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聂云台9787501251186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聂云台著 | 聂云台编 | 聂云台译 | 聂云台绘
    • 出版社: 《世界知识画报》杂志社
    • 出版时间:2016-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聂云台著| 聂云台编| 聂云台译| 聂云台绘
    • 出版社:《世界知识画报》杂志社
    • 出版时间:2016-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3-01
    • 字数:80千字
    • 页数:150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1251186
    • 版权提供:《世界知识画报》杂志社
    • 作者:聂云台
    • 著:聂云台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12
    • ISBN:9787501251186
    • 出版社:世界知识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6-03-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3-01
    • 页数:150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6105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代序一 与聂云台居士书
    代序二 财富果报
    代序三 一个保富法的实行者
    辑 《保富法》
    上篇:发财不难,保财难
    中篇:天道循环,盛极必衰
    下篇:传述祖德,激励后人
    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善行的果报
    《保富法》的应用
    《保富法》原书跋
    第二辑 培心植德
    勉为其难说
    断气说
    释躁平矜说
    修慧说
    第三辑 育教时话
    刊物与跳舞
    《家声》之有裨家庭教育
    母教的感化力
    家庭功效说
    家计方针
    第四辑 学札记
    记信学因缘
    说法之利益
    劝研究法说
    因果之理必通三世
    耕心斋笔记自序
    附录一:利人济物为保福之本
    附录二:聂云台纪事

    聂云台居士(1880-1952),名其杰,号云台,湖南衡山人,是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于1942、1943年间为劝诫世道人心,撰写《保富法》一书,在上海《申报》上连载,激荡时人之心,数日之间,便收到学献金四十七余万元之巨,柳亚子等各界名流纷纷响应,一时传为佳话。 聂云台虽生于官宦世家,却秉遵外祖父曾国藩“宁可讨饭也不为官”遗训,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把位极人臣的先人所遗传的智慧智能运用于经商上,于商海中沉浮砺练,开办银行,经营航运,开发矿产,从事纺织。他所经营的机械制造、电力、商业、金融等一系列企业,均因取得成就而名声大噪。他创办的上海大华纱厂,年利润七十万,成为上海纱坊业年轻有为的实业家。后被推选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董事长和上海总商会会长。 聂云台居士中年研习法,寄悟人生。拜谒印光法师,与弘一法师同门。遁世入,尔后窥得法大乘精义,又由入世,由一部《保富法》竟成逸响。他在书中道破人生真谛,勘透财富本源。书虽名为“保富”,实则叫人散财为善。劝告世人应懂得散财布施,修福修善。惟有深信因果,培福开源,懂得惜福,爱惜福报,宽大心量,才是保福保富的途径。 印光大师、柳亚子等门高士撰文力荐,叹其为劝诫人心的绝妙好文,印光大师曾有感言:“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

    我家与中兴时代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多数都是世代相交的关系,所以各家的兴衰情形,都略有所
    知。至于安徽的文武备大家,以前富有丰厚的,远远胜过了湘军诸人,但是今日都已经调零,不堪回首了,前后不过几十年,传下来才到了第三代,已经都如
    浮云散尽了。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积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却多。显明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权力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只有两万两银子,除乡间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个房子,也未曾买过田地一亩。他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定价很便宜,而利息高,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就称为富家了。曾文正公特别谕令曾氏一家人,不准承领。文正公逝世多年,后人也没有一张盐票。若是当时化些字号花名,领一两百张盐票,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领票,表面上并不违法。然而借着政权、地位,取巧营私,小人认为是无碍,而君子却是不为啊!这件事,当肘家母知道得很详细,外面人是很少有知道的。《中庸》上面说:“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文正公曾经对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而且是数十年如一目,与三国时代的诸葛公是同一风格。因此,当时的将领僚属,多数都很廉洁,而民间在无形当中,受益不小。所以躬行廉洁,就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自己要钱,那么将领官吏,人人都想发财,人民就会受害不小了。
    请看一看近数十年来的政治,人民所遭遇的痛苦,便知为人长官的廉洁与不廉洁,真是影响大啊!所以,《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因为贪财与不贪财,关系着别人的利益、幸福很大,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世人都以为积钱多买些田地房产,便能够使子孙有饭吃,所以拼命想发财。今天看看上述几十家的事实,积钱多的,反而使得子孙没饭吃,甚至连子孙都灭绝了;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够有饭吃,而且有兴旺的气象。
    平常人又以为全不积些钱,恐怕子孙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看来,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一定会发达。现在我再举几个例子来说。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做穷秀才的时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先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家说:“此屋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宫。他念念在利益群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结果,自己的四个儿子,做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儿子们曾经请他在京里购买花园宅所,以便退休养老时娱乐。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地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园,才能享乐呢?”(P3-P6)

    《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虽然是聂云台先生针对当时世风日下所做,但是对于当今重物质轻精神的现代社会里显得尤为重要,有益于社会大众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本书除了收录《保富法》一文,还精心挑选收录了聂云台先生所著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劝世良篇,成为整本书的有益补充。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