合适的幼儿课程的根本特征时,“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遏止幼儿园甚至贯穿整个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一年级压力”。凯兹和查德的方法富于创新和智慧。
提倡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其真实的环境进行学习,注重培养其社会能力,这并非是什么新鲜观点。但《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醒人们,练习册、句型和剪描轮廓线多半是浪费孩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让5岁的孩子觉得,学校是个枯燥乏味的地方,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孩子5岁时对上学充满了热情,但到了8岁或10岁就感到厌烦,并把被冠之“可以真实地生活”的放学后时间同上学的时间分割开来,这种情况并非偶然。
《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为经验不足的教师提供了所有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例子,并叙述了实施整个项目的各个具体步骤。
在此,请允许我提及我的个人经历:我刚开始教学生涯时,正是进步教育的观点兴盛的时候。那时的教学激动人心、充满挑战性,因为教师的思想必须与学生的思想交融。这种合作的效果是无可估量的。因此,学习的过程对孩子极具吸引力。孩子们追求创新,他们对新鲜事物和革新作出积极回应。而且,它是使成熟的思想继续发展的方法。所以,我对这《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的回应就是:是时候了!我们应该回归到我们所教的幼儿的现实中。这《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在此时此刻问世,并且出自这样两位享有盛望的专家之手,实属一大幸事。
——玛丽·莱恩旧金山大学名誉教授
阅读此书给我以很多启发,但愿此书也能成为我们广大老师的朋友。我相信,想要尝试或正在实施“方案教学”的老师们,所有对“方案教学”感兴趣的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启迪和感悟。我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将“方案教学”作为以“学”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的一种实践形态,在尝试“方案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对“以幼儿发展为本”、“民主”、“合作”、“回归生活”、“体验”、“探究”、“建构”、“综合”等等幼儿园课程特质的更具体、更真切、更富有深度的理解,从而提高创造课程的能力,促进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范式发生积极的变化。
——李季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教授
模板保护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