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著9787303264094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阎步克著著 | 阎步克著编 | 阎步克著译 | 阎步克著绘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阎步克著著| 阎步克著编| 阎步克著译| 阎步克著绘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79000
    • 页数:324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3264094
    • 版权提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阎步克著
    • 著:阎步克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89
    • ISBN:9787303264094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3-01
    • 页数:324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5314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部分 两汉时期
    章 儒生、文吏与“四科”
    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
    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
    三、“四科”之考析
    四、察举与任子
    附录 察举诸科杂考
    第二章 “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
    一、“授试以职”考述
    二、“以能取人”
    三、儒生与文吏的与融合
    第三章 阳嘉新制
    一、阳嘉新制考述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三、等第与黜落
    四、黄琼“四科”
    五、“以文取人”
    第四章 汉末的选官危机
    一、选官的腐败
    二、“以名取人”
    三、“以族取人”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五章 曹魏察举之变迁
    一、特科与岁科
    二、“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四科”与“明法”
    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
    第六章 “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
    一、名实本末的对立
    二、崇本责实之对策
    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
    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第七章 晋代察举之变迁
    一、察举特科
    二、秀才对策制度
    三、察举之等第和任用
    四、科目
    五、学校试经入仕制度
    附录 魏晋的散郎
    第八章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
    二、两种选官倾向的
    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
    附录 甲午制始末
    第九章 察举的低落
    一、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
    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
    三、察举的低落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
    第十章 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
    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
    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
    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
    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
    附录 南朝“二学”考
    十章 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
    一、南朝策试制度
    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
    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
    四、自由投考的萌芽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
    第十二章 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
    二、“门尽州郡之高”
    三、魏、齐策试制度
    第十三章 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
    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
    二、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
    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
    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
    第十四章 科举的前夜
    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
    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
    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
    四、科举的成立
    第十五章 结语
    一、理行政因素
    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
    三、知识群体因素
    四、必然与合理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