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20岁的福楼拜(老男孩)/他们的20岁[法]路易-97873025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法]路易-著 | [法]路易-编 | [法]路易-译 | [法]路易-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路易-著| [法]路易-编| [法]路易-译| [法]路易-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1-01
    • 字数:65
    • 页数:168
    • 开本:32开
    • ISBN:9787302531838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法]路易-
    • 著:[法]路易-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9
    • ISBN:9787302531838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20-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1-01
    • 页数:168
    • 外部编号:码头附近5507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欲成就经典,必先自成一格。



    20岁的福楼拜

    [法]路易-保罗·阿斯特罗 著 李奇 译

    北 京



    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7-5749 号

    Gustave Flaubert à 20 ans :Un vieux gar.on by Louis-Paul Astraud

    . éditions Au diable vauvert, 2010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arranged through Dakai Agenc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EISBN: 978-2846262262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20岁的福楼拜: 老男孩 / (法) 路易-保罗.阿斯特罗著;李奇译. — 北
    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1

    (他们的20岁)

    ISBN 978-7-302-53183-8



    Ⅰ. ①2… Ⅱ. ①路… ②李… Ⅲ. ①福楼拜(Flaubert,Gustave 1821-
    1880)-生平事迹 Ⅳ. ①K835.65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10807号

    责任编辑:纪海虹

    封面设计:嘉荷x1 夏玮玮

    责任校对:王荣静

    责任印制:刘海龙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 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 装 者:北京嘉实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25mm×180mm 印 张:5.25 字 数:65千字

    版 次:2020年1月版 印 次:2020年1月次印刷

    定 价:39.00元

    产品编号:073088-01

    我感到厌倦,我令人厌倦,

    我很心烦,令人心烦。

    来抽口好烟吧!

    —居斯塔夫·福楼拜

    1842年1月22日

    (他庆祝完自己20岁生日后的1个月)



    “亲爱的同人,我没有任何画像。各人有各人的
    迷恋,而我的迷恋就是拒绝接受关于我的所有画像。”
    在寄给巴黎生活专栏编辑的书信里,福楼拜撒了谎,
    当然只是个小小的谎言。他的画像很好罕见,其中大
    多完成于他极负盛名的时候,那时的他,已到迟暮,
    人们已然无法想象他曾拥有过年轻欢畅的时辰。他是
    《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的作者,被奉为文学
    目前里程碑式的人物。然而,他长期像隐士那样生活,
    近40年幽居在克鲁瓦塞的老房子里,距离鲁昂市中
    心还有好几公里。福楼拜出生在鲁昂,在此度过了他
    的童年时代。这座城市也铭记着他父亲的名字,作为
    有名的外科医师,老人几乎将整个职业生涯都倾注在



    这里。在别致的郊外祖宅中,大文豪对一切都心满意
    足。这里有母亲和侄女,有书籍和写作。除了几次巴
    黎闲游、几次短暂的欧洲之旅、东方与马格里布两次
    有名的探访游历,他在岁之后几乎没有离开过这
    处居所。因此,人们对于他的形象只保留着想象中的
    记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又离群索居的人,平日里深
    居简出,不良的生活节奏让他未老先衰。他的相貌并
    不讨人喜爱:秃发,大片头皮露了出来,额头显得无
    比宽广;半长的头发也不太梳理,耷拉在两边;脸色
    发红,像泡在白兰地里的樱桃;眼睛极大,上面盖着
    疲劳下垂的眼皮;浮肿的脸颊连着肥厚的双下巴。如
    此形象,不由让人们想象作家的少年时代,也许他曾
    是一个害羞、孤独的小男孩,皮肤肥腻、长满痘痘;
    平日里谨慎少言,躲在教室的深处,没人会多看他一
    眼。其实,我们想错了,接近错了。



    居斯塔夫·福楼拜生于1821年12月12日。
    1纪40年代初,那时的他英俊潇洒,夺人眼目,
    让女人都为之倾倒疯狂。当他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时,出众的相貌已然吸引了身边人的目光。十几岁那
    年,恰逢十世的儿媳—贝利女公爵路过鲁昂渡
    口。透过敞篷马车的窗帘,她一眼盯住了人群中那个
    可人的男孩儿,便吩咐仆从停车。女公爵随后亲自走
    下车来,只为拥抱一下那位美丽的天使。青少年时期,
    福楼拜越发风度翩翩。只要他愿意,他就知道如何表
    现出强健的体魄、幽默的才智、奔放的激情、冒险的
    精神、不倦的体能、傲慢的仪态、激昂的斗志……如
    此的格秉、如此格格不入的气质,很难与一位将
    一生都献于写作事业的著名作家联系起来。他幽闭在
    外省的一座书斋里,奋笔疾书,只有朗诵自己所写的
    文字来确认其准确时,宁静才会被打破。

    众所周知,他的母亲有着吉卜赛女的美貌:素
    白的脸庞,乌黑的双眸,棕色的头发闪着光泽。对一



    位出生于诺曼底的女子而言,这类相貌可谓卓尔不群。
    她似乎继承了一个来自“纳齐兹”部落的印第安女子
    的血统,这个女人是被其中一位探险美洲的祖先带回
    来的。福楼拜经常讲述这段家族传奇,并乐于告知别
    人自己家族与圣·马洛的迪尼甘家族的表亲关系。然
    而,他没有遗传印第安的祖母,至少在相貌上,没有
    一丝一毫的异域特征。他是个金发高个儿,尽管腰肢
    均匀,但肩膀宽厚结实。一双大眼睛,颜色深绿,近
    似蓝色,就像冬季的海水。他的身高达到了1.81米,
    与同时代的多数男人相比,就像高出一头的巨人。

    他有一种自己意识不到的魅力,这种魅力因无一
    丁点儿的矫揉造作而更加瞩目。那些纨绔子弟太注重
    自己服饰的风格,会把小首饰挂得全身都是,他们愿
    意修饰外貌,时尚潮流,强迫自己去追求那些新
    发现的事物,并诋毁别人的品位。而福楼拜与这些人
    正好相反。19岁那年夏天,他去了一次法国南部,旅
    行之后的两年里又在勤奋苦读,备战各类,在此
    期间,他为了省事,下颚留着胡子。整个余生中,他
    很满足这一形象,总是悠然地蓄着长长的胡须。翻阅
    他庞杂的书信集,极少读到他在抱怨自己那脱发的额
    头和过早出现的皱纹。显然,穿着打扮方面的琐事几
    乎提不起他的兴致。仅有的一次例外,是发生在他20
    岁游学巴黎的时候。他曾告知父母,很遗憾自己没有
    一套新礼服,但这点小小的惋惜并不是出于渴望被崇
    拜的虚荣,只是为了出入各类沙龙时,更加有尊严地
    出现在主人和宾朋面前。平日里,他喜欢穿一件红色
    的羊毛针织衫,一条蓝色长裤,用一条围巾来代
    替腰带。外出散步途中,时而光着头顶,时而戴一顶
    大软帽。身为鲁昂知名医师的儿子,一身奇异的
    显得与社会身份不太相符。然而,他并不在意这些。

    居斯塔夫生来就特立独行。他的家族,尤父
    亲只是听之任之,不加以干涉。不过,他成不了一个



    的反叛者,因为格过于谨慎,也不会特别反抗
    旧有的一切,因为审美情趣趋向于讽刺嘲弄。“叛逆者”
    只能算他年轻时的写照。他不曾拥有叛逆青年那种自
    相矛盾和夸大的傲慢态度。恰恰相反,他醉心于无危
    险的诙谐,勇于自我嘲弄,保持着高度的警醒。他不
    会放任自己深陷在一些伟大的思想中,而丧失自己对
    人对事的独特洞察力。然而,反叛精神在他身上也是
    有的,对所有的话题他都有一股巨大的怒气会随意宣
    泄出来—说话喋喋不休,行为举止既蛮横又无礼,
    处处流露出不服别人管束的偏好,做起事来也异常固
    执,甚至将独断专行视如一种生命的内在需要。正因
    如此,这位好学生在中学会的几个月被开除
    学籍,即便出身于显赫的家庭,他也只得离开就读了
    将近10年的学校。

    因自幼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父亲的偶尔点
    拨,9岁的小居斯塔夫于1831年秋天进入鲁昂皇家初
    中就读。第二年年初,转为寄宿生。他整个青年时期
    的尽头,是一段他极其厌恶的时期。“拿破仑时代”
    早在15年前便已终结,这所中学施行的教育政策几
    乎没有任何改变,依旧很好严苛,近似一种军事化的
    管理模式。学生必须在大型的阶梯教室里听课,课本
    和纸张铺在大腿膝盖上,用鹅毛笔在上面写字。冬天,
    教室里的供暖并不充分,有时墨水会冻结在墨瓶里。
    寄宿生的生活更加艰苦。每天清晨5点,鼓声把孩子
    们拉出梦乡。起床后的30分钟内,他们必须走到楼下,
    到庭院里的水槽边,草草地洗漱一番,再上楼铺床叠



    被,随后静静地站立在一旁,等待着教务主任来一一
    点卯。整个校园治学精神的发展,远远被时代甩在了
    后面。

    新一轮敲响了隆隆的战鼓,复辟帝国处在
    风雨飘摇中。路易十六的幼弟被赶下了王位,旧体制
    湮灭在了历史大潮中。在路易-统治初期,
    各种新理念在四处弥散着:崇尚个体,一股自由之风
    吹遍了生活各种领域,正如它渗透到了艺术之中那
    样。浪漫主义的激情强烈排斥着古典艺术的拥护者,
    欲将传统的刻板和陈腐扫除得干干净净。法兰西民族
    对这类思想新风有着盲目地崇拜。夏多布里昂正处
    于文学声望的很好,不久将被任命为部长,拜伦已
    被树立为偶像,拉马丁刚进入法兰西学院,随着《欧
    娜尼》在1830年上演,《巴黎院》又在次年出版,
    维克多·雨果开始声名鹊起。缪塞倾向于“先锋派”,
    正向乔治·桑抒发着的柔情蜜意。这股浪潮波及
    到了鲁昂中学里的年轻人,居斯塔夫体内的激情也被
    点燃,漫溢开来,他满怀热情地亲近大自然、爱欲激
    情,以及所有澎湃的情感体验。学校里“斯巴达克式”
    的氛围与这种独立精神显然格格不入。大约40年后,
    当福楼拜为挚友路易·布耶的《歌谣》写序言时,
    又回忆起许多校园场景,他把这所中学描绘成了一个
    温和梦想家和疯子的聚集地:“我们不只是行吟诗
    人、反抗者和东方神秘主义者,我们首先是艺术家;
    完成了罚抄的作业后,便是文学开始之时,我们躲
    在宿舍里疯狂地阅读小说,直至精疲力竭;我们的
    口袋里藏着…… 更有甚者:出于对生存的厌恶,
    巴尔某君用自行了结了,安德某君用领带给自
    己上了绞刑。诚然,我们不应当得到多少赞美。但
    平淡庸俗真是令人憎恨!炽热的激情渴望奔向伟大
    的彼岸!对大师名家怀有深深的崇敬!正像我们如
    此景仰维克多·雨果!”



    学生时代的福楼拜不仅是一个浪漫主义者,靠
    着文学与爱情梦想伴以度日,他还是个调皮捣蛋的青
    少年,在玩耍胡闹方面很好在行,尽管学生生活有些
    狼狈,作为新生经常被人戏弄。他与几个同学搭档,
    创造出了一个表现集体形象的人物—“男孩儿”,
    他本人便是男孩的大脑。在福楼拜的一生中,每当回
    忆起这个“男孩儿”就像回忆起老友一样的愉悦。这
    “男孩儿”几乎被赋予了真实的生命,正如福楼拜本
    人就擅长各类模仿,尤其是模仿别人的口音,此类异
    禀天赋也被移植到了这个虚拟人物身上。就像设计出
    来的自动玩偶,作家为“这伙计”创造出了一些鬼脸
    怪相、几个剧烈而不连贯的手势、各种表情、一种雷
    鸣般的笑声,还有遇到不同状况时,人物会采取的相
    应回答。龚古尔兄弟在1860年4月10日的日记中曾
    写道:“居斯塔夫与几个好友走在鲁昂大天主教堂前,
    其中一位惊叹地说:‘多美的哥特式建筑,它提升了
    灵魂。’那么‘男孩儿’必定会回答:‘是的,太美
    了。圣巴托洛缪①也很壮观,龙骑兵、南特勒令②同样
    令人惊叹!’”“男孩儿”是一种文字游戏消遣品,
    同样是《庸见词典》具象生动的体现,此书是福楼拜
    穷其一生收集编纂的词库,专门记录他所听过的缺
    乏新意和毫无创造的回答,这类词汇从某些方面促
    生了他的遗作—一部未完成的传奇故事:《布瓦尔
    与佩屈舍》透过这个虚构人物,能揭示出他青少年
    时代不满现实的怒火,和终生仇视的布尔乔亚阶层,
    即那些掌握着财富的男女,为数不多,却坚守着某种
    狭隘庸俗的道德准则。这个“男孩儿”既是作家在
    1纪30年代时的个人写照,又是一种“反福楼拜”

    ① 指圣巴托洛缪大。1572年8月24日,法国天主教对国
    内格诺的新教徒开始进行的,暴行持续了几个月,
    并引发了宗教战争。—译者注

    ② 为了终止圣巴托洛缪大,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于1598年4月
    13日签署颁布了一条敕令。该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胡格诺教徒
    合法地位,允许他们自由进行自己的宗教活动。—译者注



    的形象。如此严肃地揣摩一个非严肃的幻象,可见,
    福楼拜并非处处都玩世不恭,否则,他的人生也不
    会严肃得如此传奇。

    就在威严刻板的鲁昂皇家中学对街,有一家国民
    咖啡馆,自由奔放,又略带一点儿粗俗下流。自从寄
    宿生居斯塔夫被获准短时间离校那天起,每到周四和
    周日,人们总能在校园围墙外的这家咖啡馆里瞥见他
    的身影。他永远是一副慵懒倦怠的姿容,烟斗不离嘴
    边,头发支棱着,心怀共和制的空想。人们经常听见
    他在座位上夸夸其谈,只为讽刺有钱人,对生活表达
    着厌恶之情。咖啡馆也是他与阿尔弗雷德·勒·普瓦
    特万重逢的地方,那个小伙儿同样是个富人子弟。阿
    尔弗雷德的父母经营着几家棉纺厂;他的家境比福楼
    拜家族殷实得多,但这并不影响两家人结为世交。几
    年后,阿尔弗雷德的妹妹生下了一个男婴,也就是福
    楼拜一生眷顾的居伊·德·莫泊桑。阿尔弗雷德比居
    斯塔夫年长5岁,不断怂恿这个小兄弟去尝试新事物。
    他带来了坏的影响:福楼拜上了草和酒,尤其是
    他寄来的书信里,作家无休止地阅读着、露
    骨的辞藻,、、狂饮永远是谈论的主题。阿
    尔弗雷德带来的不仅仅是放纵的习气,他渊博的知识
    也给予居斯塔夫诸多启示:受其熏陶,福楼拜开始阅
    读起拉伯雷的作品。作者那种过度夸张和靠前嘲讽的
    精神接近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正如萨德滋养了他离经
    叛道的情,所有的憎恶并不指向上帝或宗教神秘主
    义,而是指向神职人员和教会人士。他们同样阅读斯
    宾诺萨、蒙田的著作,还迷恋盛行一时的埃德加·基
    内,以及这位历史学家追求的东方神秘主义。受阿尔
    弗雷德的影响,居斯塔夫增添了不少插科打诨的本领。
    15岁时,他寄给阿尔弗雷德一封信,内附一份妓院的
    价格表,该妓院位于鲁昂市普拉特尔街,为中学特设
    了一些奖赏,福楼拜并不经常光顾那里,但并
    不妨碍他借此炫耀一番。几年后,在1843年9月,



    他写信给一位友人,信中对极尽赞美之词:“啊!
    若无烟斗,生活会缺乏想象;若无,生活将毫无
    色彩;若无嚼烟,简直难以容忍!蠢货们总会对你们
    说:‘古怪的乐趣,在烟中,一切都会流逝,烟消云
    散!’好像所有美好的事物就不会烟消云散一样。那
    光耀呢?那爱情呢?”他也经常喝酒,喝到“酩酊大
    醉”“不省人事”,青年福楼拜喜欢明确这类隐语,
    并借此邀请朋友们一醉方休。

    烟、酒和女人,青年居斯塔夫的生活表面看来光
    彩亮丽,但生存的苦难终究会来临,考验这位玩世不
    恭的青年。1839年9月,高中返校,新学年开始,青
    年人即将做出抉择,去迎接自己不确定的未来。居斯
    塔夫选了一种令他反感的特别处境。早在几年前,拿
    破仑就建立起了中学制度,当时他正在
    班就读,整个事件发生在前夕,涉及一门无聊的
    哲学课。他那时17岁,不久将满18岁,正是风华正
    茂的年纪。恰恰在需要标榜不羁声明的年岁中,一
    次“英雄行径”应时应景地来临了。12月初,中学领
    导层突然向班的哲学教师发起了责难,批评他在
    工作中严重失职,并进行了撤换。新上任的教员没有

    本书翻译自法文,原著作者路易-保罗·阿斯特罗(Louis-Paul Astraud)是一名记者。他是本套“他们的20岁”丛书的法语版主编。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