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洪武大帝时期/话说中华文明李默9787807664451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李默著 | 李默编 | 李默译 | 李默绘
    •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默著| 李默编| 李默译| 李默绘
    •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1-01
    • 字数:105千字
    • 页数:152
    • 开本:16开
    • ISBN:9787807664451
    • 版权提供:广东旅游出版社
    • 作者:李默
    • 著:李默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9.8
    • ISBN:9787807664451
    • 出版社:广东旅游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3-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3-01-01
    • 页数:152
    • 外部编号:涿仝东5686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朱元璋称帝建明
    马氏受封皇后
    朱元璋建立卫所制
    明行户口制
    朱元璋诏令全国建立学校
    徐达远征沙漠
    宋濂善折衷主义
    朱元璋制定科举
    朱元璋大封功臣
    刘基作《郁离子》
    分封诸子屏藩王室
    开国功臣常遇春病死
    农耕技术持续进步
    明农业工商
    梵琦为“国初禅师”
    高明所作《琵琶记》上演
    大规模移民屯田
    平定四川
    朱元璋制作铁榜申诫功臣
    宋濂主编的《元史》成书
    制作符牌
    明完善政治体制
    设立粮长制·掌赋税征收
    全国冶炼铁850余万斤
    颁行大明宝钞
    徐达北征失败
    蓬莱水城建成
    废除市舶提举司
    开国功臣刘基病卒
    胡惟庸案发·罢丞相
    改立都指挥使司
    空印案爆发
    三宋书法承元人
    《洪武正韵》编成
    中国火器进一步发展
    理论提出
    持续诏修《明会典》
    明代继承回回天文学
    中国宗法祭祀体系基本完成
    蒙医形成
    中国方志兴盛
    方孝孺维护朱学
    宋濂绝食而死
    赋役黄册制度形成
    明设后湖黄册库管理档案
    平云南
    置殿阁大学士
    朱元璋宠信僧道
    《华夷译语》编成
    学府国子监太学成立
    锦衣卫建立
    郭桓贪污案发作
    开国功臣徐达去世
    三法司决狱制形成
    开始以进士为翰林
    制定鱼鳞图册核实田亩
    解缙进呈《大庖西室封事》
    沐英征讨思伦发
    设置兀良哈三卫
    列侯还乡
    王履作《重为华山图序》
    施耐庵作《水浒传》
    明营建南京
    体制形成
    中国极权政治完成
    明宫好道
    清理道二
    太子巡视陕西
    詹事府建立
    颁行《醒贪简要录》
    蓝玉案爆发
    《寰宇通衢》编成
    胭脂河通漕运
    万虎尝试飞行
    土司儒学逐渐设立
    颁行《皇明祖训》
    朱元璋赏赐笼络致仕武官
    诸寺设立
    刘三吾科举案发作
    朱元璋去世
    明孝陵成
    《大明律》、《明大诰》成
    建文帝议削藩
    海塘工程引起重视
    罗贯中作《三国志通俗演义》
    设立翰林院
    燕王起兵靖难
    明官服体系集汉官官仪成燕军攻入京师·建文帝下落不明
    燕王大捕大杀建文遗臣
    朱棣即帝位·创制
    《文华宝鉴》成书
    平定安南
    任命宦官出镇军队
    建立奴儿干卫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使用牵星术
    《郑和航海图》印行
    《永乐大典》修成
    《火龙神器阵法》著成
    《救荒本草》成
    朱棣北征·大破鞑靼
    诏建北京宫殿
    《普济方》编成
    造船业兴衰
    明代商业资本兴起
    商业市镇兴起
    宗喀巴改革西藏
    曹端出“理驭气”说
    台阁体书法形成
    开会通河
    立永宁寺碑
    成祖二征蒙古
    直臣周新被诬杀
    诏修《五经四书大全》、《理大全》
    封黄教大弟子
    前翰林学士解缙死于狱中
    开凿清江浦
    三修《太祖实录》
    决定迁都北京
    罢海运
    苏禄国王来朝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伏诛
    姚广孝去世
    大破倭寇于辽东
    东厂设立
    唐赛儿起义
    定都北京

    朱元璋称帝建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太子,以李善长、
    徐达为左、右丞相,设官分职,封赏文武百官,开始了明王朝的统治。
    同年闰七月,徐达率大军沿运河北上,下长芦,克青州,通州,元将也
    先自海口逃跑,二十八日,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由居庸关北逃上都。八月二,徐师人大都。从1271年元世祖建国号以来统治中国98年之久的元朝,至此结束。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帝国之后,即着手肃清政治,整顿吏治,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举措。于洪武元年(1368)八月,中书省奏定设吏、户、
    礼、兵、刑、工六部,部设尚书(正三品)、侍郎(正四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正七品)。并在奉天殿召见六部官,规定之事,总之者中书,分理者六部。积极劝课农桑,招贤纳士,明帝国初步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
    朱元璋一方面整饬吏治,发展恢复经济,一方面继续完成全国的统一。
    元朝灭亡后,各地割据政权还继续散存,朱元璋虽然握有河南、和广,但统一全国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秦晋尚待平定,四川有夏明异盘踞,云南为元梁王控制,东北有元丞相纳哈出拥兵驻金山,逃奔上都的元顺帝仍然保存着系统的政治机构和相当的军事力量。朱元璋采取了先西北,再西南,后东北的作战策略。
    洪武元年(1368)八月西征山西,败元将扩廓帖木儿,次年二月,攻打陕西,建西安府。洪武四年(1371)正月,兵分两路进取四川,败夏明舁。
    洪武十五年(1382坪定云南。二十年(1387)进军东北,征服纳哈出,二十
    一年(1388)四月,蓝玉袭破元嗣君脱古思帖木儿的精兵十多万人,从此,东北全境也纳入了明朝的版图。朱元璋称帝后,费时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大明帝国的建立,‘是朱元璋统一战争的结果,是统一战胜割据与分裂
    的产物,也是华夏文明的重建与发展。
    马氏受封皇后洪武元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建明,立妃马氏为皇后。
    马氏(1332~1382),宿州(安徽宿县)人。父母早亡,寄郭子兴为养女。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部下为兵,子兴奇其才能,即以马氏许配元璋。从此,马氏竭尽妇道,以元璋喜忧为喜忧,且常率将士妻妾随夫出征,受尽了坎坷急迫之苦。
    册封后,尽管贵为皇后,仍以常人处之,谦虚谨慎。暇时常令女史讲求
    古训,前贤后家法;厚待妃嫔宫人。对入朝命妇,亦以家人礼相见。因为与元璋共过患难,深知其易怒的脾,每当元璋前殿决事震怒而还,便不失时机地予以规劝。马氏出身贫贱,平时生活俭朴,常教诸王、公主知蚕桑之艰难。她关心民间疾苦,每遇旱灾、水灾,马氏都要率宫人蔬食祈祷,设麦饭野羹,且劝朱元璋及时赈济。还关心监生家室痛痒,建议朝廷给监生家发放粮食等等。洪武十五年,马氏的病情日渐严重,担心医生因治不好病而被开罪,连药也不肯吃。在临终前,她对朱元璋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同年八月十日死,年五十一岁。朱元璋为之痛心疾首,决心不再另立皇后。九月葬孝陵,谥孝慈皇后。
    自幼失去父母寄为养女的马氏,从夫人到皇后,宽厚仁慈、爱国爱民,随着朱元璋地位的变化,日渐荣耀,终于成为明代女流人。
    朱元璋建立卫所制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明太祖采纳刘基“军卫”的建议,正式创立卫所制。
    卫所的设置,根据地理形势和军事冲缓而定。一般来说,系一郡的设所
    ,连郡的设卫。一卫统十千户,一户统十百户,百户领二总旗,总旗领五小旗,小旗领军十人。从洪武三年起,又设杭州、江西、燕山、青州、河南、
    西安、太原、武昌八都卫及西安行都卫等。洪武七年(1374)八月,重定兵卫之政,大率以5600人为一卫,而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所领军士数额相同(千户所1120人,百户所112人)。在若干卫所之上设都指挥使司(初称为都卫,洪武八年改称都司),长官是都指挥使。从卫指挥使到百户等军官,都是世袭的,称“世官”。其死亡,老病或年龄达60岁的,均以后代亲属继承代替;没有后代,以其旁系亲属继承。都司、卫所皆隶属于大都府。洪武十三年(1380),分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京师及各地的都司、卫所,分隶其下,而上12卫亲军归朝廷掌管。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全国有军队约120万人。二十六年(1393)定天下卫所,计有17个都司,1个留守司,329个卫,65个守卫千户所。全国共有180余万军队。兵士的来源一是“从征”,即原来朱元璋所指挥的部队;二是“归附”,即元朝和各割据势力降附的军士;三是“谪发”,即因犯罪被罚当兵的军士;四是“垛集”,即按人口比例从平民中征集的军士。凡充作军士的,其家称军户,世袭军籍。
    屯田是明朝军队的重要职能。明代军屯规模巨大,制度完备,完全按照卫所编制单位进行。军屯的好坏,也是考核卫所官军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明代的军屯,其规模制度、实施等方面都达到中国军屯的高峰。洪武二十六年(1393),全国各地共有军屯田89-3万多顷,占全国耕地数的十
    分之一以上。朱元璋曾说他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卫所兵制以及相应制定的军户世袭制和军士屯田制,三位一体,对明前期“寓兵于农,强兵足食”起到巨的进作用。随着明后期军丁、屯地、
    屯粮比例的严重失调,卫所制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明行户口制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建立有效的赋役制度,打击地主隐匿田产、户口以逃避赋役的行为,对全国户口和耕地数额进行了认真清理、统计,编制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形成了严密的户口和财产登记制度。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下令在各地作战的总兵和地方官员注意收集户口版籍。同年制定“均工夫”役法,并编制了应天18府州、江西九江、饶州、南康3府的均工夫图册。洪武三年(1370)又下令实行户帖制,按户登记姓名、籍贯、年龄、丁口、产业,制成户帖发给各户,全国户籍则汇总于户部。在江南一些地区还试制了“小黄册”。
    明还十分重视对全国土地的查核。洪武元年(1368)派员到浙西核实田亩,攒造鱼鳞图册。后又派国子监监生武淳等人到各地丈田绘鱼鳞图。
    鱼鳞图册按“随粮定区”原则,以税稂万石为一编造单位,称一区。每区土
    地经丈量后,绘成图册,册上载明所有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沃瘠、户主姓名。因总图形状像鱼鳞,故称“鱼鳞图册”。P3-6

    李默主编的《洪武大帝时期》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缔造的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