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风险感知、制度压力与基层干部社会稳定风险应对行为程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程佳旭著 | 程佳旭编 | 程佳旭译 | 程佳旭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程佳旭著| 程佳旭编| 程佳旭译| 程佳旭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22000
    • 页数:212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2650003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程佳旭
    • 著:程佳旭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79
    • ISBN:9787302650003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12-01
    • 页数:212
    • 外部编号:涿仝西I5982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表格索引21
    插图索引

    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实践背景
    1.1.2理论背景
    1.2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3概念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3.1重要概念界定
    1.3.2研究对象
    1.3.3研究方法
    1.4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2章文献综述
    2.1认知视角下的官员行为
    2.1.1行为公共管理学的新进路
    2.1.2风险视域下的个体感知与应对行为
    2.1.3文献评述
    2.2制度视角下的官员行为
    2.2.1激励机制
    2.2.2压力机制
    2..文献评述
    .小结与评述

    第3章理论框架的初步建构
    3.1行为情境: 社会稳定风险情境中的基层干部
    3.2认知因素与基层干部风险应对行为
    3.2.1社会稳定风险感知
    3.2.2应对行为感知
    3.3压力型维稳体制与基层干部风险应对行为
    3.3.1维稳时间约束
    3.3.2维稳任务清晰度
    3.3.3维稳问责强度
    3.4个体特征因素
    3.5本章小结

    第4章探索案例研究与理论框架的修正
    4.1研究方法
    4.1.1案例研究方法
    4.1.2案例研究设计
    4.1.3案例的选择
    4.1.4资料的收集
    4.2案例背景
    4.2.1E市“城市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4.2.2F区在“城市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中的位置
    4..H街道概况
    4.3M鞋城关停案例
    4.3.1M鞋城概况与政策的变动
    4.3.2高社会稳定风险,刚维稳压力
    4.3.3时任街道领导班子的应对
    4.3.4契机: 明确的政治命令与新班子的上任
    4.3.5小结
    4.4J商城疏解案例
    4.4.1J商城概况
    4.4.2从升级改造到停滞
    4.4.3模糊的规划与H街道班子的应对
    4.4.4小结
    4.5理论框架的修正

    第5章问卷设与据分析方法
    5.1问卷调查法
    5.2问卷的设计
    5.2.1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
    5.2.2问卷设计流程
    5..对偏差的克服
    5.3变量操作化
    5.3.1感知变量
    5.3.2情景模拟
    5.3.3控制变量
    5.4问卷发放与收集
    5.4.1抽样方法
    5.4.2问卷的发放
    5.5数据分析方法
    5.6本章小结

    第6章实分析结果
    6.1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6.1.1效度检验
    6.1.2信度检验
    6.2描述统计分析
    6.2.1被调查者特征
    6.2.2“城市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价
    6..因变量描述分析
    6.2.4变量描述分析
    6.3方差分析
    6.3.1相同被调查者在不同情景下行为意向的差异分析
    6.3.2变量间显著交互方差分析
    6.4个体感知对行为的影响
    6.5分层线模型分析
    6.5.1模型的选择
    6.5.2缺失值的插补
    6.5.3HLM中的自变量中心化问题
    6.5.4HLM的模型设定
    6.6稳健检验
    6.6.1OLS估计检验
    6.6.2自变量中心化方式检验
    6.6.3分样本检验
    6.6.4对竞争解释的检验
    6.7本章小结

    第7章结论与讨论
    7.1主要结论
    7.2进一步的讨论
    7.2.1“灰犀牛”为什么被忽视
    7.2.2基层干部与公众在风险感知及应对行为上的差异
    7.3政策启示
    7.4研究贡献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访谈提纲
    附录B访谈对象汇总表
    附录CE市“城市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社会稳定风险调查问卷

    后记

    程佳旭,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现任国网能源研究院中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企改革、合规管理、风险治理。曾获第三届“费孝通勤学奖”博士奖,清华大学博士,北京市生,中国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奖,中央企业智库联盟课题成果奖,电网有限公司软科学成果奖等。代表发表于《公共行政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

    "当今世界,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风险社会中的“黑天鹅”“灰犀牛”纷至沓来,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大社会风险研究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风险感知、制度压力与基层干部社会稳定风险应对行为》的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风险防控领域一个反常现象:相较于小概率偶发的“黑天鹅”事件,发生概率大且影响极其巨大的“灰犀牛”式风险竟也会被人们所忽略。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这都是一个悖论。既有风险感知研究无法很好进行解释,在风险感知之外,很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针对基层干部在社会稳定风险应对方面的“灰犀牛”式消极行为,《风险感知、制度压力与基层干部社会稳定风险应对行为》一书从风险认知和制度压力两个方面来探寻该现象的发生机理,构建了解释基层干部社会稳定风险应对行为的认知—制度分析框架,通过对E市“城市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中有关典型案例的探索分析修正了研究框架,通过对基层维稳干部的问卷调查和模型估计,验了分析框架和研究定的解释力。
    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不仅将对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的研究拓展到社会稳定这一更为复杂的风险情境中,而且将一般公众的风险感知与应对行为理论模型延展到了基层干部社会稳定风险感知与应对行为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深化了制度压力对于基层干部行为突出影响力的因果机理分析。同时,对基层干部社会稳定风险应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和政策启发意义,可以为治理“为官不为”现象,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