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巴蜀美学史稿谭玉龙 著9787519458942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谭玉龙 著著 | 谭玉龙 著编 | 谭玉龙 著译 | 谭玉龙 著绘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谭玉龙 著著| 谭玉龙 著编| 谭玉龙 著译| 谭玉龙 著绘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74000
    • 页数:23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9458942
    • 版权提供: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者:谭玉龙 著
    • 著:谭玉龙 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95
    • ISBN:9787519458942
    • 出版社:光明日报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6-01
    • 页数:232
    • 外部编号:涿仝东23171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巴、蜀,巴蜀文化与巴蜀美学

    章 两汉三国时期的巴蜀美学

    节 司马相如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 严遵的美学思想

    一、“世人所谓美善者,非至美至善也”

    二、“不为石,不为玉,常在玉石之间”

    三、“无味为甘”“无文为好”

    四、结语

    第三节 “西道孔子”扬雄的美学思想

    一、“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二、“文质班班,万物粲然”

    三、“大乐无间,民、神、禽、鸟之般”

    四、余论

    第四节 “蜀中通儒”谯周的美学思想

    一、“忧责在身者,不暇尽乐”

    二、对“丧而歌”的反对

    三、君子之乐

    四、结语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巴蜀美学

    节 何妥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二节 李荣的道教美学思想

    一、“道者,虚极之理也”

    二、“存道则忘俗”

    三、“美,乐也”

    第三节 蜀僧宗密与巴蜀美学之融通精神

    一、“万法皆是一心”

    二、“丧己忘情”“莫执好丑”

    三、“执则字字疮疣,通则文文妙药”

    四、结语

    第四节 唐末五代的巴蜀美学

    一、欧阳炯《花间集序》中的关学思想

    二、“野人”姜道隐的审美精神

    三、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的关学思想

    第三章 宋元时期的巴蜀美学

    节 陈抟与宋代蜀学美学的草创

    一、陈抟蜀学关学的哲学始基

    二、陈抟蜀学中的文艺美学思想

    三、陈抟蜀学中的人生关学思想

    四、结语

    第二节 三苏蜀学美学(上)

    一、三苏蜀学美学之“道”本论

    二、三苏蜀学关学之尚“情”论

    三、三苏蜀学美学之礼乐论

    四、结语

    第三节 三苏蜀学美学(下)

    一、“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蜺”

    二、“醉中身已忘,万事随亦毁”

    三、“天地一醉,万物同归”

    四、结语

    第四节 魏了翁与南宋蜀学美学

    一、“大哉心乎”:魏了翁蜀学美学本体论

    二、“音是人心生”:魏了翁蜀学思想中的艺术发生论

    三、“扶植人心”:魏了翁蜀学思想中的艺术功能论

    四、结语

    第五节 蒲道源与元代巴蜀美学精神

    一、“文质不可相胜”而“得中”

    二、“无美无丑”“不喜不悲”

    三、作为工夫和境界的“醉”

    四、结语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巴蜀美学

    节 杨慎美学思想中的巴蜀文化精神

    一、“自然之诗”“天然之句”的审美理想与追求

    二、“有讽谕而不露”的审美教化论

    三、“以醉入神”的审美创作论

    四、结语

    第二节 巴蜀文化精神与来知德的美学思想

    一、“舍象不可以言《易》”

    二、“格物者,格去其物欲也”

    三、“文能载道,何害于文”

    四、结语

    第三节 “川西夫子”刘沅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音乐本体论

    二、音乐发生论

    三、音乐价值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