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中华节日/中华文化丛书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9787550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著 | 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编 | 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译 | 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绘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著| 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编| 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译| 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绘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10-01
    • 字数:120千字
    • 页数:14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0003620
    • 版权提供: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
    • 著: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17
    • ISBN:9787550003620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2-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10-01
    • 页数:148
    • 外部编号:涿仝西I17469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绪说
    中国年――春节
    华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年天长地久
    年俗吉祥和谐
    普天同乐、狂欢色浓的元宵节
    不同的国度同样的狂欢
    从两千年前的新春皓月时光走来
    闹元宵,中国人的狂欢精神
    思亲报本,拥抱春天的清明节
    追溯清明节的源头
    清明节习俗
    哀思与畅怀交织
    孟母教子与中华母亲节
    孟母教子是懿范
    感恩母亲是节俗
    爱国情浓,卫生备夏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
    龙舟竞渡粽子飘香
    艾蒲芬芳驱疫迎夏
    浪漫温馨的七夕节――中华情侣节
    一个富有诗意的神话
    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乞巧习俗百花竞放
    月圆人圆,收的中秋节
    嫦娥奔月
    以圆月为中心的节俗
    少数民族过中秋
    万世师表与巾华教师节
    万世师表――孔子
    “孔诞”可作教师节
    祈愿久长的重阳节――中华敬老节
    重阳节的源流
    登高野游佩插茱萸
    菊花、菊花酒和重阳糕
    附录: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一览表

    中国现行的节日,有按公历(阳历)计的元旦、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
    七一中建纪念日、八一建军节、
    十一国庆节;有按农历(阴历)计的传统节日和植根于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人伦主题节日,如中国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华母亲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华情侣节、中秋节、中华教师节、重阳节——中华敬老节。
    本书只介绍传统节日和植根于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人伦主题节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的岁时年节体系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又有重大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她不仅影响今天的生活时间表,而且也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华传统节日顺天时而成俗,形成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生产活动,与季节、物候、天文等自然现象和规律关系密切。传统年节体系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人类的关系,同农耕社会民众劳逸结合的需要相适应,依照自然节
    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形成时间框架:中国年是自然时序更新的一个周期,隆冬休闲之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燃起新的希望。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狂欢热闹一番就投入新的劳作。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在春播春种之时感谢先人和大自然赐给生命和生机。端午节天气渐热,百虫孳生,及时送灾驱疫、
    健身。
    七夕节银汉秋光,瓜果成熟
    在望,爱情也
    充满期望。中秋节秋收欢悦,祈愿人月两圆。九九重阳,阳盛而转阴,惜秋敬老,万寿无疆。这个年节体系,盖以自然节气的规律变化为依托,宛如一幅自然节候的流程图。这是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充溢天人之情的民族生活时间表。
    中华传统节日在天人和谐的观念中氤氲化育而成。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几十万年的阴阳转化孕育了人类,人身上印着大自然的密码,人类和自然界有统一。两千多年前的《易传》中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要与“天”、“地”的“四时合其序”,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中华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谐的精神设立的,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适应。“节”是天地时气的之处,是“天”、
    “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大自然有阴阳:人也要讲究阴阳的消长平衡。这种理念明显地体现在传统节日体系的形成之中。
    中华传统节日,感自然节律而起,孕人文精神而丰。它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不断融人人文内涵和富有人文精神的故事传说。清明前为什么“寒食”呢?传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他功成不受赏,被烧死前还劝为政要清明,所以他被火烧的时日人们要禁火、冷食,以示纪念。端午节为什么赛龙舟、吃粽子呢?传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
    他人格高洁、不忍沦亡而赍志沉江,龙舟竞发和包粽子都是为了救屈原或祭屈原。七夕观银河两岸的牵牛、织女星宿,产生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中秋赏天上圆月,产生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美丽传说。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传统年节体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
    审美观、爱情观的体现。
    中华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与道德理想。其体系的形成兼顾太阳、月亮、地球的运行规律,包含着天文、气象和物候的知识,体现了适应自然节奏、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体现了天人合一、重视阴阳平衡、顺应自然而又有所作为的哲学观。节
    日活动因时制宜,过年迎新、元宵极欢、清明踏青、端午备夏、七夕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玩秋:亲近自然,感激自然,爱护自然,融人自然,万物共融,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一致,与生态环境保持
    和谐。同这种自然观相协调,形成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观。在节日里,通过礼节和仪式,营造普天同乐、与人为善的和谐人际氛围,骨肉情深、天伦乐融的和睦家庭关系,体现人与人和谐的人际观、
    伦理观。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和谐理念与道德情操,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应当借的巨大的文化资源。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中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剂。“每逢佳节倍思亲”,其中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
    寻根心理、报本观念。她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
    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的亲和力,理所当然地受到全世界华侨、华人的喜爱。一个人、一个民族对自己故乡、故土、
    亲人、民族历史的记忆和追思,无疑是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传统节
    日,显然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民族团结,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利于祖国统一
    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从而对世界大家庭作出更大的贡献。P1-5

    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编者策划、编撰了这套“中华文化丛书”。整套丛书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习二文,向中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本《中华节日》(作者李汉秋、熊静敏、谭绍兵)是其中一册。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