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新书]深海探秘 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张建松9787532656745
¥ ×1
这是一本海上的“《徐霞客游记》”汪品先
印度洋篇
开篇的话
西南印度洋打穿地球莫霍面的科学梦想
科考探秘
引子
“决心”号如何开展海上钻探?
科普打穿莫霍面的SLOMO计划
一波三折的艰难钻探
科普神秘的亚特兰蒂斯浅滩
追寻“蛇绿岩”的踪迹
科普复杂的西南印度洋中脊
探寻生命的极限
科普地幔的未解之谜
品读“辉长岩”的故事
科普大洋钻探有多牛?
科考手记
“决心”号上的生活
钻探是一种文化
海底留名
中国何时拥有大洋钻探船?
北印度洋美丽神秘昀莫克兰海淘
科考探秘
引子
“误入银河”与“海上生花”
“CT扫描”莫克兰海沟
科普“不安分”的莫克兰俯冲带
“海中森林”和“夜光海”的梦幻奇景
科普寻找神秘的古菌
直面大洋下的深渊海沟
科考手记
海上老兵,壮心不已
以海为伴,与浪共舞
中巴携手,共探海洋
太平洋篇
开篇的话
南太平洋与“彩虹鱼”一起追梦
科考探秘
引子
巴布亚新几内亚“玻璃海”里的世界
第一次爬上热气蒸腾的活火山
邀游在新不列颠海沟的“彩虹鱼”
科普科学家为何执着探秘深渊?
深渊抓鱼记
在新不列颠海沟现场直播
科普“冥界”啥迪斯统治的深渊世界
科考手记
一群追梦的海洋人
张謇、张謇精神、“张謇”号首任船长
年轻能干的“彩虹鱼”技术团队
西太平洋海山如此多娇
科考探秘
引子
在麦哲伦海山的上方“犁田”
海山上的“奇花异草”知多少?
科普海山是海底的大花园
“艳遇”海底珊瑚林
鲜为人知的海底宝藏
科普“追捕”趋磁细菌
海底“平顶山”
来!给海山起一个“中国名”
科考手记
蓝色大海上的“红色风景线”
这是你的船!
南海篇
开篇的话
南海深钻研读南海天书
科考探秘
引子
维多利亚海湾的月圆之夜
科普解析南海基底岩石的“构造密码”
南海的“历史档案”是怎样的?
科普南海收藏了台湾地区自然灾害的“历史档案”
南海的春天印象
科普南海,请问你的“芳龄”几何?
南海海底:“海雪”飞扬
科普有机质在海洋沉积物中长期保存的“奥秘”
南海海底惊现“大洋红层”
科普追溯南海的“岁月之歌”
镶嵌在“大洋红层”里的“花蕊”
科普探寻南海古环境“蛛丝马迹”
邂逅南海的美丽有孔虫
科普在南海基底岩石里寻找“时间胶囊”
读懂“超微世界”的语言
科普在海陆变迁“经典地区”探索科学前沿
科考手记
追梦南海,巾帼不让须眉
在大海挥洒青春的中国“80后”
新鲜的科普课
南海“探海神针”深度达到优选第七
南海深潜八旬院士三潜南海
科考探秘
引子
“深海勇士”号上年龄优选的乘客
海阔凭“鱼”跃
目击南海“夜潜”
藏在海底的生命绿洲
抢先发售发现冷水珊瑚林
走进饱经沧桑的“探索一号”
科考手记
科学大家的赤子之心
“南海之谜”揭开神秘面纱
东海篇
开篇的话
给东海“体检”有多难?
科考探秘
监测“污染因子”
“号脉”长江口“贫氧区”
海面上惊现“红褐色幽灵”
东海区“体检报告”是怎样写成的?
海岛故事知多少?
科考手记
花鸟岛:大海的眼睛
北麂岛:最浪漫的志愿者
佘山岛:“上海哨”
崇明岛:保护生态艰辛知多少?
后记我们都是地球的“岛民”
张建松,安徽岳西人。1970年10月生。199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新华社上海分社工作,现为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委员。
长期关注我国海洋与极地报道。2007-2008年参加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新华社历史上位赴南极采访的女记者。2010年参加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是新华社历史上位抵达北极点采访的女记者。2012-2013年,5次赴我国钓鱼岛领海采访,见证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我国钓鱼岛主权的历史性时刻。其记者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采写的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拍摄的照片成为我国出版的钓鱼岛地图封面并入选中学爱国教育读本。2013-2014年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全媒体报道了“雪龙”号在南极救援遇险的俄罗斯船、自身被困、成功突围、紧急搜寻马航MH370失联客机等国际关注的重大新闻。
科普文学作品《接近天堂的地方——新华社女记者238天的南极、北极之旅》入选“2013年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第十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2015年度“科普成果奖”一等奖。
当选中国“2014年度海洋人物”,2015年度“新华社十佳记者”,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汪品先院士——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文科出身的记者,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达地质学家对岩石圈演化进程的疑问,描述生物学家对底栖动物群生态特征的追踪。这本书既让你感受海洋学家在科学前线的生活情趣,又向你转述深海探索追求的科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也可以当作海上的《徐霞客游记》来读。
新华每日电讯——《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记录了一位“战地记者”在深海探索前线的亲身经历。作者张建松冒着惊涛骇浪,多番探索南北两极,12年里出海近20次,有700多天航行在海上,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与南大洋。这种巾帼风采与战斗精神,令海洋科学界的行家们也愧叹不如。
《新民晚报》——在《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中,张建松用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深海大洋,阐述了海洋科学奥秘和科学家探索精神,用女性的细腻观察,展现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全书图文并茂,穿插了作者拍摄的数百张精美照片,同时附有精彩的现场视频,微信扫描书上二维码,即可点击观看,是融媒体时代的创新之书。
(1)科普性,弘扬海洋文化。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高级记者张建松,多年来持续关注我国海洋科考报道。《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是她将自己在印度洋、太平洋、南海、东海的一线采访,真实见闻和所思所感集纳成书。
(2)纪实性,还原真实的手场景。作者用亲身经历和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深海大洋;用深入浅出的笔触,阐述了海洋科学奥秘和科学家探索精神;用女性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
(3)可读性,融科学、文化于一体。全书图文并茂,四色精印。穿插了作者拍摄的数百张精美照片,同时附有精彩的现场视频,微信扫描书上二维码,即可点击观看,是融媒体时代的创新之书。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浩瀚海洋,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接续空间和丰富资源。深海,堪称地球上不为人知的世界。
许多人并不知道,在远离人烟、艰苦孤寂的深海大洋,我国一批又一批海洋科学家,前赴后继、日夜奋战在大海的波涛深处。他们劈波斩浪、不畏艰险,不懈探索海洋之谜,勇敢攀登科学高峰。他们为人类认识海洋、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经略海洋作出了贡献。
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高级记者张建松,长期关注我国海洋报道。她将近年来自己在印度洋、太平洋、南海、东海的一线采访,真实见闻和所思所感集纳成书——《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这本书中,张建松用亲身经历和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深海大洋;用深入浅出的笔触,阐述了海洋科学奥秘和科学家探索精神;用女性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全书图文并茂,穿插了作者拍摄的数百张精美照片,同时附有精彩的现场视频,微信扫描书上二维码,即可点击观看,是融媒体时代的创新之书。
2021年7月5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拉开帷幕的2021航海生活节上,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一书举行了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分享会上,张建松讲述了自己在西南印度洋亲历大洋钻探,在北印度洋目睹神秘“荧光海”,在南太平洋直播深渊海沟,在西太平洋探访海山“奇花异草”……等难忘的经历,分享我国科学家在深海大洋一线拼搏奋斗的科学探索精神。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汪品先院士为《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一书作序,并出席了新书发布和分享会。他评价说:“不同于大多数的新闻报道或者科普作品,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位‘战地记者’在深海探索前线的亲身经历。近年来有关海洋的出版物数量猛增,罕见的是文化人亲身背着相机、顶着海浪,和科学家们一起进入深海线,根据长期考察经历所书写的作品。”
“张建松以女记者的身份冒着惊涛骇浪,多番探索南北两极,12年里出海近20次,有700多天航行在海上,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与南大洋,经常是连续几个月的海上生涯,在大洋深处度过春节。这种巾帼风采与战斗精神,令海洋科学界的行家们也愧叹不如。”
“读着《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这本书,既让你感受海洋学家在科学前线的生活情趣,又向你转述深海探索所追求的科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建松这本书也可以当作海上的‘《徐霞客游记》’来读。”
张建松是新华社历史上位赴南极采访的女记者、位抵达北极点采访的女记者。2012年-2013年,她五次赴我国钓鱼岛领海采访,见证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我国钓鱼岛主权的历史性时刻,记者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采写的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拍摄的照片成为我国出版的钓鱼岛地图封面,并入选小学课本读物。张建松的科普纪实文学《接近天堂的地方——新华社女记者238天的南极、北极之旅》,曾入选“2013年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第十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并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2015年度“科普成果奖”一等奖。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