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武志红9787511373472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武志红著 | 武志红编 | 武志红译 | 武志红绘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武志红著| 武志红编| 武志红译| 武志红绘
    •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3-01
    • 字数:200千字
    • 页数:233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1373472
    • 版权提供: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武志红
    • 著:武志红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5
    • ISBN:9787511373472
    •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03-01
    • 页数:233
    • 外部编号:党庄11864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Part1拆掉自恋的高墙
    我们心中都有一堵超级自恋的墙- 002
    远离你自我实现的陷阱- 010
    我们都是受虐狂吗?- 020
    我们为什么爱评价?- 033
    尊重你的选择,走出自恋幻觉- 045

    Part2为何我们越爱越孤独
    打破迷思——“你爱我就该按我想的去做”-058
    支配欲太强的人内心逻辑是怎样的?-070
    因为强加,爱成了咫尺天涯-081
    过火的自信=自卑?-087
    优秀的女性为什么怕成功?-097

    Part3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低挫折商是怎么被炼成的?-108
    调皮的孩子更有能量-116
    他们为什么好吃?-122
    成熟意味着同时接纳好与坏-131
    人善被人欺!为什么?-142

    Part4故事是追寻现实的载体
    誓死的忠诚可能是爱的炮灰-154
    天才为什么自甘堕落?-163
    永远保持一颗柔软的心-176
    多少感情因逃离孤寂而生?-188
    没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羞愧-191
    感情寂灭的一代宗师-195
    阿凡达:一个万物有灵的童话-199
    蝙蝠侠的俄狄浦斯情结-208
    每个人都以为他的逻辑是正确的-211
    如何在自我与现世间达成一个平衡?-221
    雨果的“悲惨世界”-228
    \\\"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与硕士,师从有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创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为何越爱越孤独》《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与《活出你的小宇宙》等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我们心中都有一堵超级自恋的墙“有没有可能,我们在心中建一座足够坚固的墙,足以抵抗一切打击?”最近,去一家咨询机构做关于灾后心理干预的讲座时,一位听众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墙,它不可能坚硬到“足以抵抗一切打击”,但却具备另一个功能:将我们圈在其中,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大的力量。
    然而,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并与其他人建立起真爱的关系;也只有看到更大的力量并顺从这个力量,我们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并获得真正的解脱。
    并且,在自己构筑起来的墙内,每个人都是自恋的、扬扬自得的、自以为正确的。
    例如,看起来最谦逊的人,骨子里也是以谦逊为荣的;看起来最痛苦的人,也是一边痛苦一边自大的。
    所以,我们本能上都是抵触改变的,因为那意味着要拆掉这堵自恋之墙。
    前不久,我一个朋友X去做近视眼手术。当被固定在病床上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时,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中。
    “好像我要死了,甚至比死还可怕,”她回忆说,“好像一切都消失了,一切都不存在了。我胡乱伸出手去,却什么都抓不住,就像是自己溺水了,却发现周围连一棵可以起心理安慰作用的稻草都没有。”为了对抗这种恐惧,她做了一件事情——胡思乱想,想象自己是待宰割的羔羊,而到底会有谁来救她。
    这样一想象,她觉得好受了很多。
    然而,我对她说,假若她不这样想象,不做任何对抗,而是听任自己沉浸在这种恐惧中,她最后就会得救。
    说得救,是因为她是一个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女子。她极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却很难与他人建立起稳定而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在我看来,导致这一结果的核心问题是她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因为她越在乎对方,就越容易把她头脑中想象的恋人形象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这时对方就会觉得离她越远。
    但为什么她会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呢?因为,当和恋人在一起时,或和任何人在一起时,她的心理活动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她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她的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然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在某些时刻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道理,对于这个道理,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用八个字做过概括:“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不败的秘密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我看来,他堪与老子媲美。并且,他还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哲学绝非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学以致用的东西。用到政治上,王阳明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和他较劲的对手不管多强大,最后都败给了他;用到战争上,王阳明则成了对方眼中最可怕的军事家。
    他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八字箴言时,正值江西的宁王造反,而他作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的一个下属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奋不顾身地作战。王阳明问:“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而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这八字箴言。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然而,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妄动”没有觉察能力,套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这些没有被觉察的“妄动”就是潜意识。当我们被潜意识所控制时,我们就会处于程度不同的失控状态。我们以为,自己是根据意识层面的某种想法去行动的,但其实,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在驱使着自己这样做。
    这时,我们的行动就有点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然而,作为对手,如果王阳明的心也处于同样的“妄动”状态,他一样也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
    然而,王阳明的“心”可以不动。如果他的心不动,就像是一面空明的镜子,宁王的“妄动”就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而其致命的缺陷就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结果,王阳明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从而“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
    相反,如果我们的心先动了,并且还对自己的念头特执着,那么就会看不到事情的本相,而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理念指引下,王阳明成了敌人眼中最可怕的军事家,他一生打仗无数,未尝有败绩。他去世前一年,两广再次叛乱,其他人均无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请王阳明出山。孰料,叛匪一听说鼎鼎大名的王阳明要来,就立即投降了。
    为什么越爱越孤独以上都是太伟大的例子,有点扯远了,我们再回到X的小故事上来。
    其实,X的心也是先动了,而且动得很厉害,结果看不到事实的本相。
    事实的本相很简单——医生是帮她的,而她已先动的心是恐惧中藏着被迫害的念头。即她对周围所有人都有戒心,她潜意识中认定所有人和她建立关系都是为了攻击和控制她。
    她有这样的念头,也是因为她童年时有过这样的人际关系——她妈妈对她的控制欲望太强烈,这意味着她妈妈一直试图过分侵入她的空间。同时,她妈妈还一直给她讲人多可怕,让她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这些加在一起令她的心很容易处于“妄动”状态——认为“别人都是来害我的”。所以,尽管她意识上知道医生是来帮自己的,但潜意识里却认为医生是害自己的,并因而充满了恐惧。
    这不仅是她躺在病床上那一刻的感受,更是她时时刻刻的感受。这种恐惧就像是一种背景音,一直弥散在她的内心深处,令她时刻都处于不安全感中。为了对抗这种弥散的恐惧,她会忙碌地做事,喋喋不休地说话,拼命地学习和思考,总之是不能停歇下来。如果停歇下来,这种恐惧就会将她吞噬。
    这样一来,对抗似乎是有道理的。
    但是,假若她听任自己沉浸在这种恐惧中,不去做任何对抗,而是让念头或意识像水一样在心中流动,最后那一刻,她就会全然明白,这种恐惧到底是怎么来的。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称,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假若X能在那一瞬间全然明白那种弥散的恐惧是什么,就意味着她在这一角落上的光被点亮了,这时就会立即得救。
    怎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地流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但当念头可以停歇时,真相会自然映现。
    一个读者在我发在天涯论坛的帖子《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留言中写道,她发现自己冷酷无情,经常不合时宜地哈哈大笑。最近一次是看体育比赛时,有两个运动员猛烈地撞在一起,其中一个被撞得鲜血淋漓。看到这一幕后,她哈哈大笑了起来。这引起了一起看球的丈夫的不满,他斥责她为何如此麻木。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她也不懂,自己为何如此冷血。
    后来,她按照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做了一下,先是回想起她冷血时的画面,然后让念头自然流动。结果,念头终于停歇时,她脑海里映现了一个暴力画面:爸爸一拳打在妈妈的脸上,妈妈血流满面。并且,这个画面出来后,她心中有说不出的畅快。
    这个画面就是答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之所以对运动员撞在一起不自觉地幸灾乐祸,是因为她的内心深处有“妄动”。具体而言,是她渴望爸爸揍妈妈一通。原来,她的妈妈喜欢挑剔和唠叨,爸爸喜欢沉默,而她觉得爸爸对妈妈忍让得太过分了,所以曾希望爸爸揍妈妈。可是,打人本来就不好,而她作为女儿又怎么能希望爸爸打妈妈呢?所以这种念头最初一产生,她立即和它进行对抗。对抗貌似成功了,这个念头她再也意识不到了。但这不过是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而已,并最终变成令她失控的“妄动”源头。
    “小我”由无数妄念组成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中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思维给控制住了,当头脑中出现一个念头时,我们不自觉地会去实现它。但如果我们能觉察到思维的流动,既不去实现它,也不与它对抗,那么我们就会很容易理解思维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随即从思维中解脱出来。
    对于这个读者而言,她产生希望爸爸揍妈妈一顿的念头乍一看是不好的,但这个念头的产生却是源自她对父母失衡的关系的自然反应。从这一点而言,这个念头的产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她继续让思维自然流动,那么她还会发现这个念头背后还藏着其他的念头。而一旦最后那个念头出现,她便会明白她与父母的三角关系的实质,然后自动放下前面那个暴力的念头。
    埃克哈特·托利认为,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即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其实说的都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着于“小我”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但不管这个院落内所奉行的法则看起来是多么美好或伟大,它们都是我们与其他人、其他存在乃至世间万物建立真实联系的障碍。
    因此,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与别人相爱,但这个最普遍的欲望却很容易成为奢望。
    并且,这时我们越自以为是,越以自己的“小我”为荣,我们相爱的渴望就越会成为以我的“小我”消灭对方的“小我”的战争。
    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写了一本名为《钝感力》的“心灵鸡汤”。其大意是,相对比较迟钝的人才更易与人相处,也更能忍受挫折,因为他的心比较钝。
    这种说法是很有问题的。例如,心理学中所说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是最难与人相处的一种人,因为他们非常情绪化,渴望亲密关系,但一旦建立起亲密关系,又会忍不住大肆地攻击恋人。而恋人受不了想离开他们时,他们便容易有自伤甚至自杀的极端行为。
    不过,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却很容易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相处,因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普遍既自大又迟钝,由于他们心中那堵自恋的墙太坚硬了,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情绪化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很大困扰,但却刺透不了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自恋之墙。
    心不动的瞬间最有洞察力不管我去哪里做讲座,最后都会有人问类似的问题:请问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或我的配偶变得更好?
    提类似问题的人,都是缩身于“小我”的墙内,并试图将别人纳入自己的墙内,这怎么可能呢?
    试着去了解一下你的内心,你一定会发现,你的头脑中有着仿佛永不停歇的念头。然而,如果你想发现世界的本相,你想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你的心就必须有空隙。
    以前,我经常自诩看人的眼光很厉害,一般是第一眼,最多也不超过5分钟,我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而这个判断也几乎从来没有欺骗过我。
    现在,我明白,这不是我多厉害,而是因为和人初相识时,我容易有不那么自恋的瞬间。在那样的瞬间,我的念头之河停止了流动,心中出现了空隙。这时,我的心会自然而然地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正如王阳明所言,我这时是“此心不动”。
    对我而言,这样的时刻一般都是不自觉地出现的。假若我一开始就抱定一个念头,我非要把对方看清楚,那么,我反而容易出错。也就是说,这时我的心动了,而心一动,我看见的就是我的心投射到对方身上的自己的“妄念”,而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了。
    所以,我赞成这种说法: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放下。若想看到别人和其他事物的真实存在,你至少要有某个时刻,可以放下你的“小我”。\\\"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诚心之作!全彩增订! 送给千万年轻人的心智开启读物!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 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 揭示孤独背后的心理机制,帮助我们看到关系真实样子,用爱照亮彼此的生命。 在各种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职场关系”、“与金钱财富的关系”、“与生命的关系”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中,你是否一直隐藏着从未消散的孤独感?在《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中,武志红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大量真实案例,揭示了我们的孤独感产生的深层心理机制,解答了人们各种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助于你觉醒自我,走出小我。见识通透,是一本帮助你了解自我,解开自我探索谜团的绝佳读本。不同时期来读,你将会有不同的收获。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