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第2版)杨庚 主编9787302415312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杨庚 主编著 | 杨庚 主编编 | 杨庚 主编译 | 杨庚 主编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庚 主编著| 杨庚 主编编| 杨庚 主编译| 杨庚 主编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2415312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杨庚 主编
    • 著:杨庚 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49
    • ISBN:9787302415312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10-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涿仝东144460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概论
    1.1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过程
    1.1.1 主要发展过程
    1.1.2 我国的网络发展现状
    1.2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 网络的类型及其特征
    1.3.1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1.3.2 根据网络覆盖的范围分类
    1.3.3 无线网络
    1.4 计算机通信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1.4.1 通信协议与分层体系结构
    1.4.2 OSI-RM体系结构
    1.4.3 TCP/IP体系结构
    1.4.4 OSI-RM和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
    1.4.5 网络通信标准化组织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信息和信号
    2.1.2 数据通信系统
    2.1.3 传输媒体
    2.1.4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2.2 数据传输方式
    2.2.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2.2.2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2..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
    2.2.4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 数据传送技术
    ..1 数据序列的电信号表示
    ..2 信道容量的概念
    .. 基带传输
    ..4 频带传输
    ..5 数字数据传输
    2.4 多路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
    2.4.2 时分复用
    2.4.3 码分复用
    2.4.4 波分复用
    2.5 数据交换技术
    2.5.1 电路交换
    2.5.2 报文交换
    2.5.3 分组交换
    2.6 差错控制技术
    2.6.1 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
    2.6.2 差错控制的方式
    2.6.3 奇偶校验码
    2.6.4 汉明码
    2.6.5 循环冗余校验码
    2.7 数据通信接口特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3.1.1 数据电路和数据链路
    3.1.2 链路的结构
    3.1.3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 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3.2.1 流量控制的作用
    3.2.2 停止-等待方式流量控制
    3.. 滑动窗口协议
    3.2.4 连续AR协议
    3.2.5 选择AR协议
    3.2.6 差错控制
    3.3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3.1 数据链路层协议概述
    3.3.2 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
    3.3.3 Internet中的点对点协议
    3.4 多路访问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4.1 信道共享技术
    3.4.2 竞争系统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3.4.3 环型网介质访问方法
    3.4.4 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方法
    3.4.5 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4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
    4.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4.1.1 局域网的定义
    4.1.2 局域网的技术特
    4.1.3 局域网的相关标准
    4.2 以太网技术
    4.2.1 以太网概述
    4.2.2 以太网的MAC层
    4.. 以太网的工作参数
    4.2.4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4.2.5 以太网的连接方法
    4.3 局域网的扩展
    4.3.1 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
    4.3.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
    4.4 高速以太网
    4.4.1 100BASE-T以太网
    4.4.2 千兆以太网
    4.4.3 万兆以太网
    4.5 虚拟局域网
    4.5.1 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4.5.2 虚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6 无线局域网
    4.6.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4.6.2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
    4.6.3 无线局域网的MAC层
    4.7 广域网
    4.7.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4.7.2 广域网中的分组交换
    4.7.3 X.25分组交换网
    4.7.4 帧中继
    4.7.5 异步传递方式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5章 网络层与网络互连
    5.1 网络层概念
    5.2 网络互连
    5.2.1 分类的IP地址
    5.2.2 IP地址的分配与使用
    5.. 因特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
    5.2.4 逆地址解析协议
    5.2.5 IP数据报
    5.2.6 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
    5.3 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ICMP)
    5.3.1 ICMP报文
    5.3.2 目的不可达报文
    5.3.3 超时报文
    5.3.4 源抑制报文
    5.3.5 回应请求与应答报文
    5.4 子网编址及无分类编址与CR
    5.4.1 子网编址
    5.4.2 子网转发
    5.4.3 代理ARP
    5.4.4 无编号的点对点网络
    5.4.5 无分类编址与CR
    5.4.6 使用CR时的路由查找算法
    5.4.7 专用IP地址
    5.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5.5.1 自治系统与路由选择协议分类
    5.5.2 内部网关协议RIP
    5.5.3 内部网关协议OSPF
    5.5.4 外部网关协议BGP
    5.6 IP组播
    5.6.1 IP组播基本概念
    5.6.2 IP组播地址和IP协议对组播的处理
    5.6.3 IP组管理协议
    5.6.4 组播转发和路由选择
    5.7 移动
    5.7.1 移动IP的概念
    5.7.2 移动IP的通信过程
    5.8 专用网络互连(VPN和NAT)
    5.8.1 虚拟专用网
    5.8.2 网络地址转换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6章 传输层
    6.1 传输服务
    6.1.1 传输层的功能
    6.1.2 传输层编址
    6.1.3 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
    6.2 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6.2.1 UDP概述
    6.2.2 UDP格式
    6.. UDP实例
    6.3 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TCP
    6.3.1 TCP概述
    6.3.2 TCP格式
    6.3.3 TCP连接管理
    6.3.4 TCP可靠传输
    6.3.5 TCP流量控制
    6.3.6 TCP拥塞控制
    6.3.7 TCP实例
    6.4 套接字
    6.4.1 套接字的概念
    6.4.2 套接字编程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7章 应用层
    7.1 网络应用模式
    7.1.1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应用模式
    7.1.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应用模式
    7.1.3 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
    7.1.4 基于Web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
    7.1.5 P2P模式
    7.2 网络基本服务
    7.2.1 域名系统
    7.2.2 远程登录
    7.. 文件传输协议
    7.2.4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7.2.5 引导程序协议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7.3 邮件系统与SMTP
    7.3.1 邮件系统的组成
    7.3.2 SMTP
    7.3.3 POP3和IMAP4
    7.3.4 MIME
    7.4 万维网与HTTP
    7.4.1 超文本传输协议
    7.4.2 超文本标记语言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8章 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
    8.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8.1.1 网络管理的发展及逻辑结构
    8.1.2 网络管理标准化
    8.2 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
    8.3 网络管理协议
    8.3.1 网络管理协议的产生与发展
    8.3.2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
    8.3.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8.4 网络安全概述
    8.4.1 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
    8.4.2 网络安全的目标
    8.4.3 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
    8.5 数据加密技术
    8.5.1 对称密钥密码技术
    8.5.2 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
    8.6 用户身份认
    8.6.1 基于共享密钥的用户认协议
    8.6.2 基于公开密钥算法的用户认协议
    8.6.3 基于密钥分发中心的用户认协议
    8.6.4 数字签名
    8.6.5 报文摘要
    8.7 IPSec与虚拟专用网
    8.8 高层安全
    8.9 安全技术
    8.9.1 防火墙技术
    8.9.2 入侵检测系统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9章 网络技术发展动态
    9.1 基于IPv6的下一代因特网
    9.1.1 IP网的oS技术
    9.1.2 基于IPv6的
    9.2 基于软交换/IMS的下一代网络
    9.2.1 软交换技术
    9.2.2 软交换相关协议
    9.2.
    9.3 可信网络和普适服务
    9.3.1 可信网络
    9.3.2 普适服务
    本章小结
    练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

    l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经验编写而成的,自出版以来,已多次重印,不衰。

    l 内容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应用。

    l 在介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杨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精课程负责人和*精品视频共享课负责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篮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IEEE CS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能专委会委员、开放式系统专委会委员、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江苏省数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江苏省学会信息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内容简介】


    杨庚主编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第2版)》系统 地介绍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与 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 体系结构、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以及物理层、数据链 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层次的基本概念与 功能,同时还包含了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网络管理和 网络安全等相关的内容。各章后面附有练习题。
      本书注重基本概念,从实际应用出发,突出重点 ,叙述清楚,深入浅出,论述详尽,通过较多的例题 来说明概念和理论,便于教和学,是精课程“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配套教材。本书内容覆盖了 人学课程——“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大纲范围。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 网络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专业和科技工作者 的参考用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