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陪孩子阅读—妈妈做什么怎么做杨青9787540789183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杨青著 | 杨青编 | 杨青译 | 杨青绘
    •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青著| 杨青编| 杨青译| 杨青绘
    •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50000
    • 页数:37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0789183
    • 版权提供:漓江出版社
    • 作者:杨青
    • 著:杨青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8
    • ISBN:9787540789183
    •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4-01
    • 页数:376
    • 外部编号:涿仝东13770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尤喜灯灯续,声华直至今

    序:自然积累的家庭阅读体验,尤值借鉴

    自序:让孩子爱上阅读,家庭教育算成功了一半
    爸爸写给4岁儿子的话

    PART1阅读习惯不是养成的

    1:如何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2:孩子应读什么书?

    3:怎么陪孩子读书?

    4:怎么引导孩子读书?

    PART2陪孩子在阅读世界里打桩

    1:孩子天生就是哲学家

    2:汉声童话:一个中国故事

    3:顺着植物这条线,扯出藤藤蔓蔓

    4:希腊罗马神话:让孩子的想象力飞得更久远

    5:找到百科全书里的“倚天剑”

    6:给孩子提供应急机制:面对灾难读什么?

    7:艺术有什么用?

    8:孩子,你可以陪着漫画书慢慢变老

    9:科普读物:让孩子从小学会仰望星空

    10:当立体书成为种潮,买它!

    11:逛香港书展的红利:不知不觉认得了繁体字

    12:认得几个字?

    13:阅读也别急着给孩子贴标签!

    14:一本书读多少遍才算够

    15:有一种阅读叫“读报纸、读新闻、读当下”

    PART3有一种精读叫细嚼慢咽

    1:《女巫》:爱他,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

    2:《蛋壳里的奶奶》:陪伴是一辈子的学问

    3:《山居岁月》:比野外生存更难的是别人的评判

    4:《吴哥窟历险记》:没想到漫画书成了料的旅行指南

    5:《寻宝记》:不去土耳其,不知道你知道得这么多

    6:《爱心树》:我们全家上阵“演”过的书

    PART4读书之用

    1:读黄永玉救急!

    2:我拿到了“马亲王”的亲笔签名

    3:福尔摩斯?NO!我粉阿婆和日本推理作家

    4:爱上太宰治是青春期另一种扮酷

    5:在开封遇见纳博科夫

    6:原来爸爸讲的那些道理都来自阿城

    7:日本治愈系漫画家高木直子:从小读到
    PART5阅读中的疑难杂问

    1:读书要读出声吗?谢谢雷梦拉!

    2:读书要做笔记?
    3:读书要背诵吗?一背解千愁!

    4:读多了自然就会写吗?是会抄了!

    6:经典著作读不下去怎么办?从看电影开始——

    7:书买得快扔得也快?被抛弃的不止“混子哥”。

    8:书里骂人的脏话要读出来还是跳过去?尊重作者,信任孩子。

    9:不爱英雄爱反派?别低估孩子的判断力

    附录一:陪读爸妈“预备——起”

    附录二:那些年儿子喜欢的书单

    尾声


    杨青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者、作家。

    现任《深圳商报》新闻评论员,著有《人来书往》,曾参与编辑《深圳地名志》。

    立足新闻主业,兼修传统经典,客串“木卫二文化”讲师,开设“论语”“道德经”“庄子”“史记•人物列传”等多门课程,曾受邀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讲授“作者”课程。

    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目标和带娃目标,细积跬步,图至千里。


    【媒体评论】

    书里陈述的只是阅读这一件事,但可以想象,作者平时和孩子相处是健康的,所以孩子的也是水到渠成。相信这本书对别的家长会很有用。

    ——尹建莉(经典教育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这是一本很好的亲子阅读指南。它没有高屋建瓴式的宏大叙事、系统建构、深层解读,初看甚至还觉得有点芜杂琐碎,但读完却深感这本书足可帮读者由小见大,见微知著,“阅读妈妈”们即使随便翻翻,也能从中获得教益。

    ——李庆明(曾任深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入选2010年度“推动中国读书十大人物”)

    这不是一本刻意完成的专书,但它却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长期阅读生活的总结。它不但是阅读指南,更是阅读体验和思想交流。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书摘与插画】

    自序:让孩子爱上阅读,家庭教育算成功了一大半

    2019年末曾组织了一场妈妈聚会,到场的妈妈们聊*希望孩子拥有什么样的能力。

    有一个妈妈戏称:超能力。

    台上台下的妈妈们听了先是一阵哄笑,接下来心里又觉得说对了什么,是啊,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超能力,或者干脆变身小超人呢?学业*好门门精通、身高达标、颜值不差,*好学会一门乐器,再爱上几项运动,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融洽,一不留神还有点儿领导力和号召力,回到家来,亲父母长辈,幼弟妹。

    写到这里,估计会有不少人憋不住了,会朝我喊:做梦吧——

    是:以这个标准为镜,私下对照自家娃,不是四面露风,就是八方跑气,妈妈们真的不知道靠什么才能续命咬牙撑下去。

    学霸的家长,操心孩子的生存能力;孩子生活能力超强的家长,在琢磨孩子的学习什么时候才能开窍;体育特长生的家长,愁孩子的文化课……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焦虑,各有各的纠结。

    孩子千人千面,各有所长,除了学校教育形成的后天差异,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塑造和培养孩子格和特长爱好的根本。

    打量周遭的亲朋好友,几乎不同的妈有不同的带娃法:爱音乐的妈妈送孩子参加乐队,平时训练,节日看演出,音乐厅几乎成了她们母子的第二课堂;喜欢画画的妈妈陪着儿子一起画,新买的鞋子、纯色的T恤都成了儿子施展画技的新空间;爱玩爱动的妈妈一到周末就陪着孩子上山下海,轮滑、游泳、穿越、宿营疯得够呛。

    再回过头来看自家娃,小学曾参加学校合唱团和校乐团,半途而废。画画从三岁起画,坚持得不错,可惜自从上了初中,时间实在紧张,只能忍痛割爱。除此之外,他能一直保持兴趣,且谈得上热爱的,只剩下读书一项。

    2019年“五一”小长,我们和朋友几家约着到澳门看展览,游逛,*后“兵困马乏”,一行人瘫坐在街头,眼看返程的船票时间快到了,剩下的时间如何打发?我搜了搜附近的书店,大三巴附近有一葡一中两家书店,跟儿子一建议,本来累惨了的小朋友几乎是瞬间弹跳起来,打开地图,冒着小雨,跟着我快步前来。那一刻,真的内心欢喜。

    找到葡文书店,进去逗留了一会儿,和他爸爸汇合后,一家三口转战附近的中文书店,上了二楼,一进书店,关上门,外面的喧嚣瞬间被卡断——外面是熙来攘往的大三巴,店里安静得有点。

    柜台里只有店员一人,顾客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儿子逛了一圈,找了一本书坐在椅子上,低下头,翻开书,迅速融进这种安静中。

    我和老公翻书看书的动作也慢下来,生怕搅扰这一室的清静。

    逛累了,我也挑了本书,坐在儿子的隔壁,瞄了一眼他手中的书。儿子低声开心地说:“妈妈,太好了,这里就像我们的私家书房。”

    可不是,店员安静得就像不存在,幸福感油然而生。

    进书店前本来已经累瘫的三个人,走进书店仿进了一个能量场,看看买买,拎着新买的一大包书出门时,又变得元气满满。

    去澳门之前,知道带儿子逛书店并不难,但没想到,他即便累了困了提到书店仍能弹跳起来继续逛。这是真爱。

    我的育儿目标像全天下所有的老母亲一样,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波折:从初始泼天的雄心,到终于认定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能健康平安,自食其力就足够了——期望值节节下调,人也越来越放松。我*不肯放手的要求就是:爱上读书。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喜欢读书且受益良多,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从他一出生起就着手的家庭大事。

    读书首先得有藏书,在这点上儿子一直很骄傲,他说,从小大家都羡慕我,很多书我家有,都找我来借,上了初中也是如此。

    让孩子爱上阅读、有古今中外各种图书陪伴,就像让孩子登上了一辆时空穿梭机——他可以自由出入不同年代不同空间,可以上天入地寻找到同道中人,进入不同时代作者营造的世界,去体会、去感受,被滋养……同时又何尝不是让他拥有了未来行走世界的倚仗?

    今年儿子15岁,长成了1.86米的大小伙子,目前*爱的事情除了看电影外,就是泡书店,买书,看书。深圳万象天地的“诚品生活”和深业上城的“本来书店”,都是他经常出没之地,下手买书多在网上,攒够钱或者申请资金买到一本价格不菲的港台版书,都能让他开心一阵子。

    小时候,儿子爱唱反调,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说iPad就是人类进步的电梯。

    现在,他Kindle在手,依然买书不停,喜欢的作者买,喜欢的书买,喜欢的装帧买,甚至因为封面设计下手……任何一个理由都能诱发他的买买买。家里的书虽然多到成灾,但他似乎总缺一本,一直都在买。在酷爱买书、读书这事儿上,儿子跟我和他爸*的区别是:他淘汰旧书的速度和数量我们望尘莫及,他毫不手软,相当稳准狠。当初他一本本买回来、读到痴迷的书,等到要丢弃的时候,连眼都不眨一下,好像一个无情的浪荡子,这一程相遇,读过,弃了,挥一挥衣袖,片纸不留。

    人这一生,总得找到一点自己可以倚仗的东西,才可以做到心中不慌,我找到了*又*忠诚的书,处心积虑地把它当传家宝般嫁接到儿子身上,一书在手,不仅让自己减少了育儿焦虑,也让孩子有了底气和陪伴。

    儿子爱上阅读,就像有了一块压舱巨石,不管经历多失重的下滑,因为有阅读托底,总让我不至于慌张失落,更不至于手足无措。那些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搭救过、力过、治愈过我的作家和作品,在儿子的不同成长阶段,依然在继续发力;那些守护过我的作家现在依然在忠诚地守护着儿子,而儿子在阅读中,踩着父母的脚印,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我们的喜好有小小的交叉,更多时候全然不同于父母的口味,在我们伸开的枝丫上,伸出他独特的一枝。

    从儿子小时候,我着手记录他的童言趣语,到记录陪读心得,到现在他早就甩了我们很远,自己在书海里畅快地巡游,打捞到他个人书架上的作家和新书,有的我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以前,是我们替他搭起阅读的框架、埋下阅读的种子;现在,我们反过来被他、导引,他成了我们的导读者。

    我们从小陪孩子读过的书,就像一面镜子,照亮了来时路,也照出了往昔的温暖。儿子看完我在这本书*后列出的他从小喜爱的书单后,兴奋地搓着手,想把这些记忆中的好书找出来,重新再翻一遍。

    我一直跟周围的朋友和闺密分享我的育儿经: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家庭教育就算成功了一半。

    我的孩子不是学霸,但他爱上阅读这件事儿,让我笃定他未来可期。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我从小陪儿子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经验,还有很多是儿子口述的内容,我只是热爱读书,而且愿意用心陪孩子一本本读过来的普通妈妈,只是希望大家能从我们的分享中,感受到阅读的纯粹快乐,找到合适自己和孩子的阅读书单,一起坚持读下去,不要停息。这,就足够了。



    市场是讲阅读的书多,家长们真正能一本本看过来、用得上的少。

    本书作者奉献的是的珍贵的私家阅读体验,具体而微,鲜活生动,

    有干货,有实例,不枯燥是本书的特点。


    【内容简介】


    阅读,成了以外又一个被家长寄予厚望,要求小投入大产出的新的苦行当。

    本书作者详细列出那些年陪孩子一起读过的书目,每一本书后都有有趣的阅读故事。*难得的是书中把陪孩子阅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和左右的破解方法,经过时间的沉淀,一一打捞记录下来。

    图书内容分五部分:家长的教育(阅读)观、阅读习惯如何养成、私家阅读体验、陪读过的书单和故事,以及阅读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如何拆解等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