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陈艳敏9787547412275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陈艳敏著 | 陈艳敏编 | 陈艳敏译 | 陈艳敏绘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艳敏著| 陈艳敏编| 陈艳敏译| 陈艳敏绘
    •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3-01
    • 字数:133.00千字
    • 页数:328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7412275
    • 版权提供:山东画报出版社
    • 作者:陈艳敏
    • 著:陈艳敏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9
    • ISBN:9787547412275
    •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4-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03-01
    • 页数:328
    • 外部编号:涿仝东5421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辑:书与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汪曾祺《汪曾祺游记选集》
    悠闲的文人情
    ――读汪曾祺《西山客话》
    故乡,生命的源头和起点
    ――读沈从文等《故乡》
    家的记忆,生命的河
    ――读陈子善《河》
    回味名家笔下的老济南
    ――读刘书龙、管萍《名家笔下的老济南》
    上海声色
    ――读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上海的文化脉络
    ――读俞天白《哈罗,上海》
    ……

    陈艳敏:*国报社副总编。*国新闻学院文学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硕士,曾获**“韬奋新苗奖”。历任教师、电视播音员、记者、编导等职,曾在北京外企在线开辟人物访谈专栏,著有专访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面对面》和《与21位跨国企业销售总监面对面》。热爱文学写作,在《*国青年报》、《每日新报》读书栏目、《*国之翼》、新华网副刊频道等有随笔作品发表。同时修习国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汪曾祺《汪曾祺游记选集》这本书是依照我对各个地方的熟悉程度和感兴趣的程度跳着阅读的,读的是排在第三篇的《泰山拾零》,接着是第七篇《菏泽游记》,然后是《坝上》《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香港的鸟》《昆明的雨》《翠湖心影》《泰山片石》《胡同文化》《钓鱼台》《午门》《西山客话》《长城漫忆》《初访福建》《滇游新记》《金陵王气》《手把羊肉》《我的家乡》《四川杂忆》……待我将自己去过的地方读完,发现书已被我读了大半。
    跳读竟也如此有趣。
    就在一个多月前,我在泰山脚下还吃到了“泰山三美”呢。所谓“泰山三美”,就是白菜、豆腐、水。吃的时候并未觉得特别,但在汪曾祺的书里再次碰到,却感到格外亲切。大概这就是“行万里路”之后“读万卷书”的乐趣吧?
    汪曾祺说:“写风景,是与个人气质有关的……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
    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
    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
    ,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一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
    我是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
    小桥流水的人。”我喜欢汪曾祺,可能喜欢的就是这份不矫揉、不造作、坦坦荡荡的真情,将自己按照本有的状态融入自然万物之中。
    菏泽是我的家乡,有我熟悉的牡丹和我熟悉的那一方水土与那一方人,读完先入为主的泰山,我无法对另一篇《菏泽游记》无动于衷。如果说对花并无特殊感情的我对家乡的牡丹熟视无睹的话,那么汪曾祺的这篇游记则帮我熟悉了它的历史。“菏泽种牡丹,始于何时,难于查考。
    到明嘉靖年间,栽培已盛。…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凡称某处某物甲天下者,每为天下人所不服。
    而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今天,菏泽牡丹甲天下,洛阳牡丹亦甲天下,论名气,洛阳古都似乎更具优势,但在很早的时候我就听说洛阳的牡丹传自菏泽,真
    相如何,不曾考。汪曾祺说:“堪称菏泽牡丹‘代表作’的,大概还要算清代赵花园园主赵玉田培育出的‘赵粉’。
    粉色的牡丹不难见,但‘赵粉’极娇嫩,为粉花上品
    。传至洛阳,称‘童子面’,传至西安,称‘娇儿面’,以婴儿笑靥大状之,差能得其仿。”对牡丹并无特殊好感的我,怎么竟也谈起牡丹来了呢?
    也许是曾在昆明度过七年时光的缘故,汪老的《翠湖心影》写得也很有感觉。“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么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从喧闹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忙碌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汪老写了诸多湖边景象,勾起回忆无数,但唯独没有写到红嘴鸥一一昆明留给我深的印象也
    是翠湖,而翠湖留给我的深印象却是每天早上如期光顾的成群的红嘴鸥和海鸥老人的真实传说。汪老没有提及,是那时的翠湖还没有红嘴鸥吗?如此就更没有上个世纪80年代海鸥老人的传说了……他的《初访福建》里也未提到为福州人称道的“三坊七巷”,只写到福州街巷里的小吃。也许那时的三坊和七巷还是城市并不起眼、但却是自然的一部分吧。如果哪一
    天,城市里的历史和古迹只是自然地存在着,无须倡导历史文物保护的人刻意强调,那么它就真的与这个城市
    和谐共处、融为一体了吧?
    而读到北京,亲切感更是扑面而来了。“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十
    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P3-6

    “书文化”系列丛书主要从人、城、生活、艺术等角度全面展示了书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好书对人类的精神滋养。 陈艳敏所著的《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通过萃取众多作者羁旅作品中的精华,展示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风采特色、山川景致和人文内涵。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