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偏见与沟通(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心理学 托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特罗普著 | 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特罗普编 | 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特罗普译 | 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特罗普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特罗普著| 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特罗普编| 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特罗普译| 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特罗普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426千字
    • 页数:348
    • 开本:其他
    • ISBN:9787300300221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罗
    • 著:托马斯·佩蒂格鲁琳达·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9.8
    • ISBN:9787300300221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其他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1-01
    • 页数:348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457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群际接触理论的起源
    群际接触理论的历史发展
    本书重点
    第二章 群际接触通常减少群际偏见?
    群际接触的元分析:20世纪的研究
    结论
    第三章 群际接触效应能够泛化?
    泛化到整个外群体——接触效应的初级转移
    跨不同情境的泛化
    对外群体的泛化:次级转移效应
    结论
    第四章 群际接触的效应是普遍的?世界不同地区的群际接触效应
    跨不同目标群体的群际接触效应
    跨不同场景的群际接触效应
    跨不同年龄群体的群际接触效应
    结论
    第五章 群际接触何时可以减少偏见?
    奥尔波特的很好条件
    测试奥尔波特的很好群际接触条件的效应
    接触的客观条件与主观反应
    群体成员身份的显著在群际接触中的作用
    结论
    第六章 群际接触如何减少偏见?
    对外群体的强化的一般了解作为中介变量
    减少焦虑作为中介变量
    共情作为中介变量
    检验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
    此分析的潜在局限
    群际接触的更多中介变量
    结论
    第七章 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所有方面?
    认知过程和减少偏见的潜力
    情感过程和减少偏见
    接触的情感和认知结果之间的区分
    检验接触的情感和认知结果
    接触的情感和认知成果之外
    结论
    第八章 跨群体友谊在减少偏见方面扮演特殊角色?
    跨群体友谊的过程
    跨群体友谊的间接效应
    跨群体友谊的测量
    跨群体友谊报告中的潜在偏差
    与跨群体友谊相关的阻碍
    结论
    第九章 群体地位可以调节接触效应?
    群体地位效应的元分析和调查测试
    少数群体-多数群体关系以及偏见和歧视的作用
    少数-多数效应和接触的很优条件
    少数-多数关系中跨群体友谊的积极潜力
    结论
    第十章 群际接触是偏见的众多预测因素之一
    偏见的八种预测指标
    在德国测试反移民者偏见的预测指标
    结论
    十章 对群际接触理论的批评
    无知的批评
    五种知情批评
    结论
    第十二章 当群际接触失败时
    消极群际接触效应:元分析中的例子
    比较消极和积极接触的不同报告: 德国调查研究的据
    消极和积极接触的报告有多普遍?
    谁经常报告消极或积极接触?
    哪些条件常产生消极接触的报告?
    为什么接触结果通常如此积极?
    群际接触与威胁的组合模型
    结论
    第十三章 总结和展望未来
    概括
    对社会政策的启示
    附录A 有关群际接触元分析的参考文献
    附录B 德国调查数据的分析中使用的变量条目措辞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译后记


    Thomas F. Pettigrew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教授。自1956年起,他已经发表了超过400篇、书的章节以及评论,以及16本书和专著。佩蒂格鲁因其在过去半个世纪将社会心理学的关注点集中于群际接触领域而广受认可。本书的研究聚焦在找到宏观(文化和结构)、中观(情境)和微观(个体)水平的社会科学理论和研究的联接之上,而群际接触正是构成了这样的一种联接。佩蒂格鲁曾担任社会问题心理研究学会(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 SPSSI)的,曾获得过协会的柯特勒温杰出贡献奖,并两次获得协会的戈登奥尔波特群际研究奖。2002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会授予他杰出科学家奖。

    Linda R. Tropp是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的心理学副教授,以及该校和平与暴力心理学项目的。她主要的研究兴趣是多数地位群体和少数地位群体的成员间发生的群际接触经验、对社会群体的认同、对群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对偏见和劣势的反应。她曾因在群际接触领域方面的研究获得过戈登奥尔波特群际关系奖,并因心理学教学获得过麦基奇青年成就奖(McKeachie Early Career Award)。


    林含章,中央民族大学讲师,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方向为族群认同与群际关系。



    深刻揭示偏见与沟通的开创著作

    全面了解群际接触理论及研究的书


    【内容简介】


    群体交往的研究和理论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发展快、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群体不断发生的情境中,这项工作显得愈发重要,人们发现群体交往与沟通能够成为改善群体关系的有效手段。 本书是两位作者13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包括这一迅展领域的重要方面:在整合了群体沟通领域所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作者主要将关注点放在群体沟通的影响、影响与效果在何时会发生以及如何发生、为什么有时候群体沟通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同时,作者也关注了对群体沟通理论的一些批评意见。本书涉及群际沟通的起源及早期工作、现状与近的发展、欠缺之处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对于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者,还是对于心理学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生和来说,都是一部可读极强的作品。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