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企业战略管理(第2版)徐大勇9787302524342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徐大勇著 | 徐大勇编 | 徐大勇译 | 徐大勇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徐大勇著| 徐大勇编| 徐大勇译| 徐大勇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7-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2524342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徐大勇
    • 著:徐大勇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4
    • ISBN:9787302524342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07-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6-01
    • 页数:0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50324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篇战略管理导论

    章战略管理概论

    1.1战略概念的演变

    1.2从企业家的角色谈战略家的任务

    1.3企业战略概述

    1.4实施战略管理的作用与必要

    1.5战略管理的构成要素、层次与系统

    1.6战略管理过程

    1.7战略管理与业务管理、长期计划的关系与区别

    1.8战略管理者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企业战略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2.1战略管理的演进

    2.2战略管理理论演变的基本规律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2.4战略管理的主要流派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

    3.1企业愿景

    3.2企业使命

    3.3企业战略目标

    3.4企业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的关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篇战 略 分 析

    第4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4.1外部环境概述

    4.2企业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4.3商业生态系统分析

    4.4行业结构分析

    4.5战略群体分析

    4.6竞争对手分析

    4.7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5章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5.1内部分析的质、目的和重要

    5.2企业资源分析

    5.3企业能力构成

    5.4企业核心能力

    5.5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6章文化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6.1战略的文化背景

    6.2利益相关者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篇战略制定与选择

    第7章公司战略

    7.1发展型战略

    7.2稳定型战略

    7.3紧缩型战略

    7.4组合型战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8章竞争战略

    8.1成本战略

    8.2差异化战略

    8.3集中化战略

    8.4成本供应商战略

    8.5竞争战略的应用比较和选择

    8.6合作战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9章职能战略

    9.1生产战略

    9.2营销战略

    9.3人力资源战略

    9.4研究与开发战略

    9.5财务战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0章企业创新战略

    10.1战略创业与创新

    10.2内部创新的内涵

    10.3内部创新的实施

    10.4通过合作战略进行创新

    10.5通过收购进行创新

    10.6通过战略创业创造价值

    10.7蓝海战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章战略制定与选择

    11.1战略制定

    11.2战略评价

    11.3战略选择

    11.4战略制定与选择的分析工具

    11.5战略决策阶段的分析工具

    11.6战略方案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4篇战略实施、控制与变革

    2章战略实施

    12.1企业战略实施概述

    12.2战略实施的资源配置

    1.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3章战略控制

    13.1战略控制概述

    13.2战略失效与战略控制

    13.3战略控制过程与系统

    本章小结

    思考题

    4章战略变革

    14.1企业战略变革的必要

    14.2企业战略变革的要素与一般阶段

    14.3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14.4企业战略变革的实施过程

    14.5战略变革的时机选择与阻力分析

    14.6战略变革基本方式与框架

    14.7战略变革和组织复兴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1.1战略概念的演变中国以其伟大的民族、历史、传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遗产,是早产生战略概念和战略理论的,理论著述之多,战略实践之丰富,任何都难以匹敌。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军事战略实践,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军事战略文化遗产,在这份沉甸甸的古代战略遗产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更包含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线索与智慧。宋朝名臣范仲淹曾讲过:“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通古才能知今,通古才能察来。所以,通晓和借鉴古代战略理论是重要的。清朝大学士陈澹然也有句名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说明干大事的人,没有战略头脑和战略眼光是不行的。战略领域,是统帅的世界,是伟人的天地,更是学者的舞台。战略是谋划,是计划,是对环境的判断和对全局的把握。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学习和研究战略问题,包括研究和继承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精髓。所谓中国古代战略,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古代历对战争实践的理论反映和理论实践以及理论完善。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问题,首先必须对中国古代战略概念的产生及中国古人对战略本质的认识有所了解。
    战略及战略概念是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的。一旦有了战争,就有指导战争的战略。战略是战争的伴生物。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有战争,就有战略。但是原始社会时期,基本上还谈不上有战略和战略指导艺术。我们现在看到的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次战略谋划应该是公元前17世纪的商汤灭夏之战。在这次战争中,商汤制订了灭夏的一整套战略计划。如针对夏王朝内部的社会矛盾,采取与夏相反的政策,稳定自己的内部;运用离间计,分裂夏王朝的团结,挑拨夏王朝与诸侯各国的关系;采取先弱后强,由近及远,剪除羽翼,而后进行决战的战略方针等。其后的战争中,几乎都有战略上的运筹谋划,但是,“战略”这一概念的出现却远比战争实践和战略实践晚得多,而且战略概念可以说是分别在我国和西方互不联系地发展起来的。直到近代,东西方的战略理论才开始互相交流和影响。
    在我国古代,初的“战略”一词并不是现在的“战略”这个词,而是与“战略”一词意义相近的一些词。我国古代典籍中常使用的计、谋、画、策、算、韬、略、战道、将略、方略、兵法等词,所包含的意义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战略”一词的定义。如《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讲“上兵伐谋”,这个“谋”字就是指军事战略。《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讲“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这个“谋”字主要指的是政治战略。再如《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破齐后,武涉劝他背汉与刘、项三分天下。而韩信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这个“画”字,实际上是指韩信为项羽谋划的大计,即取威定霸的战略。
    尽管军事战略实践和战略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一词的出现,距今只有1700多年的历史。西晋史学家和军事思想家司马彪曾撰写《战略》一书。明朝的茅元仪撰写了《战略考》,汇辑了春秋至元代的战略史实和权谋形势,总共有33卷、613节,是其所编辑的《武备志》的一部分。可以说在古代,战略在中国源远流长,并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形态和存在形式。“战略”这个概念的出现,从战争实践上来看,它是随着战争的发展,人们对战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战争的指导也日益成熟和自觉,才促进了战略概念的形成和战略的发展。从语源学上看,“战略”一词可能是从“战道”“韬略”“方略”“将略”等词衍化组合而来,即从“战道”的“战”字和“方略”“将略”等的“略”字组合而成“战略”这个词。战争后,近代西方战略理论开始影响中国。清末湖北武备学堂刊印了《中西武备新书》,其中辑入日本人石井忠利的《战法学》。1908年,陆军预备大学堂印行了由应雄图编辑的《战略学》(有人认为应雄图可能是被聘来华做步兵教习的步大尉樱井文雄的化名)。十月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传入中国,为无产阶级的战略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战争中,以毛为代表的中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战略理论发展到了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战略概念与战略理论。
    西方“战略”(strate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strategicon。这个词的语根为strategos,相当于现在的“将军”之意。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战略”一词。18世纪时,欧洲语言中才出现“战略”这个词。首先使用这个概念的是法国人梅兹鲁亚,他在1771年首先把“战略”这个概念用于军事书籍中。在梅兹鲁亚之后,德资阶级军事科学的奠基人比洛也使用了这一概念。然而比洛所处的时代,“战略”一词仍然未能进入欧洲词汇。如1802年出版的英国军语辞典中,就没有“战略”一词,表明战略概念当时在西方仍然没有受到重视。
    1纪,瑞士的约米尼和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分别编著了《战争艺术概论》和《战争论》书籍,进一步揭示了战略的本质,成为近代战略理论的一个里程碑。从1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略思想日益活跃,新战略学派和战略思想家不断涌现。马汉的《制海权》、杜黑的《制空权》、福煦的《论战争原理》、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等理论有影响,现代意义上的战略概念也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战略和西方古代战略是在两大不同的文明体系的沃土中并蒂成长起来的两棵战略之树。
    1960年以前,企业管理领域还没有明确提出“战略”一词。当时商学院的课程中称之为“企业经营政策”,并把“经营政策”认为是职能管理的整合。经营政策的意义在于在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中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将各种职能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
    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高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经营难度增大,许多企业加深了对生存竞争的认识,产生了研究和运用战略的需要,于是就提出了企业战略。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企业管理领域正式提出“战略”一词。1965年,美专安索夫发表了成名作《公司战略》,“战略”这个概念就进入企业领域。从此,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被看作企业成功的关键,逐步普及起来。战略的影响从军事走向企业,并成为独立的战略体系。军队从事战争,企业从事竞争,两者虽然本质不同,但都存在一个“争”字。企业竞争的目标是通过赢得市场来盈利,战争则是要占领领土与资源;企业是通过赢得顾客和市场来战胜竞争对手,而战争则是通过消灭战争对手来获胜;企业竞争游戏的重要规则就是“第三者(消费者)决定”,而战争重要的是靠实力来取胜。
    1.2从企业家的角色谈战略家的任务要做一名企业家至少应扮演好以下五种角色。
    一是经营家。即首先必须保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同时还要谋划、争取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断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是创新家。现在经营企业比过去经营企业难度要大得多,“保护时代”已不存在,“短缺经济时代”已成为历史,行业中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市场变化、科技发展、产品更新越来越快,有限资源越来越少,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等。在这种形势下,经营企业就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成为一个创新家。
    三是组织家。企业里协调着各种生产要素,如厂房、仓库、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管理者、操作者等,而企业一般既不在农村,更不在草原和沙漠,多是在城市中比较狭小的空间里。这些要素必须被科学地组织起来,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创造出产品和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家还必须是一个组织家。
    四是指挥家。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特大型企业,往往都有很多的部门、很多的员工,就像一个乐队里有很多乐器、很多演奏者一样。要想使所有的部门、所有的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必须像一个乐队一样,有一个指挥家,这就要求企业家还必须是一个指挥家。
    五是战略家。经营、创新、组织、指挥要想达到好的效果,事前必须有一个总体设计,按照这个总体设计去做,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导致失败。这个总体设计就是战略。所以,企业家还必须是一个战略家。
    在这五种角色中,哪一种角色应排在位呢?北京福田公司总经理王金玉说得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主要经营者首先应该是战略家,要研究、预测、把握企业未来。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发展。”企业战略家的任务是什么呢?战略专家约翰·W.蒂兹指出:“战略家的任务不在于看清企业目前是什么样子,而在于看清企业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所谓企业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按国际惯例,就是指企业5年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10年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甚至更长时间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
    要完成这一任务,企业家就需要学会老鹰的本领。战略专家弗雷德里·格卢克说:“战略家要在所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之间作出某种权衡。他就像一只在捉兔子的鹰,鹰必须飞得足够高,才能以广阔的视野发现猎物,同时它又必须飞得足够低,以便看清细节,瞄准目标和进行攻击。不断地进行这种权衡正是战略家的任务,一种不可由他人代理的任务。”也就是说,企业家应当像老鹰一样,飞得高、看得远,这样才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为企业发现“猎物”——企业的好机会、好项目、好产品、好服务、好资源、好市场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