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国企变法录周闻道9787218092683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周闻道著 | 周闻道编 | 周闻道译 | 周闻道绘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闻道著| 周闻道编| 周闻道译| 周闻道绘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3-01
    • 字数:200.00千字
    • 页数:228
    • 开本:16开
    • ISBN:9787218092683
    • 版权提供: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周闻道
    • 著:周闻道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5
    • ISBN:9787218092683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4-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03-01
    • 页数:228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4047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你看这匹老马
    《三套车》,一个体制的挽歌
    历史绕了二十年
    坚冰从长江源头打开缺口
    第二章 红旗下的蛋
    青春作伴
    初经沧海,我心里咚咚乱跳
    身体还软
    第三章 都是一家子
    改革改到书记头上
    这个问题难倒了“王克思”
    “左耳书记”的忧虑
    教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圆
    第四章 这世界变化快
    我与县长悻悻而归
    不是我不明白
    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要不要
    第五章 法律无能?
    厂长在江边偷偷哭泣
    指挥部指示钻狗洞逃离
    情况突变:破产缓行
    “法大,还是文件大?”
    只谈生存权
    第六章 突围战
    “你们要把一个好好的企业折腾垮”
    书记站着汇报了两分钟
    厂长作揖谢谢大家支持
    财务部长诧异:这是不是太玄乎了
    第七章 破与被破
    “嘿嘿,我只是个杀猪匠”
    “这一架把我们打清醒了”
    下岗工人说,还是社会主义好
    检察院叫把问题说清楚
    “我们是国企,请你放心”
    收购不成,我们做较为的朋友
    第八章 用活吃够
    又收到棉纺厂破产申请
    律师质疑:这是股东会还是办公会
    要把政策用活吃够
    第九章 未完赌局
    上海滩,一个赌王的故事
    废品的报复:不加油,只加水
    新环巷:律师们咄咄逼人
    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第十章 国企老总
    黄永亮:丹心永亮
    毛自雍:我还要回来
    陈可夫:永远的留守
    附录:企业病的个散文考
    ――读周闻道《国企变法录》(龚盖雄)
    后记

    周闻道,本名周仲明,现供职于四川眉山市某部门。文学硕士,作家,经济专家。中作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委员,天涯社区—散文天下首席版主,《在场》杂志主编。汉语写作**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中国**位创立文学流派的官员。发表作品500余万字,出版文学专著13部,330余万字;财经评论专著3部,100余万字。先后获得全国及省市级多项文学奖,作品入选多种年选、选本、大学教材,被上海、湖北、河北、河南、陕西、浙江等省市中学选为高联赛题。

    《三套车》,一个体制的挽歌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次听《三套车》,是在1998年深秋。只是,唱歌的不是那赶车的人,而是一位叫叶琳娜的俄罗斯。正是“碧云天,黄叶地”,却不是一个谈收获的季节。
    我们眉山地区经贸代表团一行8人,在团长黄峰率领下,考察刚从苏联解体中独立的俄罗斯。任务是明确的,与莫斯科克林斯基区洽谈,建立友好区际关系。我却多了一份心眼,何不乘机了解一下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为我们步履维艰的国企改革提供些借鉴。
    飞机从我国新疆出境,一直向西北而行,越过广袤的黑土地,把静美的山川河流,还有一片片无边的白桦林抛在身后,然后平缓着陆,把我们送上异国他乡,开始了一段好奇之旅。先后到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经过沙皇夏宫的流连,荷兰湾的望海,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睹物神伤,瞻仰了莫斯科红场的圣火,感
    受了列宁墓的苍凉,此刻,我们正漫步于美丽的伏尔加河畔。
    时值深秋,莫斯科虽还不是冰雪覆盖,却已有了明显的凉意。干凉的风,不知从什么地方吹来,不留意就吹进了口口,贴着皮肤满身乱钻,一股幽幽的凉,便浸人心里,禁不住打了几个喷嚏。明媚温暖的阳光,把天空装扮得清爽而亮丽,云被高高托起,飘逸或聚集。
    不知谁突然冒出一句:“喂,琳娜,你会唱《三套车》吗,那歌唱的就是这伏尔加河畔呀。”琳娜也不推托,骄傲地回答没问题没问题,如果不会唱就不是俄罗斯人了。话音刚落,歌声即起,轻婉,凄美,忧伤。先是俄语,接着是中文,充分展示了她留学北京大学4年的语言
    优势。我只顾眼前,只顾陶醉于歌声的优美抑扬里,并没有注意到里边深藏的忧郁和伤感。也许,穿过尘烟,这首歌里隐忍的忧伤早已沉淀,或被岁月风干成一种符号,伴随一个民族的沧桑历史,隐匿于歌声那优美的韵律里,非一般人随意可以捕捉和理解。
    理解是在此后,在考察了克林斯基化纤公司之后。
    克林斯基作为莫斯科的一个直辖区,与我们北京的区差不多。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像他们。我们旧有的机构建制和企业制度,本来就是一切照搬社会主义老大哥的模式。1992年,戈尔巴乔夫宣告试验在苏联失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改革上推行了激进的“休克疗法”。具体说来,就是在政治上全面推行西方式民主,在经济上全面推行私有化,改革一步到位,将整个制置之死地而后生。
    私有化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大私有化,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资源产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一般由控股;另一种是小私有化,即对一般竞争产业和中小企业,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私有化和公司制改造,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抓大放小”。
    显然,克林斯基化纤公司,属于小私有化范围。
    冷清,懒散,漫不经心。这是我们来到克林斯基化纤公司的
    印象。
    是的,冷清,懒散,漫不经心。没有想象中的热火朝天,那种变革体制,解放生产力后的生气和热火朝天;没有我们在《东方红》史诗中感受到的“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们好气派”那种豪迈喜悦气氛。不仅在这个刚完成变法的公司,甚至在整个俄罗斯,我们都是这样的感受。只有在海关边检时,准确地说,是在我偷偷塞给美丽的验关官员10美元后,才看见一丝鲜活的生动。我们同行的老
    李,则因这个小小的疏忽,被生硬地叫到旁边,将行李翻了个底朝天。
    改制前的克林斯基化纤公司,叫国营克林斯基化工厂,是一家计划经济时的国有中型企业,现在则是小私有化的“作品”。按理,是不该如此冷清的。公司主要生产化纤纱和产成品,或者说叫轻工产品。
    这样的产业,这样的冷清,在冷战时期,在过去长期
    的以重工,特别是以军工为宠儿的军备竞赛阶段,是完全正常的。然而在此刻,在柏林墙早已被推倒,整个东欧都在追求温饱的时候,明显不合时宜。
    改革中,这个企业的5000余名国有职工,每人分得约5000股股份(每股1000旧卢布),以资产换取了职工身份;其余资产,则按市场价格
    和自愿的原则,卖给了个人。同时,企业还保留了5%的国有股。现在看来,这5%的象征意义,也许大于实际意义;它背后折的,应当是一种暂时割舍不了的念国情绪。改制后,企业完全按市场规则运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董事会成员按股份确定,经营管理者由董事会聘任,不再任免。
    应该说,就当时而言,这样的改革已走在我们前面。
    我们现场考察时,该公司刚进行完改制。厂长给我们考察团成员每人送了一份礼品,就是他们生产的长筒丝袜,化纤与棉混纺的,质量一般。导游说,这已是厚礼,当时的俄罗斯,轻工产品奇缺。有点感动。只是不知这是对我们远道之客的热情,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潜规则惯。在国内下厂,这种事总是常见,名称是产品宣传推广或品
    评指导。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这里的许多方面,仍残留有昔日痕迹;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职工、产品等,尚未走上市场化正轨;从、企业领导到职工,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生产力解放的激情与希望。
    相反,他们的脸上布满了一场大动荡之后,前程未卜的疑虑与忧郁。
    联想到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的国企改革,情绪被现实拉长,我心里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
    思绪又回到伏尔加河畔,叶琳娜的歌声又萦绕于耳际——P1-5

    周闻道编著的《国企变法录》是迄今为止有理刻度、有感温度、血肉丰满、细腻、展现和回顾一个地方国企的改革历程。 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位创立文学流派的官员。曾经的地方经贸委主任,亲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企破、合并以及整个改革历程,中国当代经济制度转型的亲历者和见者,赋予《国企变法录》信史意义。 《国企变法录》以亲历真实短故事连缀,诉说国企改革过程中的人与事,回顾和反思整个经济制度以及现代化历程,视野宏阔、立意深刻,让《国企变法录》带来强思考和可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