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贝聿铭建筑探索黄健敏等9787571320515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黄健敏等著 | 黄健敏等编 | 黄健敏等译 | 黄健敏等绘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黄健敏等著| 黄健敏等编| 黄健敏等译| 黄健敏等绘
    •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08-01
    • 字数:192000
    • 页数:19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71320515
    • 版权提供: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黄健敏等
    • 著:黄健敏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8
    • ISBN:9787571320515
    •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1-08-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10-01
    • 页数:192
    • 外部编号:涿仝东1958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世纪大师 现代主义的贝聿铭 黄健敏 7

    获奖荣耀 8
    机构建筑 13
    企业建筑 16
    建筑 18
    住宅设计与小区规划 21
    作品宣传折页
    大师陨落 27

    第二章 建筑志业 贝聿铭的职业历程与人格特质 黄承令 29

    求学与发现自我的年代(1935—1948) 34
    专业成长与历练(1948—1960) 35
    创业、名声、品牌(1960—2019) 38
    职业生涯的里程碑 41
    设计理念与人格特质 47
    成功要素 49

    第三章 空间时间 贝聿铭建筑空间的现在完成时态 赖德霖 51

    第四章 高端现代 贝聿铭、格罗皮乌斯与建筑师合作社 张晋维 69

    重思贝聿铭:研究意旨 70
    贝聿铭的前现代情境 71
    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伦敦与哈 74
    移植的现代:华东大学与东海大学 76
    一个暂时的结论:东海大学作为“成为现代”的计划 84

    第五章 立体造型 贝聿铭早期作品与混凝土构筑探讨 李瑞钰 87

    丹院场与希尔顿酒店 88
    基普斯湾广场 91
    麻省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中心 99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102
    埃弗森美术馆 108
    得梅因艺术中心扩建 111
    混凝土构筑作品的高峰与式微 113

    第六章 晶莹空间 贝聿铭的现代玻璃构筑 李瑞钰 117

    现代建筑的探索与玻璃的运用 118
    个玻璃建筑——海湾石油公司办公大楼 118
    实用玻璃度小屋 120
    高层玻璃幕墙办公大楼的实践——丹市里高中心 122
    大跨度全透明玻璃航站楼——美国航空公司航站楼 1
    超大玻璃盒子的沉思——肯尼迪图书馆 126
    工艺精湛的超大三角玻璃天窗艺术中庭——美国美术馆东馆 130
    游移变换的变形曲面玻璃大厅——莫顿•梅尔森交响乐中心 139
    节节高升的三角锥玻璃大楼——香港中银大厦 145
    集历史与现代工艺技术之大成——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151
    东西方不同文化氛围中的玻璃构筑——日本美秀美术馆与德国历史博物馆 154
    现代玻璃构筑的贡献 157

    第七章 披帙展书 阅读贝聿铭 黄健敏 159

    有关贝聿铭的出版物档案 186

    后记 191

    黄健敏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筑学硕士;曾任教于中原大学、东海大学、文化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北科技大学等高校;2006年任《建筑》杂志总主编。

    黄承令
    中原理工学院(现台湾地区中原大学)建筑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建筑硕士;曾在美国芝加哥 SOM 事务所、LSH 事务所、贝聿铭建筑事务所等工作十余年;曾任台湾地区中原大学建筑学系教授、系主任、设计学院院长;黄承令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

    赖德霖
    清华大建筑史与理论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博士;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亚洲美术史及建筑史教授、美术史专业主任。

    李瑞钰
    中原理工学院(现台湾地区中原大学)建筑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建筑系硕士;曾任贝聿铭建筑事务所设计师;东海大学建筑系兼任副教授;宝元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

    张晋维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候选人;台湾地区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学士;学学文化创意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暨室内设计学务企划兼讲师。

    “贝聿铭称自个的根是中国的,长出的枝叶是美国的,这真是贴切的自我表述,也是当地说明了东西文化对于大师一生的影响与贡献——贝聿铭是一位多元文化的建筑师。”
    ——黄健敏

    “贝聿铭具有艺术家的情操与执着,企业家的谋略与敏锐,西方人的实事求是,东方人的念旧情怀,这些人格特质使他具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毅力,亦有一种异于一般建筑师的魅力。”
    ——黄承令

    “贝聿铭是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独特的建筑语言不仅见于强烈的几何形体,也见于形体所包覆的流动空间。对于贝聿铭,空间是一个营造建筑戏剧效果的手段,更重要的,它还是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历史交流的路径。”
    ——赖德霖

    “很少建筑师能有这样的能耐,将建筑形体设计与工程技术完美结合;卢浮宫增建的全透明玻璃金字塔的玻璃制造工艺与构架支撑,挑战着建筑工程技艺的极限。贝聿铭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坚持不变的完美要求者,他的建筑说明了这一切。”
    ——李瑞钰

    “中国园林大都占地狭小。一个很小的土地却能极尽变化之能事,这是如何实现的?这就是因为步移景异。以为已经看到了引人入胜的景物,但一转身,你又看到了,再转还有,就这样不断运动不断变化。在空间设计中就必须这样做。要制造惊奇,令人好奇。使人们左走、右转或前行,要激发人们,就这个词,去看和去探。”
    ——贝聿铭

    “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20世纪)很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普利兹克奖组委会

    “贝聿铭是优选许多地标建筑背后的男人,20世纪多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因几何精度、朴实的外表以及自然灯光而享誉世界。他在年纪很大时仍然积极投入工作,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就是在他80多岁时设计的拥有代表的建筑之一。”
    ——

    “贝聿铭被视作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之一,他是首位参与法国卢浮宫设计的外国建筑师,一开始受到人们反对,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赢得了认可。”
    ——CNN

    “贝聿铭是世界的建筑师之一,是一名坚定的现代派,是一名罕有的同时能吸引地产商、企业界和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建筑师。他在优选有众多地标建筑。建筑评论家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形容贝聿铭为“一名有教养的男人,他安静而毫不夸张的风格掩饰着强烈的好胜野心。”
    ——《纽约时报》

    后记

    为撰写关于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系列书稿,我收集了许多文献与资料,并在个人脸书(Facebook)上建立了一个专栏,不定时地贴出一些相关信息与朋友共享。脸书上不时会跳出一些照片,提醒我有关贝聿铭的种种。
    如 1963 年 4 月 2 日东海大学路思义纪念教堂落成,贝聿铭亲自出席典礼,并与东海大学校长吴德耀、建筑系讲师汉宝德合影。当天,他在建筑系进行了题为“现代建筑之动向”的演讲。这是贝聿铭第三次来中国台湾,而他的三次到访都与东海大学的建设有关。东海大学路思义纪念教堂的设计者究竟是谁,这是一件各说各话的公案,当事人均已先逝,我们只能通过文献资料来考。
    东海大学早年建校的相关文献,1984 年被纽约亚洲基督教大合董事会(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全部捐予耶鲁大学,如今收藏在神学图书馆(Divinity Library)。由于数据浩瀚,以 1951 年为分界点,文献被分为两个系列,即以学校为主分类和按英文字母排序。我曾在 1997 年复印了大量感兴趣的主题资料,准备深入研读,作为日后撰文的参考。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多年来,这批文献资料始终被束之高阁,未曾深入探讨,仅于 2007 年陈其宽逝世之际,利用陈先生的部分文献撰写了一篇专文,发表在台湾杂志《建筑Dialogue》七月号的纪念专辑上。
    2017 年贝聿铭诞辰之际,著书庆祝贝老高寿的想法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为了充实书的内容,我专门飞到中东卡塔尔的多哈,亲自走访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该馆的五楼是高级餐厅,当时正在歇业,不对外开放,通过行政部门的安排,我才得以参观。参观结束正要离开时,安保部门却上前盘查,不但检查了我所拍的照片,还复印了我的护照存档,一直折腾到闭馆后 1 小时余才放行。这是我多年来走访贝聿铭作品的一个插曲。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故事,其中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日本美秀美术馆开幕期间的际遇。开幕式当天,在参观完新落成的美术馆之后,宾客们又前往神慈秀明会教祖殿参加开幕音乐会。音乐会后的晚餐是自餐,在用餐时,我特意向贝聿铭致以问候,并且请他在开幕式请帖上签名留念。 我期盼上述的这些亲身经历有机缘陆续地撰写成书,以纪念贝聿铭。《贝聿铭建筑探索》也正是出于此目的完成的。
    在《贝聿铭建筑十讲》尚未出版时,我特邀学弟李瑞钰建筑师撰文,发表在台湾的《放筑塾代志》四月号的杂志上来恭贺贝聿铭的百岁生日。2017 年 10 月,又邀学长黄承令建筑师、李瑞钰建筑师与我联合撰稿,发表在台湾《建筑师》杂志的贝聿铭百岁专辑上,为贝老祝寿。李、黄两位建筑师都曾在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工作多年,他们以亲身感受来撰文,格外具有意义。李瑞钰所著两篇文章的配图由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的埃玛· 考伯(Emma Cobb)协提供,在这里深表感谢。
    2017 年 10 月 12 日与 13 日,哈大学设计院举办了“重思贝聿铭:诞辰研讨会”,与会发表的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美术系亚洲美术史和建筑史教授赖德霖是我的故交,于是向他邀约发表该的中文稿件。加上曾发表在《放筑塾代志》四月号杂志上的两篇文章与《建 筑师》杂志上的三篇文章,共计六篇,汇编成了繁体中文版的《探索贝聿铭》一书。随后,又增加了在中国香港举办的“重思贝聿铭:诞辰研讨会”上由张晋维发表的,汇编成简体中文版的《贝聿铭建筑探索》一书。
    贝聿铭的建筑生涯自 1948 年在威奈公司出任建筑部门主管开始,于1990 年宣布退休,至 2012 年完成封山之作美秀教堂,其丰功伟业熠熠生辉,有诸多课题可供研究探讨。《贝聿铭建筑探索》一书为阅读和探索贝聿铭提供了一个的参考。

    黄健敏


    贝聿铭是重量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大气庄重、谦虚沉稳,又不乏灵动巧思,在西方现代主义风格中融入了东方式的意境与诗韵。
    本书凝结了多位专家对贝聿铭职业生涯和作品风格的研究成果,全面收录了海内外有关贝聿铭的相关出版物资料,并加以梳理分析和评论,是一本学习、研究贝聿铭的大成之作。
    书中每一章都探讨了一个主题,收录了很多珍贵的史实资料,还提到了许多趣闻轶事,如贝聿铭与格罗皮乌斯主持的建筑是合作社之间的故事,贝聿铭同马歇尔•布劳耶泛舟游玩时的感慨,贝聿铭与王大闳、黄耀群和陈从周等人的关系,有关东海大学路思义纪念教堂设计者的争论……
    这是一本文笔细腻、评述深刻、史料详实、内容丰厚、值得一读的好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