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新书]驮水坡于河海9787506374804
¥ ×1
知青人物介绍和人物判诗
序幕
第一章 初到农村
一、走吧,您哪
二、农村第一餐
三、农村第一宿
四、农村第一课
五、农村第一活
六、农村第一节
第二章 三座大山
一、驮水坡
二、驮水桶
三、驮水去
四、节约用水
五、柴是什么
六、柴啊,柴
七、节约用柴
八、磨面的程序
九、能不再推磨吗
十、缺油少盐的日子
第三章 造孽
一、打要饭人
二、偷老乡菜
三、拆喜鹊窝
四、伐南山柏
第四章 性·生·活
一、性的启蒙
二、红萝卜和屎
三、夜生活
四、跑马
五、四件歌
六、黑人的艳遇
七、发情
八、发泄
九、把娃
十、年轻的大
十一、儿孙满堂
十二、福娃子
十三、德才婆姨
十四、娃之谜
十五、苦果
十六、死亡率
十七、娃之命
十八、叫魂儿
十九、女娃之命
二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五章 甘洒热血写春秋
一、春耕·开荒·挖窑洞
二、夏锄·麦收·交公粮
三、秋播·收荒·打红枣
四、年终分红
第六章 六畜与知青
一、狗的进化
二、羊的归宿
三、驴的悲剧
第七章 祸起萧墙
一、平二鬼
二、灭黑妖
第八章 肉食者谋之
一、诱杀流浪狗
二、驴肉驴油香
三、吃伤了的牛肉
四、天上掉下个大王八
五、腊月里的全猪宴
第九章 探亲记
一、证明信
二、漫漫回京路
三、北京欢迎你吗
四、北京欢迎你了
第十章 北京干部
一、郎阿姨
二、侯大爷
三、朱大哥
第十一章 如此爱情
一、偷吃禁果
二、出身枷锁
三、出路何在
四、找寻靠山
五、搭帮度日
六、生死苦恋
第十二章 驮水坡难说再见
尾声
尾声之补记
后记
于河海,祖籍山东荣成,1948年生于吉林。1969年1月赴陕西省延安地区宜川县秋林公社插队。1972年春被推荐到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上学。1975年至2008年,在北京铁二中、北京八中等学校任高中语文教师。曾主编和参与编写十余种图书,发表文学评论及学术论文数十篇,共计撰写文字三百余万。
李政们跟着银库率领的行李运输队(两辆拉拉车、七驮毛驴、十
位拉车牵驴的贫下中农)在蜿蜒的公路上走了近四个小时,少说也有三十来里地了,都累得够呛;尤其是“玻璃脆”房昱,脸上通红通红的,她嘴里随着喘出的气流,时不时地散发着硝酸甘油的味道。好多同学在北京的时候,从来也没一次走过这么远的路,而且这几天来还没休息好,体力都透支了。
在走到一个叫十里坪的地方,公路上出现了岔口。几个拉车的社员顺着向北的公路往塬上爬去了。银库说:“拉拉车爬不了东面的山沟,他们要绕道回村,得多跑十里地。”李政提议:“在这儿歇会儿吧!”银库说:“再往前走不远,就是秋林了。”大家就沿着公路东行,好不容易走到秋林镇的街上,路过了一个供销社,又往北走了百十来米,终于来到了秋林公社的大院,几个体弱的同学一
屁股就坐在了窑洞门前的台阶上。
整个公社大院里面冷冷清清,没有人出来接待;银库先叫社员把驮子卸下来让驴也歇一下,然后去公社食堂弄点水。
幸亏有个熟人在那儿帮工,就麻烦人家给烧了一锅开水。
银库问:“怎么也没人欢迎北京娃?”那人说:“躲了。这秋林队
里有几个先来的北京娃坏得太太(‘太太’是‘特别’、‘极’的意思)了,公社干部讨厌北京娃。”银库打来开水分给大家喝,大家也拿出馍来分着
吃;田有生同学还拿出昨天剩的秋菊饼,隋鹏、邱印博上去就抢;得,秋菊饼又成了香饽饽了。
天渐渐黑下来了,银库说:“还有十多里坡路呢,得紧走。”大家七手八脚地给驴上了驮子,急忙进沟去爬坡。
李政们经过休整缓过点劲来,相互搀扶着,在沟
边的小路上艰难地跋涉。当他们过了一道小水沟后就开始爬坡了,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大家看不清前面的路,心里很害怕,生怕掉到沟里去。几个女同学拿出了手电筒,银库说:“可不敢开,一开只能照脚下,上面可看不清了,照了上面,脚下又不见路哩,你们跟在驴的沟子(屁股)后哒(‘边、面、里’等意)走。”银库的话,大家本来就听不太懂,加上心里紧张,就听得要跟在驴后走。或许是驴急着
回家,走得很快,不用人赶就一个劲儿地往上爬,它们认得路,老
驴(马)识途嘛。知青们就苦了,爬几步一停,喘口气,接着再慢慢爬。几个社员在上面招呼着毛驴们,银库在下面照顾着北京娃。
大概有半个钟头吧,李政们终于爬到了塬上。有几个社员已经赶着驴走远了。银库朝着他们走的方向喊了一些话,不知是什么意思。
他和留下的两个人前前后后看护着北京来的十五个学生在塬坡田地的小路上走着,路并不平坦,但不用爬坡了,走起来感
觉不是很累了。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块下坡的田地。银库说要下沟了,坡陡哩。哇!这下坡的路也叫路?简直就是羊肠小道,它是在一个坡度很大的山脊上由人工挖掘出来的土路,如果是平放在地面上,真像打仗时的半身掩体战壕。知青们,特别是女知青都半蹲着
身子试探着向下走,有时深一脚浅一脚的,有时左一拐右一拐的,有时都不知道下一
脚落到哪儿。好在路两旁都有半人高、类似土墙的坡壁挡着,有缺口的地方,银库又总是及时地站在那儿,提醒大家注意。同学们紧张得都渗出一身汗,“蚯蚓”邱印博哆哆嗦嗦地说:“我现在是‘老奶奶粘知了(北京读音ji-niao)——杆(肝)儿颤’了。”(“蚯蚓”说话一
向爱用歇后语)最紧张、最恐惧的还是“玻璃脆”房昱,她一直蹲着
往下挪,这还得靠李政在前面拉,杜山在后边扶;李杜二人也是紧张得很、恐惧得很,唯恐这位“玻璃”同学一不留神就给碰碎了。大家好歹是下到了沟底;那七头驴已经卸了驮子正在沟涧里喝水。原来刚才银库在塬上喊话说的就是这事。
P14-15
作为北京知识青年,作者和清华大学附属中等技术学校的十几个同学于1969年1月到陕西省延安地区宜川县秋林公社焦家村插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与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自觉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跟他们结下了生死情谊。 于河海编著的《驮水坡》通过描写李政等十几个知青在焦家村插队扎根、劳动锻炼的成长历程,展示了他们在广阔天地里苦闷徘徊、探索追求的思想轨迹,以及和当地农民为了生存而辛苦拼搏的生活情景。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