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低碳转型:绿色经济、转型金融与中国未来徐忠97875217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徐忠著 | 徐忠编 | 徐忠译 | 徐忠绘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徐忠著| 徐忠编| 徐忠译| 徐忠绘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9-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1745603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 作者:徐忠
    • 著:徐忠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59
    • ISBN:9787521745603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9-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涿仝东174495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周小川/金融业在应对气变和碳市场建设中的角色与潜能

    章 中国当前必须坚定推进低碳转型
    一、人类社会对气候问题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
    二、中国对低碳转型的观念转变过程
    三、中国低碳转型要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四、充分认识金融体系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五、可持续金融的概念与框架

    第二章 发挥好碳金融市场的关键作用
    一、碳市场对于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二、欧盟与美国碳市场的建设经验
    三、中国如何建设有效的碳市场

    第三章 中国如何绿色金融的未来
    一、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与改革试点
    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三、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
    四、培育适合绿色金融发展的生态体系
    五、以“双轮驱动”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第四章 处理好低碳转型与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世界能源结构历史演变
    二、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及与美国比较
    三、中国低碳转型如何应对能源结构约束
    四、西北地区在低碳转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五章 中国要成为转型金融的早期探索者
    一、转型金融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尤为重要
    二、国际上转型金融的概念、界定标准及主要产品工具
    三、转型金融的欧盟实践
    四、中国转型金融的实践进展与下一步发展

    第六章 积极参与低碳转型的国际博弈
    一、全球气候治理演进就是一个博弈过程
    二、国际上碳减排的博弈现状
    三、国外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进展与我国应对
    四、国际上将气候变化纳入减债谈判及应对

    后 记


    【免费在线读】

    徐忠,研究局局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曾任《金融研究》主编。主要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等领域。


    中国已经成为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未来也将在转型金融领域做出有的创新。《低碳转型》一书不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要坚定推进低碳转型的主张,更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中国应努力绿色金融、探索转型金融的理由与途径,值得所有关心“双碳”事业和转型金融的人士阅读。


    【内容简介】


    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十年来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本书注重历史时空纵深和国际横向比较,从金融视角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框架探讨了碳金融、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等问题,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一幅关于中国低碳转型发展历程、历史必然与未来愿景的清晰全景图。
    具体来说,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讨论碳中和,同时涵盖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内容;二是从金融视角探讨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尤其探讨了碳市场在碳中和中的作用;三是讨论了在国际博弈中如何应对碳关税等热点问题;四是考虑到即使碳达峰,石化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了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如何平衡各种能源利用问题;五是鉴于中国和西方经济结构不一样,高碳行业在经济中还须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转型金融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研究了中国高碳行业如何平稳转型;六是从标准体系完善和ESG角度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