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著作权法学:表达形式与权利保护(21世纪通用法学系列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陈界融著 | 陈界融编 | 陈界融译 | 陈界融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界融著| 陈界融编| 陈界融译| 陈界融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1-01
    • 字数:303000
    • 页数:224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0299488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陈界融
    • 著:陈界融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
    • ISBN:9787300299488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2-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2-01-01
    • 页数:224
    • 外部编号:涿仝东9415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著作1

    节著作概述1

    第二节著作的积极要件(一):原创4

    第三节著作的积极要件(二):表现形式13

    第四节著作的积极要件(三):属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范畴16

    第五节著作的消极要件19

    第六节本章总结:著作的要件“四必一没有”

    第二章著作权26

    节著作权与知识产权26

    第二节著作权与类似权利32

    第三节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36

    第四节著作权的国际保护原则45

    第五节外国人的著作权50

    第三章著作权法53

    节著作权法及规范对象53

    第二节著作权法的目的55

    第三节著作权的始期57

    第四节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60

    第五节著作权国际公约或协定65

    第六节著作权法学思想发展史71

    第七节中国著作权史79

    第四章著作权客体85

    节文字作品85

    第二节口述作品89

    第三节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92

    第四节美术、建筑作品99

    第五节摄影作品104

    第六节视听作品107

    第七节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113

    第八节计算机软件作品117

    第五章著作人格权125

    节著作人格权法理125

    第二节发表权129

    第三节署名权133

    第四节修改权138

    第五节保护作品完整权140

    第六节著作人格权的几种特殊情形148

    第七节著作人格权的可交易152

    第八节著作人格权的合理使用155

    第九节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之间的调和159

    第六章著作财产权的权能161

    节复制权161

    第二节发行权165

    第三节出租权169

    第四节展览权172

    第五节表演权176

    第六节放映权181

    第七节广播权183

    第八节信息网络传播权187

    第九节摄制权190

    第十节改编权193

    十节翻译权197

    第十二节汇编权199

    第十三节权利203

    第十四节附论:演绎权211

    参考书目215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学专业博士 [1] 导师。1989年于四川大学法律学系,后为检察官、法官,现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学者(2007年度)、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法律顾问等。

    前言
    十多年前,电影文学剧本《红色娘子军》作者梁信起诉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著作权侵权,笔者以律师身份代理中央芭蕾舞团参与该案诉讼,本案走完了一审、二审、再审、检察监督所有法定程序,杂音不断,争议至今,案结事未了。该案涉及文字作品(报告文学作品、电影文学作品、芭蕾舞剧作品、芭蕾舞谱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琼剧、芭蕾舞剧)等作品形式以及作品的改编权、表演权与署名权等著作权。当时,笔者尽吾所能,查阅与之相关的、著作权法学专著、司法判例、国内外例等历史与现时文献,很难找到对作品形式和著作权中各具体人格权与财产权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够满足需要的著作或判例或例,而当事人、代理人和法官对作品形式的不同认识,对著作权中人格权与财产权具体内容的不同理解是引发本案争议的焦点与关键。比如,中央芭蕾舞团在1962年将电影文学剧本改编成芭蕾舞剧剧本,又将之改写成舞谱,之后按照舞谱进行表演。如中央芭蕾舞团在表演该作品时未经作者梁信授权(许可或转让),到底侵犯的是改编权还是表演权?原告梁信理解为侵犯改编权,中央芭蕾舞团认为其与改编权无涉,仅存在表演改编作品时原作品作者的报酬获得权(表演权)。再比如,原告梁信诉称:中央芭蕾舞团在演出前,没有遵守双方1993年协议书条所约定的“中央芭蕾舞团在今后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节目单、海报等宣传资料中注明‘根据梁信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字样,以保护原著之署名权”。在部分场次的演出节目单、海报上,以及在自己的官方上,在对演出作品进行介绍时,中央芭蕾舞团没有注明约定的字样,侵犯梁信的署名权?中央芭蕾舞团辩称署名权是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节目单、海报、上介绍演出过哪些作品,此等作品不是梁信的“作品”,不产生梁信的署名权的问题,该条的约定充其量是人格利益保护合同,即使违约也不构成对人格权的侵害。
    在该案,涉案作品,到底是电影文学剧本、芭蕾舞剧剧本或网络文学作品之类的文字作品,还是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之类的合成作品或集合作品?一句话,是文字作品还是舞蹈作品?涉案的侵权行为侵犯的著作权权能到底是改编权还是表演权?关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法官、律师甚至专家学者的意见分歧大。此种社会现实,直接拷问我国的著作权法学研究对我国、法律实践或法律适用的理论贡献度。客观而论,包括著作权法学研究在内的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在区区数十年内就能够取得今日的,足以引人为傲!同时,面对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传统印刷时代、广播电视时代,关于作品类型、著作权权能等的理论相对固定;在现今信息时代,新的作品类型和著作权权能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从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云存储到比特币、区块链、token、云计算、元宇宙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每一次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变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挑战着人类的传统思维!时不我待,著作权法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紧扣时代主题,适时因应新技术,而关于作品类型、著作权权能等的基础理论的更新就是因应新技术的“必修课”。
    大约二十年前,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民商法学专业法学博士,后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资产券化SPV博士后专题研究,今在四川大学法学院指导博士,研究的方向为知识产权券化法学,重点研究专利权、著作权券化法律问题。根据培养方案,须有专门的著作权法学基础的教学大纲和专业系列参考用书,而国内现有专业参考用书趋同化现象严重,很难发现既能够展示与研究著作权法学基础理论和前瞻思潮、比较法视野和司法判例,又能够为司法裁判提供坚实裁判法理基础的作品。笔者自己也没有能力实现这一宏愿,但仍尝试着创作出本书以及《著作权法学:与著作权有关的他项权利》这两本书,权作生教学用书和培养参考用书,以为四川大学法学院著作权法学教学科研提供便利,并希望有于使用本书的法科生夯实著作权法学的理论功底。
    在笔者看来,著作权法学包括著作权本体论、著作权使用论、著作邻接权论三大部分,其中著作权本体论包括作品的形式、著作权归属、著作权保护期限、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等,这部分是整个著作权法学的核心与难点,表达形式与权利内涵为其内容。著作权使用论包括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许可使用、转让(包括国内使用与国际使用)以及著作权集中管理制度等,这部分更多的是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据法的内容,只不过交易与保护标的为著作权与邻接权。著作邻接权即我国《著作权法》所称“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者权等。如果将著作权本体论和著作邻接权论理解通畅,就可以轻松应对著作权使用论部分,甚至完全没有必要重点学习它,直接把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方面的知识拿来一用,把法条拿来读几遍,完全能够驾驭著作权理与实务。换言之,精读并充分研习本书和随后出版的《著作权法学:与著作权有关的他项权利》这两本书,只需泛读著作权使用论(含著作权合理使用论、著作权许可使用论、著作权转让论),便足以领略著作权法学的魅力且完全能够胜任著作权法律实务工作―――无论是当代理人还是当司法人员。当然,浅见以为,教科书不是任何人都能读得懂的,那样的是科普读物或法律常识读本。对于教科书必须在老师的讲授和指导下方能知其理、明其道,也才能读得懂、用得通。本书就是这个目标的尝试。
    本书完稿已数年,修改不断,但直到《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正完才定稿。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指导的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李宜壕同学提供了部分关键词的英译,硕士陈雪妮、周纤颖、李雨馨同学协查阅相关比较法文献,在此一并致谢。当然文责由笔者承担。,也要感谢四川大学出版和四川大学法学院。
    陈界融
    2021年秋于北京雁栖湖畔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