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正面战场抗战李庆山9787507547245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李庆山著 | 李庆山编 | 李庆山译 | 李庆山绘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庆山著| 李庆山编| 李庆山译| 李庆山绘
    •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8-01
    • 字数:385千字
    • 页数:32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7547245
    • 版权提供:华文出版社
    • 作者:李庆山
    • 著:李庆山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9
    • ISBN:9787507547245
    •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7-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8-01
    • 页数:322
    • 外部编号:涿仝西I8830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楔 子
    章 “九一八”;“我方应力避”
    1.在那隔海相望的地方
    2.大陆政策\" 的形成
    3.《对华政策纲领》
    4.蒋介石密会田中
    5.“满蒙”何以是“日本生命线”
    6.侵占东北作战计划与双方兵力
    7.“柳条湖事件”的策划与发生
    8.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9.蒋介石“以公理对强权”
    10.“国联”
    11.4个月零18天,日军狂占3倍于日本的中国领土

    第二章 淞沪、长城、绥远等多面受敌;“攘外必先安内”
    1.蒋中正遗嘱
    2.一对情人策划了“一'二八事变”
    3.十九路军违令:欲与上海共存亡
    4.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却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红军
    5.《塘沽协定》的背后
    6.冯玉祥东山再起
    7.毛为绥战发来了贺电
    8.斯大林主张以蒋介石为主体的“联蒋抗日”
    9.国共是怎样从对抗走上合作的?
    10.抗战准备

    第三章 血溅卢沟桥;“不屈服,不扩”1.日“对华一击论”甚嚣尘上
    2.当时的中国和日本的国力与军力
    3.日驻屯军在卢沟桥重演了柳条湖事件
    4.七七事变\" 的消息传到庐山和延安之后
    5.的缓之计
    6.平津沦陷,宋哲元请求“严重处分”

    第四章 华北告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日本放弃“不扩大”方针
    2.1937年8月国军战斗序列
    3.领导人出席南京国防会议
    4.将红军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新四军
    5.晋察绥前门被打开
    6.两条大动脉头段上的抗争
    7.平型关捷8.阎锡山兵败太原
    9.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被处

    第五章 “八一三”;“全部动员整个抗战”
    1.日海军为建“战功”制造了华东战局
    2.一场历时3个月激烈的大会战
    3.蒋介石连续召开三次幕僚会议
    4.迁都
    5.日军在南京展开惨绝人寰的大,卫戍司令唐生智手下10万大兵像风一样的溃散了
    6.希特勒对中日关系的态度
    7.国民重新组织抗战
    8.日本重新制订了对华政略和战略
    9.第五战区作战部署
    10.血战台儿庄

    第六章 “摧毁蒋中枢”;方圆数千里大会战
    1.日本大本营计划
    2.保卫武汉的作战部署
    3一个的计谋,一种弱军无奈的悲哀
    4.毛建言蒋介石
    5.武汉东南长江两岸的作战
    6.武汉东北方向的作战
    7.武汉东南江南几个要点的作战
    8.会战武汉而不战于武汉
    9.广州不战而陷

    第七章 “扑灭残余势力”;十次会战与作战
    1.蒋介石总结教训
    2.日本的侵华新略
    3.南昌会战:防御没守住,反攻没夺回
    4.海南岛及汕头作战:“几乎不流血的登陆”
    5.随枣会战:一次弹簧式行动
    6.次长沙会战:“颇有决战之势”
    7.桂南会战:蒋介石震怒不已
    8.枣宜会战:蒋介石感危机的时刻
    9.百团大战:抗战史中光辉的一页
    10.上高会战:“致人而不致于人”
    11.中条山会战;“抗战大之耻辱”
    12.第二次长沙会战:双方均付出了重大代价
    13.化学战、细菌战、封锁战、袭城战:绝灭人的罪恶

    第八章 “建设大东亚新秩序”;联盟抗日
    1.日展开“大东亚新秩序”建设
    2.中与美、英结成军事同盟
    3.策应香港英军的“天炉战”
    4.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
    5.既不图守地,也不谋歼敌
    6.失而复得,得不偿失

    第九章 孤注一掷;“跟进”式反击
    1.日本转变侵华战略
    2.罗斯福邀蒋介石出席四国首脑会议
    3.正面战场的一次获胜的大规模进攻战
    4.消极抗战、坐待胜利的一次大失败
    5.对日军两次进攻的反击
    6.的反击

    第十章 无条件投降;独吞胜利果
    1.雅尔塔协定与美、苏对日致命一击
    2.日本向中国求和
    3.日本天皇“为前途计”而宣读《终战诏书》
    4.蒋介石严令阻止武装受降
    5.日本向中国和盟军投降
    6.遣返战俘与惩办战争罪犯

    后话
    参考文献

    李庆山,安徽滁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大校军衔,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战争战略理论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文明的毁灭与孕育》、《高技术与局部战争》、《20世纪重大军事危机述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纪实丛书》、《靠前野战军十虎将》、《第二野战军十虎将》、《第三野战军十虎将》、《第四野战军十虎将》、《辽沈战役纪实》、《平津战役纪实》、《淮海战役纪实》、《渡江战役纪实》、《八路军惊震中外的20大战役》、《解放军横扫干军的40大战役》、《志愿军勇挫强敌的10大战役》、《志愿军援朝纪实》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民族或,无论是在多么和平、安定的时期,全民都应当有忧患意识,特别是当处于动荡,甚至有外敌入侵、对己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不仅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要有随时应付危亡的准备。
    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当美国“黑船”(佩里率的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海面之后,全民不仅看到了美国阴森恐怖的“黑船像山一样”的庞然大物!还迅速意识到了必须赶快行动起来、摆脱恐怖的重要。
    佩里的舰队停泊在江户湾,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观看,消息不胫而走。日本人不仅仅是出于好奇,更主要的是出于他们对安危担心。看后,人人觉得“坐立不安,无所适从”,痛感必须加强海防。
    当然,日本人的忧患还源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灾害频发,也即“岛国焦灼”。 但日本人由忧患找出了一条宽阔的活路,这就是:从外部、从海岸上找资源和财富,拓展生存的空间。内涵是:我们几乎什么都没有;别人有的我们必须得有。
    日本为找到富国强兵之策,1854年!日本的学者、官员削尖脑袋将中国魏源写的《海国图志》大量翻印,读者如潮,在很短时间内就印刷了15版,维新派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等人读了此书豁然开朗,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成了维新意识形态上的基础。
    半个多世纪后,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谈到《海国图志》时不无遗憾地说:《海国图志》无论如何都是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一架好的望远镜,日本人如获至宝,中国人却视如洪水猛兽,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很少有人愿意认真阅读——哪怕是翻一翻这本书。
    相反!守旧的士大夫们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辞\"更有甚者!还有人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 因而,《海国图志》在本国仅印1000册左右。
    在近代被列为日本“思想国父”的福泽谕吉听说此事后,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完了,偌大一个中国完了。
    日本维新功勋人物高杉晋作1862年到上海也听说了此事,他同样感慨道:清国徒然提倡辟见,因循苟且,空度岁月……故由此而至衰微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喊着“沉没”的岛国,在“黑船”来访后不久迅速崛起,且后来居上,跻身于了西方列强的行列。
    清朝在经历两次战争、甲午战争,痛失台湾、辽东等大片国土的情况下,依然能安然自得,太平无事,上自朝廷、官府,下至士大夫,总是自恃疆土辽阔,人众物阜,高枕无忧。 即使边疆有事,也觉得那相隔遥远,无碍大局,与己无关,并不放在心上。甚至,失败后也能转化为阿精神或“鸵鸟心态”,动辄自称“礼仪之邦”“天朝上国”。 就算挨打了,还要说是“儿子打老子!”'因为有了这样的高枕无忧,因为有了这样的“阿心态”,岂不有日本后来大举进犯中国之理!

    正面战场抗战8年,数千公里的抗战防线上,洒落着、飘荡着的是130多万官兵、爱国将领、战斗英雄的尸与骨、血与魂! 李庆山著的《正面战场抗战》以详实的史料客观记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正面战场抗战的全过程。本书着重从战略战术角度梳理、解读了军队对日作战的战略部署及战术打法,明确指出蒋介石“不想打”、“不会打”、“打不了”的抗战,是一本了解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的图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