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教育心理学夏凤琴,姜淑梅9787302569466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夏凤琴,姜淑梅著 | 夏凤琴,姜淑梅编 | 夏凤琴,姜淑梅译 | 夏凤琴,姜淑梅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夏凤琴,姜淑梅著| 夏凤琴,姜淑梅编| 夏凤琴,姜淑梅译| 夏凤琴,姜淑梅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01
    • 版次:2
    • 印次:2
    • 字数:562000
    • 页数:360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2569466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夏凤琴,姜淑梅
    • 著:夏凤琴,姜淑梅
    • 装帧:平装
    • 印次:2
    • 定价:78
    • ISBN:9787302569466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1-01
    • 页数:360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50866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篇 基本理论

    章 教育心理学导论 3

    节 心理学的概述 3

    一、个体行为 4

    二、心理活动(心理现象) 4

    三、心理的实质 6

    四、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派别 9

    五、心理学的分支 12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2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

    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4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概述 15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5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6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20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20

    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21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理论

    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24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24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26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30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33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3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42

    第三节 学生人格发展阶段 42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43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44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47

    第三章 学习及学习理论 50

    节 学生的学习 51

    一、学习概述 51

    二、学习的作用 52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54

    四、学习的分类 54

    第二节 行为主义与认知义学理论 56

    一、行为义学理论 56

    二、认知学习理论 63

    第三节 建构主义与人本义学理论 68

    一、建构义学理论 69

    二、人本义学理论 72

    第四节 展望:教育神经科学与脑科学 73

    一、教育神经科学 73

    二、脑与学习 75

    第二篇 学习心理

    第四章 学习动机 79

    节 学习动机概述 80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80

    二、学习动机的构成 80

    三、学习动机的功能 81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81

    五、学习动机的分类 82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83

    一、强化理论 84

    二、需要层次理论 86

    三、成就动机理论 89

    四、成败归因理论 91

    五、习得无力理论 92

    六、自我效能感理论 94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95

    一、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96

    二、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96

    三、培养与激发学习兴趣 97

    四、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98

    五、设置榜样 100

    六、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100

    七、正确评价,适当运用表扬与批评 101

    八、适当开展竞赛 101

    九、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102

    十、消除学生的习得无力,自我效能感 103

    第五章 知识的获得 104

    节 知识获得的概述 105

    一、知识与知识的获得 105

    二、知识的种类 106

    三、知识获得的一般条件 107

    四、知识获得的方式 108

    第二节 注意与教学 110

    一、注意 110

    二、注意的功能和外部表现 111

    三、注意的种类 112

    四、注意的品质 116

    五、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118

    第三节 观察与知识的感知 122

    一、观察与观察力 122

    二、感知觉的概述 1

    三、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27

    四、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31

    第四节 记忆与知识的巩固 132

    一、记忆的概述 132

    二、记忆过程分析 135

    三、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38

    第五节 思维与知识的理解 142

    一、思维的概述 142

    二、知识的理解 144

    第六节 概念的掌握与学习迁移 147

    一、概念的概述 147

    二、在教学条件下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148

    三、学习迁移的概述 150

    四、学习迁移的理论 151

    五、迁移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54

    第六章 学习策略 158

    节 学习策略的定义及特征 159

    一、学习策略概述 159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160

    三、研究学习策略的意义 161

    第二节 学习策略的分类 162

    一、认知策略 162

    二、元认知策略 169

    三、资源管理策略 170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 175

    一、学习策略教学概述 176

    二、学习策略教学的内容 177

    三、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的途径 178

    第七章 问题解决能力及创造的培养 182

    节 问题解决能力概述 183

    一、问题解决概述 183

    二、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的阶段 185

    第二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188

    一、问题解决的策略 188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90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193

    第三节 创造概述 195

    一、创造思维概述 195

    二、创造思维的特点 195

    三、创造思维的基本过程 196

    第四节 创造的测量与培养策略 197

    一、影响创造发展的因素 197

    二、创造力的测量 199

    三、创造思维的培养 200

    第八章 技能的学习 203

    节 技能的概述 204

    一、技能的含义 204

    二、技能的类型 205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207

    一、操作技能的作用及其分类 207

    二、操作技能的掌握阶段 209

    三、操作技能的培训 210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学习 217

    一、心智技能的含义及其作用 217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218

    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222

    第九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228

    节 品德的界定及心理结构 229

    一、道德及品德的概述 229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0

    第二节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2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2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三、道德意志的形成

    四、道德行为的形成

    第三节 良好品德的培养模式 240

    一、道德发展理论 241

    二、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 242

    第四节 不良品德的矫正方法 245

    一、学生品德的产生过程 245

    二、品德不良的转化 248

    第三篇 教学心理

    第十章 教学设计与评价 253

    节 设置教学目标 254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254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254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256

    第二节 选择教学策略 259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及其分类 259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259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261

    四、个别化教学策略 263

    五、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264

    第三节 教学评价概述 266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266

    二、教学评价的作用 267

    三、教学评价的范围 268

    四、教学评价的分类 269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方与技 272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 272

    二、教师自编测验 273

    三、测验的质量分析 276

    四、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276

    五、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277

    十章 教师心理 279

    节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280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 280

    二、教师的特征 283

    第二节 师生互动概述 288

    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288

    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291

    三、师生互动 291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92

    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 294

    一、教师职业倦怠 294

    二、教师心理健康 297

    第四节 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302

    一、教师的成长阶段 303

    二、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差异 303

    三、专家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305

    第四篇 个心理

    第十二章 个差异与教育 311

    节 智力差异与教育概述 312

    一、智力概述 312

    二、智力的测量 314

    三、智力的发展及个体差异 317

    四、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320

    五、智力差异与教育 321

    第二节 人格差异与教育 3

    一、人格的概述 324

    二、气质差异与教育 326

    三、格差异与教育 335

    四、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342

    五、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343

    参考文献 346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特色:
    时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在编写过程中,依据关于进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精神,与时俱进,尊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紧跟时代脚步,吸纳心理学学科前沿,增加了教育神经科学与脑科学的内容。参编教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与心理特点,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例纳入有关章节,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理论。
    创新。《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在编写体例上有所创新,设有案例、内容提要、学习目标、正文和案例分析等。“案例”起引子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本章的学习兴趣;“内容提要”旨在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宏观了解;“学习目标”旨在说明本章学习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正文”注重内容的科学与思想的统一;“案例分析”帮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实用。《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分为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个心理四个部分,基本涵盖学与教的主要内容,并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教”“育""“评”四大方面来选取有关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在“学”与“教”方面,《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介绍了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获得、学习策略和教师心理等有关心理学知识,“育”介绍了个体心理发展及其相关理论问题、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个差异与教育等,“评”介绍了教学评价的方与技等。同时本书内容尽可能贴近大纲,有于提高学习者的通过率,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
    延展。本书紧密结合高校省级精品课建设要求,并配有一系列含有相关资源的教学,较好地满足了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学校对优质立体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需求。本书提供了阅读小资料,力求做到对学习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了方便师生的教与学,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与本教材配套的课件、习题和答索、试卷和等,为教与学提供便利。"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