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著 | (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编 | (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译 | (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绘
    • 出版社: 北京三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著| (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编| (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译| (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绘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7-01
    • 版次:2
    • 印次:9
    • 字数:86000
    • 页数:158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8018557
    • 版权提供:北京三联出版社
    • 作者:(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
    • 著:(德)贝蒂娜·施蒂克尔 张荣昌
    • 装帧:暂无
    • 印次:9
    • 定价:27
    • ISBN:9787108018557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5-07-01
    • 页数:158
    • 外部编号:码头附近18715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阿克塞尔·哈克
    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
     ·冯·克利青
    什么是政治?
     西蒙·佩雷斯
    为什么要有科学家?
     约翰·波拉尼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丹尼尔·麦克法登
    为什么我不能光吃油炸土豆条?
     理查德·罗伯茨
    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
     大江健三郎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马里奥·乔斯·莫利纳
    电话是怎么回事?
     盖尔德·宾尼希
    不久就有两个我? 埃里克·维绍斯
    为什么会有战争?
     埃利·韦瑟尔
    为什么印第安人不知道疼痛?
     君特·布洛贝尔
    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
     赖恩哈德·泽尔腾
    究竟是谁发明了戏剧?
     达里奥·福
    空气是什么?
     保尔·克鲁岑
    我为什么会生病?
     乔治·维托尔卡斯
    为什么树叶是绿的?
     罗伯特·胡伯尔
    我如何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米·谢·戈尔巴乔夫
    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
     埃尔温·内尔
    为什么有男孩儿和女孩儿?
     尼斯莱因—福尔哈德
    地球还会转动多久?
     谢尔顿·格拉肖
    为什么1+1=2?
     恩里科·蓬比里
    感谢
     贝蒂娜·施蒂克尔

    好玩的问题精彩的回答(叶子·相关链接)
        估计很多成年人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和小孩子在一起时,常常被他们没完没了的发问——这是什么?那为什么?诸如此类——搞得头昏脑胀,不胜其烦。真希望有像阿西莫夫的“机器管家”那样一个无所不知的机器人来顶替自己,去挨小孩子连珠炮似的问题轰炸。要不,只有用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或者少儿百科来打发他们了。
        不知是因为德国人天严谨,还是因为什么,为了回答小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他们居然劳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架,而这些大人物真的接受了任务,他们既没有被抛来的问题搞得头昏脑胀,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厌烦,更没有敷衍其事。于是,就有了这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的书。
        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些怎样的问题。有一些问题十足好玩,诸如: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为什么我不能光吃油炸土豆条?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小孩子的问题可不一定都是小问题,而常常足够地大,诸如:什么是政治?为什么要有科学家?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战争?很多还是很基础的问题,回答起来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诸如:我为什么会生病?地球还会转动多久?为什么1+1=2?
        回答这些问题的包括5位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4位化学奖获得者、3位物理学奖获得者,而来自和平奖、经济学奖和文学奖的分别有3位、2位、2位。因为诺贝尔奖不颁给数学领域,编者还邀请了1974年菲尔兹奖的获得者恩里科·蓬比里来回答“为什么1+1=2”这一数学问题,鉴于菲尔兹奖地位崇高,堪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这个做法是很恰当的。而另一个选择也许会引起一些争议。回答“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的是乔治·维托尔卡斯,他获得的是1996年可供选择诺贝尔奖,我不知道这个奖项是什么背景,据说该奖于1980年由雅各布·封·于斯屈创建,旨在对“倾向于西方的政治-科学界社会上具有影响的阶层的”官方诺贝尔奖建立一种平衡力量。维托尔卡斯获奖的原因是在传播顺势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顺势疗法在医学界争议颇大,有的人更斥之为伪科学。就一般的医学观念来看,维托尔卡斯在书中所谈也多少有些另类,至于属伪科学,还需专家明鉴。
        对于科学方面的问题,书中的回答保很好不错。回答“为什么树叶是绿的”的是罗伯特·胡伯尔,问题涉及光合作用,而胡伯尔正是因为对细菌的光合作用中至关重要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的研究而获诺贝尔奖的。即使面对很艰深的问题,科学家也尽量解答得深入浅出。回答“地球还会转动多久”的物理学家格拉肖在给出很后的之前,先带领孩子们做了一个实验:拿一只大塑料碗,装满水并摇晃它,这时移动它所用的力气要比水静止不动时更大。因为我们的地球转动时也不得不带着潮涨潮落的大海,所以地球会转得越来越慢,恐龙的时代只有个小时,而现在是24个小时,将来会是25个小时,26个小时……直至它停下来。难得的是,科学家不但向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也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看待科学、运用科学。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波拉尼坦诚地告诉孩子们:
        我们(指科学家)就像童话里的魔术师,再也不能停止我们自己的魔术。……所以当我们谈到对科学的监控时,问题并不在于停止研究,而只在于你和我用新的知识干什么事情。我们是利用爱因斯坦关于把质量变成能量的知识去制造,并用他们去杀人,还是利用这种知识,使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轻松、愉快?做出这个决定的,不只是科学家,而是整个社会,是政治家们,是所有的人们。噢,当然儿童除外,因为你们必须先学习,了解世界如何正常运转,然后你们才可以对应该改变世界上的什么作出决定。
        恩里科·蓬比里在做了一个“+=5”的明题之后,鼓励孩子们挑选一些好书来读,因为,数学像一座有无数花卉和植物的花园那样丰富多彩。接下来的一段话则至为动人:
        然而你永远也不要忘记:不管这门科学多么美好,它并不就是一切。世界上有更重要的事物,尤其重要的是人。我本人是一个拥有残疾女儿的父亲。她虽然耳聋而且弱智,却是一个的人。我从她那儿学到的有关生活的知识,比我从童年时代开始至今所学习的全部数学理论还要多。
        来自和平、经济学和文学等领域的获奖者的回答同样精彩。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色列政治家西蒙·佩雷斯推崇的不是拿破仑那样声名显赫的军事家,而是不用暴力达到政治目标的和平政治家甘地。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利·韦瑟尔回答“为什么会有战争”的提问时说,宗教、爱国主义也许是好东西,但如果走向狂热将很好危险,“甚至使纯洁和美丽的东西变得丑陋”。他告诉孩子们:
        我希望,在你们的梦境中不会有什么战场上的胜利。相信我吧,真正的荣誉不是在那里可以获得的。战争意味着一切可能的事物,但是荣誉肯定不在其中。
        在和孩子们对话时,这些大人物显得相当坦诚,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麦法登在解释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时,抱歉地说道,世界是不公正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人类是自私的。这恐怕与中国两千年来教导孩子的“人之初,本善”大异其趣,但如果它更接近事实,为什么要向孩子们隐瞒呢?孩子们终将长大,如果我们希望未来的世界更美好,专享的希望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更了解人,更知道人类在哪些方面是不完美的,有了这样的认识,世界才有了改变的可能。难道不是?    总之,本书问题好玩,回答精彩,让我这个大人也受益匪浅。而且我觉得,千万不要把它定义为一本童书,更应该读它的保是成年人——书中涉及的主题大多是常识的,然而,现在我们很缺的不常常就是所谓的“常识”吗?

    为什么1+1=2?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有时候小孩子会突然出其不意地向我们提出一个个问题。 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傻问题,好问题,简单的问题,艰深的问题——整个生命充满了问题。能够精妙回答这些问题的人,自然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如果他们不是他们所研究的那个专业的很好人物——他们会得诺贝尔奖吗?这是一本供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它也可供成年人阅读——或者供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无论如何值得阅读。
        从好奇心和热情上看,科学家实际上是长大了的孩子。
        ——院士  韦钰
        编译一本诺奖获得者答儿童提问的书,实在是别具慧眼,美不胜收,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大致上西方的精英们的优选一面是什么样的风景。
        ——文学家  
        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有了这些东西,孩子们就能够成长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的真正的人。
        ——哲学家  周国平
        天真的问题,很好不错的回答。大人和小孩都值得一读。小孩有“天真的问题”,但常常得不到“很好不错的回答”;大人有“很好不错的回答”,但常常想不到“天真的问题”。
        ——科学哲学家  吴国盛
        这是一群名符其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孩子们撰写的科普文章集,既有自然科学的问题,也有社会科学的问题,而他们回答的问题都是真正的孩子提出的问题。别看他们都是世界上很聪明的人,面对孩子的问题,仍然要使出浑身解数,因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往往能随口提出真正的优选的问题。而这些很聪明的人,居然能把这些问题讲解得那么透彻、明晰,而且通俗易懂,让孩子们也能明白。这正应验了这句话:“从好奇心和热情上看,科学家实际上是长大了的孩子。”
        这是一部可以作为知识读物典范的图书。在《评价知识读物的七个标准》中,我们曾经谈到:“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往往会毫不犹豫地表示,在某种程度上,结论是可以继续讨论的,并非必须是勿庸置疑的。”读过这本书,你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参与这本书的作者有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们似乎无所不知的渊博学识固然令人敬服,但更令读者感动的,是他们的那种谦逊和热诚。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但是营养十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人格魅力。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