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家教:父母如何教养孩子曾仕强,刘君政9787220111150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曾仕强,刘君政著 | 曾仕强,刘君政编 | 曾仕强,刘君政译 | 曾仕强,刘君政绘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曾仕强,刘君政著| 曾仕强,刘君政编| 曾仕强,刘君政译| 曾仕强,刘君政绘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3-01
    • 字数:267千字
    • 页数:256
    • 开本:16开
    • ISBN:9787220111150
    • 版权提供: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曾仕强,刘君政
    • 著:曾仕强,刘君政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58
    • ISBN:9787220111150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3-01
    • 页数:256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4144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家庭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
    节 人生的大事是成家立业 /5
    子女对于父母的三大意义 /6
    良好亲子关系的主表 /10
    第二节 中西方家庭比较 /13
    家庭形成的三步骤 /13
    西方的家庭结构 /14
    中的庭结构 /15
    中西方家庭制度 /17
    中复式庭好处 /17
    第三节 合理的亲子关系取决于良好的婚姻关系 /21
    婚姻基础影响亲子关系 /21
    亲子关系中父母的角色分配 /

    第二章 亲子关系决定于教养观念
    节 父母要确立人禽之辨 /31
    承认并接受人原有的兽 /32
    教导子女人与兽结合 /34
    第二节 把子女教成不一样的人 /38
    父母对子女的期待 /38
    有爱就应该有限 /41
    第三节 发挥所长要有共同守则 /44
    厘清教育中变与不变的道理 /44
    教养子女要有一定的品德标准 /46
    第三章 现代人更重视家庭教育
    节 以身作则,做子女的好榜样 /57
    以身作则必须从胎教开始 /57
    子女的学习生涯从模仿开始 /59
    子女一生的幸福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 /60
    第二节 维持家庭的和谐与安宁 /65
    家和万事成 /65
    不做“神父母”“鬼父母”,要做“人父母” /66
    第三节 教养子女要做好阶段调整 /72
    制订长期的教养子女计划 /72
    阶段调整前要充分沟通 /76

    第四章 父母必须负起应负的责任
    节 多生子女不如讲求优生 /85
    优生从慎重择偶开始 /86
    的孝心是的胎教 /89
    为子女打好做人的基础 /90
    第二节 提供子女所需要的生活 /93
    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观念 /94
    培养子女日后所需的生活技能 /95
    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97
    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98
    第三节 够纵容或溺爱子女 /100
    纵容或溺爱子女的恶果 /100
    要改变子女,首先要改变自己 /102
    探究影响子女偏差行为的四大因素 /105
    第五章 子女应该养成正确的心态
    节 遵行现代化孝道 /113
    现代子女不好当 /113
    孝顺需要后天的学习 /116
    第二节 关注父母的健康与安宁 /119
    子女要尽量自食其力 /119
    多为父母服劳 /121

    第三节 务求做好人以显扬父母 /126
    大孝尊亲 /126
    子女要时常反省 /129
    第六章 共同采取适当的教养方法
    节 决定要建立哪一种亲子关系 /139
    亲子关系的三大种类 /139
    亲子关系不可能十全十美 /143
    第二节 持经达权是的教养方法 /145
    理想夫妇的三大要件 /145
    妥善持经达权 /147
    第三节 在轻松愉快中实施教养 /153
    教养子女也可以轻松地进行 /153
    重视子女的自尊心和自我观念 /156
    不要认定自己的子女是天才 /159
    第七章 中学以前同孩子一起生活
    节 零岁到三岁培养生活技能 /165
    婴儿并不需要特别的环境 /165
    三岁看大的要旨 /167
    零岁到三岁的教养以品德和生活习惯养成为主 /169
    父母要教导子女服从父母的引导 /171
    第二节 三岁到六岁是个关键 /173
    培养孩子的优美人格和健全体魄 /173

    教导孩子养成“不要欺骗自己”的良好习惯 /175
    顺利跨越“四岁半墙” /178
    第三节 六岁到十二岁接受基础教育 /180
    关心子女入学后的心理变化 /180
    子女智慧的发展不能完全交给老师 /182
    及早矫正子女的不良习惯 /183
    第八章 中学阶段身心变化很剧烈
    节 初中好奇求变为棘手 /193
    顺应子女的成长过程 /193
    不要害怕和子女吵嘴 /194
    专家的建议 /196
    第二节 高中阶段培养自律自制能力 /200
    辅导子女建立正确的两关系观念 /200
    培养子女的独立精神和自赖行为 /203
    第三节 如有脱轨及时辅导纠正 /207
    提高孩子成长期的适应能力 /207
    及时发现子女偏差行为的先兆 /210
    第九章 大学时期引导未来的方向
    节 奠定子女的社会化基础 /219
    让子女自由选择科系 /220
    自谦的父母才能善尽提示的责任 /22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24

    第二节 协子女找到未来方向 /225
    帮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25
    帮子女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229
    第三节 深造看情况决定 /2
    出国留学要三思 /2
    就业后仍然可以终生学习 /5

    \"


    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之父,具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理论, 学问渊深,世情洞达。他是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
    刘君政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胡雪岩教育会理事。台湾杜鲁门州立大学教育行政硕士,美国冬梅密苏里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章家庭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养子女是母亲的天职,父亲要负起养家的全部责任。
    两应该拥有同等的工作权,不能以金钱衡量母亲的工作。
    要想培育而珍贵的子女,父亲和母亲负有相同的责任。
    家庭成员在对外活动中所具备的代表可以分为个人参与和家庭参与两方面。对外活动仅仅代表个人的,称为个人参与,个人参与仅表示自己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与家庭无关,纯属个人的事件,由个人决定,也由个人负责。若是家庭成员在对外活动中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整个家庭,那就是家庭参与,由家人决定如何参与,结果也由家人共同负责。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就是家庭,而不是个人。虽然在聚会中或团体行动中时常以个人出现,但是这些个人参与和西方社会常见的个人参与并不相同,通常并不是这一个人,而是其所属的那个家庭,我们称之为家庭参与。
    站在家庭参与的立场,家庭中的任何成员在外面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当作这一家人的表现。如果牵涉财务或法律问题,也会要求这一家人共同负责。家庭是社会的参与单位,这使我们更加重视一家人的良好亲子关系,因为彼此互依互赖、血浓于水而且切割不断,所以更需要良好的关系来保障共同的安全与荣誉,祸福同担、荣辱与共,谁都逃脱不掉,也躲避不了。我们把“齐家”看作“治国”的基础,可见家庭的重要,家庭在我们的心目中实在非同小可。
    现代家庭的凝聚力,实际上已经大不如前,家庭参与逐渐演变为个人参与,一家人出现不同的立场,产生不一样的意愿,似乎谁也不足以代表整个家庭。因为家长的已经遭受严重的挑战,想要代表家庭,有时十分困难。不能代表家庭,就谈不上家庭参与,只能够代表自己,只是个人参与。
    对于是家庭参与还是个人参与,我们认为,家庭参与和个人参与应该兼顾并重,从而使两种方式都能够发挥优点。这也应该是现代家庭所需要的亲子关系。通过家人共同商议,建立家庭共识,只要是家人所认同的特风,就可以顺利地延续下去。家庭的代表者不一定限于家长,也可以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推举出合适的代表人选。需要家庭参与的时候,便发挥全家人的力量,需要个人参与的时候,便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
    要达到这种现代化的家庭理想,良好的亲子关系仍然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因素,唯有家人关系良好,才能够真正做到分中有合(家庭参与)与合中有分(个人参与)在同一家庭中并行不悖,并且大家可以同心协力,在和而不同的和谐气氛下,营造这一个家庭的特风。
    请问各位,贵府是整个家庭参与,还是独立个人参与,抑或是家庭参与和个人参与兼顾并重?各位可以先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现状,再来合理调整。
    成家立业原本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成家包括结婚和生育子女,立业指的是为人父母必须努力使家人的生活获得保障(如图1-1所示)。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原动力,在家庭中意义十分重大。子女既是父母的骨肉,又是家庭的生力军,也是社会的未来主人。但是,先决条件是亲子关系良好,否则这些意义尽失,还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图1-1 人生两大事亲子关系看起来是家务事,实际上却影响到邻里社区、社会,甚至整个世界。
    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从慎选配偶、健全婚姻关系开始。婚前的基础具有情爱和文化两个层面,如果没有清楚的认识以及正确的抉择,势必影响后来的亲子关系。因此,亲子教育实际上也应该从婚前择偶着手。男女双方,都能够为未来的子女着想,替他们寻找好的父母。对优生的条件,双方都会用心地考虑;对门当户对的观念,也不致由于一知半解而盲目排斥。至少不会视婚姻为儿戏,以致无意中种下后来恶劣亲子关系的祸根。若是不幸已成定局,那就只好加倍用心,在现实情况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更大的忍耐和毅力,来改善并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节 人生的大事是成家立业成家的意思,是男女成年之后,经过择偶的过程,正式结婚,组成一个家庭并生育子女。立业的用意,则是既然成家,应该为家庭的生计负起责任,建立稳固的经济基础,使家人获得生活的保障,不能再像婚前那样依靠家人。
    现代人普遍对立业很有兴趣,对成家却能拖就拖,不但结婚的年龄往后拖延,而且不打算结婚的人也愈来愈多。还有人只谈恋爱不结婚,或者先说好不生小孩才结婚。天伦之乐,似乎已经不见踪影;亲子关系,也跟着愈来愈恶劣。重立业却轻成家,人生大事只算是完成了一半,这样的现代人实在谈不上幸福,人生也不够圆满。
    一般人想到成家,总认为男女双方已经到了结婚年龄,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在郑重的结婚典礼中向众亲友宣告结为,便等于成了家,顶多再加上独立的居所。至于事宜,却很少顾及。
    实际上,结婚不过是成家的步,我们常把没有生育子女的年轻称为小两口。这表示结婚之后,还需要迈进第二步,即至少生一个孩子,这样才真正成为一个家。大部分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子女在送入洞房之后,不久就生育子女。可见成家的意思,是结了婚、生育了子女,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安下心来。
    生育子女不但是父母的事情,更关系到这一家的祖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人的,已经由家庭扩大到家族。结婚典礼中,新郎新娘必须在拜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之后,才能够对拜。这表示谢天谢地,使男女长大成人,又有缘分结成,希望祖先之灵能够接受这一对新人,成为这个家族的新成员;然后新郎带着新娘,见过公婆;之后才是相互承诺,要在天地、祖先和父母的爱护和指导下,成为社会、家族中受到欢迎和尊重的一对。
    子女对于父母的三大意义天地、祖先和父母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早生贵子”。这里的“子”,当然包含女儿在内。因为若是重视儿子,不重视女儿,岂非失去平衡?天地之间,必须有男有女,才能够生生不息。生男育女,应该是一样好才对。天地需要人来治理、改善,祖先需要后代子孙来光大家族的品德和事业,而父母也需要子女生育孙辈才能够享受晚年含饴弄孙的乐趣。总的来说,子女对父母有以下三个重大意义(如图1-2所示):图1-2子女对父母的三个重大意义子女是父母亲生的骨肉,是父母老年的依靠子女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来?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尽管我们十分关心这些问题,迄今却尚未有明确的。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子女是父母亲生的骨肉。
    父精母血,提供子女塑造自己的材料,没有父母,子女不可能凭空诞生。血浓于水,表示一家人的关系密切、同寻。许多采取血统主义,主张以血统来决定国籍,不论在本国或外国出生,皆依父母的国籍为准,父母是中国人,子女便跟着成为中国人。
    我们常常谢天谢地,并不需要赋予宗教的意义,因为我们不忘本,所以要谢天地。如果说苍天大地是我们的本,父母便是我们的根。对中国人来说,基于不忘根本的道理,虽然天地偶有不仁,我们还是要常常谢天谢地,那么孝顺父母也成为子女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中国社会重视孝道,却很少讨论为人父母的慈道。我们只能说往昔的孝道有很多不切合时宜的要求,现代的孝道,其内涵可以兼顾家庭参与与个人参与的不同需求来做出合理的调整。相信没有人会大胆到公然否定孝道的价值。
    请问,子女应不应该成为父母老年的依靠?如果不能,会不会愈来愈多的人不想生小孩?会不会愈来愈多的父母为了预留养老的费用,对子女的教育不愿意尽心尽力?这对亲子关系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能够存心期待子女来防老吗?万一子女能力有限,做不到怎么办?会不会使得亲子关系演变成为或放债行为?
    父母不应该存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以免亲子关系变成放债的经济行为。有一位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居然在电视上公开称自己的母亲具有眼光,知道在他身上放债,所以收获甚丰。这种对亲子关系的侮辱,父母如有判断能力,必然觉得十分伤心。
    重男轻女的观念,其实也便由此而产生。因为男子的经济能力较强,当然值得,放心在儿子身上放债;而女子的经济能力较弱,唯恐本利难以收回,所以采取偏而不公的态度。事实上,现代男女教育机会平等,就算父母仍然有借贷的观念,也应该抱有生男育女一样好的观念才对。
    养儿防老,如果成为一种权利思想,那么亲子关系便永远离不开利害的考虑,难免会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应该成为一种义务观念,不但要把“儿”的范围扩大到儿子和女儿,而且要求的主体也要由父母移转到子女身上,不必等待父母提出要求,子女就应把它当作义务,尽力而为。
    为父母的施恩不望报,不能把子女当作、放债的对象;为子女的也必须不忘根本,恪尽养儿防老的义务,成为父母老年时精神和物质的主要依靠。
    子女是家庭的新生力量,是家族特色的传人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有生必有死是千古不变的定律。民族的延续,有赖于生命的继续,如果一个民族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民族很快就会消失。家庭是构成民族的单位,不生子女或子女夭折,家庭后继,民族也将难以延续。子女是家庭的生力军,当子女结婚的时候,大家都祝贺新人早生贵子,在食品或衣物中放上象征早生子女的物件,用意都是希望家族能够延续。
    生命的继续固然十分重要,文化的持续发展更是民族延续的要件。若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精进,势必会被民族所同化,就算人口众多,也将空有民族的名义。因此,一个家族的生生不息,除了要人丁旺盛之外,文化的培养尤其不能忽视。中历代庭都以光宗耀祖来勉励子孙,希望一代比一代强,更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的庭,如果被称呼为世家,便是莫大的荣誉。出身世家,在各方面都会获得礼遇,当然很光荣。世家其实就是势家,拥有强大的势力,在社会上备受尊重和推崇。现代的世家,主表在良好的家风上。把子女培养成优良家风的继承人,发挥家族的特色,提升家庭的名声,则是世家努力的目标。
    子女是社会的参与者,是未来的主人翁
    全球化的浪潮,促进了世界大同理想的实现。但是大同不是一同,不可能忽视小异的存在,所以与之间,仍然保留相当的差异。特色不应该完全被抹杀,否则世界各地完全一致,势必导致人类的退步,世界也将陷入毁灭的危机。
    特色主要依赖社会来塑造,因为一国之内,也需要保持大同小异的情况,才能够均衡发展而不偏倚。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合国的积极倡导下,社区建设被视为改善民众生活、解决社会问题、有计划地引导社会变迁、促进民生基层建设的有效途径。社区是地方民众共同生活的地方,大家生活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欢乐在一起,培养出共同的情感,也享有共同的文化。
    社区的活动,需要民众的热情参与。理想的情况莫过于全员参与,大家共同规划和执行。子女从小参与社区活动,长大以后,自然能成为主人翁。使家风融入社区,更能增加社区的多样。若是能够为邻里所接受,成为社区文化的主流,那就更为可贵了。
    这些重大的意义,必须亲子关系良好才具有正面的价值,否则骨肉相残,比什么都可怕。父母日渐苍老,子女却天长大,子女残害父母不但难以提防,而且抵挡不住。子女的恶劣行为败坏家风,造成家门的不幸。倘若家族的名声因此而蒙羞,父母的罪过实在不小。亲子关系不好、家人失和导致家庭不安,还会影响到邻里社区,令大家都躲得远远的,避之唯恐不及。
    可见亲子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家务事。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指的是善良和睦的邻居。一个家庭,唯有亲子关系良好,才有可能善尽守望相的责任。如果其亲子关系不好,简直就是恶邻,怎么可能比远亲来得更好呢?
    家族的香火固然需要延续,但是家族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家族的团结以及荣誉,实际上都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再向外扩大,强盛、民族的兴旺甚至世界的繁荣,都有赖于亲子关系的合理调整。
    良好亲子关系的主表良好的亲子关系具有以下三种主表(如图1-3所示):图1-3 良好亲子关系的三大表现家人沟通良好,共同享受亲情,家庭温暖愉快很多人知道“父母不好当”,却很少有人体谅“子女不好做”。专家学者喜欢说“代沟”,好像两代之间有一条横沟,彼此很不容易沟通。其实,有没有代沟,完全看父母怎么想。认为有,它就活生生地存在;认为没有,它便不能产生作用。代沟只是一种警示,未必就是事实。父母把代沟看成可能的障碍,设法加以排除,才是正确的态度。不应该用代沟做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失责。家人的乐趣,主要在于沟通良好。只有家人彼此倾诉,才是真正的亲情。一家人父母心中有子女,子女心中也有父母,才能够愉快相处,让彼此充满温暖的感觉。
    譬如做母亲的,对女儿的行动了如指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女儿在母亲身边若无其事地喊叫“妈妈”的时候,有的母亲立即会露出凶得可怕的眼神,逼问女儿想说什么。请问女儿会不会害怕得把原本要说的话一下子咽回去,甚至以后真正有事也不敢禀告母亲?
    父母平时应该多和子女谈心,而不应该“无事说大道理,做错事就教训”。经常保持密切的关系,充分了解子女的心灵动态,一家人自然会沟通良好,不受代沟的影响。
    父母要想让子女把自己当作商量的对象,就应该也让子女知晓自己的生活。不能借口工作忙碌或者认为子女年幼不懂事,便不和子女谈心,以防日久产生代沟,被专家学者不幸言中,这样不但会失去家人的关心,也让亲情日益淡薄,而家庭的温暖愉快就更谈不上了。
    邻居乐于互动,参与社会活动,在快乐中成长亲子关系良好,邻居就会乐于往来互,各种社区活动,无论是家庭参与还是个人参与,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今日的社会,实际上比往昔我们所重视的家族还要重要,因为社会的形成,是民众自动自发地自然塑造而成的。
    我们通常都会十分关心自己和自己的住家、自己和周遭的人以及周遭的环境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有哪些产业、资源、景观、文化和居民。我们必须衷心感谢祖先的努力,留下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譬如清净的空气、清澈的河川、甘甜的水源以及郁郁葱葱的树林。不论是山村的茅屋、整齐的梯田、具有历史记忆的街道、充满喜悦的割稻情景,还是高楼大厦、宽广的车道、繁荣的街市,都需要子女趁着年幼,热心参与相关的活动,以坚定决心,长大以后好好把这一片壮丽景观继续守护下去。父母带着子女参与邻里的、社区的活动,不但有利于社区的发展,而且子女还能够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亲子同心协力,爱爱民族,黄土也能变成金演进,由神权而君权,逐渐演变为民权。民权以民族为骨干,彼此对立并存,由于种种利害关系,加上思想观念不同,经常引起国际的惨烈战争,使人类遭受不可的损失。现代科学,交通发达,知识进步,经济互通,促使国与国之间形成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加之言语沟通和风俗习惯的相互渗透,地球村已经逐渐形成。世界各国的大同,相信不久即能实现。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更应该致力于发扬中华文化,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对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亲子关系,向来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家齐然后国治,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张。我们深信,亲子关系的表现在于,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够同心协力,坚持用正大光明的途径,在合乎法律与道德的道路上,互相勉励支持,不起邪念,不走歪路,在爱爱民族的前提下,共同奋斗,以富家促进富国。
    我们说“父子同心,黄土也会变成金”,亲子关系良好,才谈得上家庭的发展、民族的兴盛、富强。人生的大事是成家立业,成家的大事在于生育子女,而生男育女的大事,应该是亲子关系正常合理。
    合理的标准,由于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不尽相同,所以有差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先看看中西方家庭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因为现代信息发达、交通便利,很容易受到外来的影响,从而迷失了自己,唯有仔细分辨,才能够明白其中的差异。这对自己的选择,当然有很大的益。
    现在,请静下心来,看看自己家里的亲子关系。彼此之间的沟通,是不是良好?能不能共同享受亲情?一家人在一起,是不是觉得十分愉快?每次回到家里,是不是觉得格外温暖?左邻右舍和自己的家庭比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邻居的互动,呈现什么样的情况?社区活动能不能吸引大家的参与?自己所重视的是个人参与还是家庭参与?遇到事情,亲子能不能同心协力?对于社会、民族、以及整个世界,有没有共同的认识,还是根本不关心?
    这些反省,可以促进自己对亲子关系的了解。如果拿出来共同讨论,更有于家人建立共识。
    \"


    曾仕强教授为你去粗取精,智慧分享中国式教养之道
    传承千年的中国式教养,更适合中庭


    【内容简介】


    有教养的孩子受人尊重,也更容易走向成功,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当下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出现“养而不教”、教子无方的通病。曾教授立足中国传统人伦,结合现代家庭中父母对传统观念“食古不化”、对西方学说“不求甚解”等问题正本清源,告诉中人庭教育根本的理念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把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讲清楚,提供智慧的教养子女的方法。
    《家教:父母如何教养孩子》涉及婚前择偶、优生胎教、角色分配等问题,以及子女幼儿、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各阶段具体可行的教子成才方案,具有针对和实。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