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创新者的基因(美)杰夫.戴尔 等9787508637839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美)杰夫.戴尔 等著 | (美)杰夫.戴尔 等编 | (美)杰夫.戴尔 等译 | (美)杰夫.戴尔 等绘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杰夫.戴尔 等著| (美)杰夫.戴尔 等编| (美)杰夫.戴尔 等译| (美)杰夫.戴尔 等绘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2-01
    • 字数:200千字
    • 页数:25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8637839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 作者:(美)杰夫.戴尔 等
    • 著:(美)杰夫.戴尔 等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49
    • ISBN:9787508637839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3-0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3-02-01
    • 页数:252
    • 外部编号:小坞8656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第一部分 破坏性创新,从你开始
    第一章 破坏性创新者的基因
    第二章 发现技能一:联系
    第三章 发现技能二:发问
    第四章 发现技能三:观察
    第五章 发现技能四:交际
    第六章 发现技能五:实验
    第二部分 破坏性组织和团队的基因
    第七章 全球最创新公司的基因
    第八章 将创新者的基因付诸实践:人才
    第九章 将创新者的基因付诸实践:程序
    第十章 将创新者的基因付诸实践:宗旨
    结论 有非同凡人之所为,有非同凡人之所想,有所作为
    附录A 受访创新者样本
    附录B 创新者基因的研究方法
    附录C 培养发现技能
    致谢
    注释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的“麦肯锡奖”,长年专注于创新管理研究,在管理思想研究领域成绩斐然。1997年,他出版了《创新者的窘境》一书,确立了他在创新管理领域的权威地位。从此,克里斯坦森跻身大师级管理学者的行列,并推出了《创新者的解答》等管理学经典著作。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专注于领导力研究。他被多家全球知名公司聘为创新、全球化战略等方面的专业顾问;并在全球顶尖学术及商业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美国杨百翰大学经济学教授,文章广泛发表于全球知名商业期刊。在1996-2006年间,他关于管理方面的文献被引用率极高,全美排名达到第四位。

    创新者的思维与众不同(也就是有“非同凡想”)。但是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言,他们之所以能有“非同凡想”,只是因为能够把尚未被联系起来的事物联系起来。爱因斯坦曾经将创造性思维称为“组合游戏”,并认为这是“建设性思维的本质特点”。联系,是跨越知识领域、产业,乃至地域,做出惊人联系的能力。我们研究的创新者往往认为这项技能是理所当然的能力。他们通过发问、观察、交际、实验,积极地探求广博的新信息和想法,这些方式都是创造性联系的重要催化剂。
    为了解释联系如何引出创新的商业想法,可以看看马克·贝尼奥夫如何想出点子,最终打造出如今市值130亿美元的软件公司Salesforce.com。早在15岁的时候,贝尼奥夫就与技术和软件结缘,成立了一家小型的软件公司,名为自由软件(LibertySoftware),使用一台Commodore64计算机编写电脑游戏软件,如“变戏法”(HowtoJuggle)。在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和创业时,贝尼奥夫曾经在苹果公司进行暑期实习。期间,苹果开发并推出了第一台Mac电脑。在苹果公司这个“非同凡想”的环境里,贝尼奥夫得以通过亲身体验学习“非同凡想”的精髓。
    毕业后,贝尼奥夫加盟刚刚起步的甲骨文公司(Oracle)。25岁时,他已经成为了甲骨文整个直接营销部的领头人,并且预见到互联网将涌现几次机遇的浪潮。他后来告诉我们:“要想在软件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保持前瞻,因此你必须将自己的思维调整成前瞻性思维。在过去的25年,我见证了许多不同的技术转折,在20世纪90年代,我坐在甲骨文的办公室,目睹了亚马逊和易趣的兴起……我感觉,一个重要的转折就在眼前。”贝尼奥夫看准时机,决定对改变中的技术局面和自己的事业进行一番深入思考。于是,他给自己放了一个假。第一站,他来到了印度。在那里,他遇到了各个领域的人,其中就有精神领导、人道主义者妈达·阿姆里达南达玛依(MataAmritanandamayi)。与妈达的相遇,让他更加坚定了在商界取得成功的信念。这次环球旅行的下一站是夏威夷。在夏威夷,他和许多企业家和朋友讨论了许多关于新业务的想法。在太平洋和海豚一起游泳的时候,贝尼奥夫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Salesforce.com的点子。他后来回忆道:“当时我自问,‘为什么企业软件应用程序不能集体借鉴亚马逊和易趣的模式呢?我们现在有了互联网,为什么还在用老办法载入和安装软件呢?’这些问题一提出,我就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salesforce.com的想法开始萌芽了,而这个想法来源于把企业软件与亚马逊公司联系起来思考。”“企业软件遇见亚马逊”,贝尼奥夫将它们合在一起思考,形成了联系,向软件行业的传统发出了挑战。以往,软件都是刻在光盘上的,公司要装软件,就必须经历漫长而昂贵的定做与安装程序。而贝尼奥夫的想法是,将软件作为一种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客户。这样一来,客户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都可以随时获得软件,同时也可以避免IT系统持续大规模安装和升级所产生的成本和服务中断。贝尼奥夫在甲骨文积累了丰富的销售和营销经验,他认为,中小型企业负担不起昂贵的定做企业软件,如果能够为他们提供管理销售团队和顾客关系的软件服务,必定是一桩大有潜力的生意。就这样,Salesforce.com问世了。
    贝尼奥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远见,是因为他在软件行业有数年的经验,同时极为频繁地发问、观察、探索、与人交流,这两者的结合使得他最终能够将从未被联系起来的事物联系起来。他吸取了亚马逊商业模型的元素,创建了一个与亚马逊不同的基于软件系统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下,公司只有在使用软件系统的时候,才需要付费,而不是像大多数软件供应商的模型那样,要求公司在使用软件系统之前,就支付全部费用。这一模型开创了“云计算”的先河,确实是颇具革命性。现在看来,“云计算”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技术潮流,但是在当时,却是需要独具慧眼才能看出这一潮流。
    就像在变戏法一样,贝尼奥夫全神贯注地投入在“组合游戏”(把玩新鲜联系)中。他和Salesforce.com的团队一起,继续在创新之旅上前行。他解释道,在创立Salesforce.com之前,他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企业软件不能集体借鉴亚马逊的模式呢?”而在创立Salesforce.com之后,他逐渐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企业软件(包括Salesforce.com)不能集体借鉴脸谱网(Facebook)的模式呢?”贝尼奥夫和团队开始热切地寻求这一问题的解答,从而发明了Chatter。Chatter是一款新型的社交软件应用程序,被誉为“企业的脸谱网”,它整合了脸谱网和推特(Twitter)的精华,用于企业间协作(这就好像是“脸谱网和推特遇见了企业软件”,正如
    Salesforce.com成立之初的“企业软件遇见亚马逊”)。
    Chatter采用了分享信息的新途径,如新鲜事和群组功能。这样一来,用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看到其他个人和团队的关注点、项目进程和交易情况。通过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了解别人手头的工作,Chatter改变了企业在产品开发、招揽顾客和内容创建方面的协作方式。使用Chatter之后,由于沟通主要是通过更新状态和留意新鲜事来完成,企业的电子邮箱中,邮件数量会大幅下降(在Salesforce.com内部就下降了43%)。贝尼奥夫告诉我们:“员工现在只需要关注一些账户,就可以通过Chatter收到自动发出的即时更新。这就是Chatter真正的力量,它可以推广那些推动我们公司向前的重要人物和重要想法,从而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联系到需要联系的人,获得需
    要的知识和见解,从而有所建树。”P26-29

    杰夫·戴尔、赫尔·葛瑞格森、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编著的这本《创新者的基因》深入创新者的思想,探索他们的思考方式。本书研究了这些创新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想出这些研发新产品和创建新产业的点子;他们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和最具创新性的商业构想,以及这些想法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出了这些创新型企业家共同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从而提出通过质疑—观察—交流—实践—联想这一模式,可以造就创新者的DNA。 作者阐释了如何利用以上技能激发思维,如何在实践中与同事合作实施这些想法,并在策划和组织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创新技巧,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他们也提供了一种自我鉴定的方法,供读者测试自己的创新DNA。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对于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帮助。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