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趣味考古(修订本)(3)叶文宪9787209082778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叶文宪著 | 叶文宪编 | 叶文宪译 | 叶文宪绘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叶文宪著| 叶文宪编| 叶文宪译| 叶文宪绘
    •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8-04
    • 字数:270.00千字
    • 页数:314
    • 开本:16开
    • ISBN:9787209082778
    • 版权提供: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叶文宪
    • 著:叶文宪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8
    • ISBN:9787209082778
    •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4-08-04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05-01
    • 页数:314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3877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趣味系列》修订本序
    趣探事源
    人是“劳动”“创造”的? 人类起源于大海? 北京直立人是我们的祖先? 私有观念和私有制是怎样产生的?
    人类早期有过“杂婚”这种婚姻形态?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什么叫文化与考古文化?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前后相接的两个阶段? 汉人都是炎黄子孙? 什么叫文明?华夏文明是怎样形成的?
    趣谈考古
    石器是怎样打制的?
    旧石器和新石器有什么区别?中国有哪些旧石器文化?
    中国有中石器阶段? 中国的新石器文化怎样划分区、系、类型?
    什么叫仰韶时代?
    什么叫龙山时代?
    怎样断定石器、陶器、铜器的年代?
    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商周青铜器怎样分类、定名?它们是做什么用的?
    春秋时期青铜器颓败了吗?秦汉以后青铜器衰落了?趣觅古迹
    近五千年来气候是怎样变迁的?
    上海是怎样成陆的?
    洪泽湖是怎样形成的?湖畔的泗州城到哪里去了?
    鲜卑族的老家在哪里?
    为什么说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个音乐宝库?
    什么叫坟?什么叫墓?秦汉之前坟墓是怎样演变的?
    中国历代皇帝的陵墓在哪里?它们是什么样的?
    太湖地区丘陵顶部的石室土墩墓是什么人的墓葬?
    华南地区的悬棺葬是什么人的墓葬?
    秦始皇陵被盗过? 现在已经发现了多少石器的城堡遗址?
    商周时代的“国”是什么样的?
    汉长安、唐长安和宋汴梁的城市面貌有什么不同?
    趣话文物
    中国的塔有哪些式样?
    中国古代的石窟寺
    什么叫作石像生?墓前设置石像有什么规矩?
    “碑”原先是做什么用的?
    什么是镇墓兽?
    谁是“始作俑者”?明器(冥器)是怎样变化的?
    什么时候有砖和瓦?什么叫瓦当和鸱尾?
    “阙”是什么东西?
    陶器是怎样做成的?
    怎样识别陶器?
    壶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瓷与陶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有哪些窑系和名瓷?
    唐三彩是做什么用的?
    青铜食器为什么有腿?
    西周就有火锅? 爵是用来喝酒的酒杯? 铜鼓真是铜做的? 我国古代的车马器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先秦时代用得多的武器是戈?
    “丈八蛇矛”是什么兵器?
    剑是怎样起源与演变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货币?它是怎样演变的?
    中国早何有轿子?
    古人是怎样“席地而坐”的?用什么坐具?
    桌椅是从哪里来的?
    古人为什么“身高八尺”?
    我们戴的冠帽是怎样变化的?
    我们穿的衣裳是怎样变化的?
    中国人的主食有些什么变化?
    面食是何时发明的?
    古人用什么工具碾米磨面?
    古人吃些什么副食?
    酒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开始有烧酒?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喝茶?怎样喝法?
    豆酱和酱油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战国的泡菜坛是什么样的?
    纸是蔡伦发明的吗?笔是蒙恬发明的? 汉代的墨和砚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有哪些变化?
    印玺图章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它又是怎样演变的?
    古代的书是什么样的?
    汉代就有名片? 古人是怎样通信的?
    古人怎样下棋打牌?
    古人饮酒时玩什么游戏?
    扇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又是怎样演变的?
    古人用什么器具来照明?
    古代的带钩与带扣是什么样的?
    “痒痒挠”是谁发明的?
    铜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怎样断定铜镜的时代?
    鸠杖是做什么用的?
    古人也玩“造房子”游戏? 唐代就有狮子舞? 中国古代有足球运动? 汉代的厕所是什么样的?
    夜壶也是文物?

    叶文宪,1948年出生,1982年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史系,获士学。30多年年来一直从事*国古代史与*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先秦史、考古学、吴文化、*国传统文化、史学理论和高等教育学等方面都有所涉猎,近年来尤其在史学理论方面颇多建树,思维敏捷、文笔犀利,深受学术界关注。先后出版过《吴地古战场》、《吴国史》、《趣味考古》、《新概念哲学》、《重新解读*国》、《反谈*国历史》、《吴国历史与吴文化探密》等七部著作

    人是“劳动”“创造”的?凡是科学的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或实验的检验才能成立,而关于人类的起源因为既无法实践,又无法实验,所以一切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都是说。
    长期以来占据我们教科书和科普著作的人类起源学说是“劳动创造人”说,此说并被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说过“劳动创造人”这样的话。在恩格斯的《自然辩法》中收有一篇名为《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认为是“劳动创造人”说的出处,其实恩格斯在文中的原话是这样的:“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之前加上了“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这样的限制,显然对此结论是有所保留的。
    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专门探讨人类起源的科学,它原是用作以《奴役的三种基本形式》为题的一本内容比较广泛的著作的导言,后来恩格斯又把标题改为《对工人的奴役·导言》。由于该书没有写成,甚至连这篇导言也没有写完,因此恩格斯便把已写成的部分加上现在的标题收入了《自然辩法》的第二束材料之中。可见,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并不是讨论人类起源的科学,他写此文的目的是以人类起源作为引子来说明劳动的重要,进而谴责对工人的奴役,因此本文在论人类起源方面不严密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后人却将此文的内容和字句简略化、化、公式化为“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变成了一种人类起源学说,这就把人类起源问题引入了歧途。由于这一学说被贴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因此许多年来学者不敢纠正、民众以讹传讹,使我们的知识精英和社会大众对人类起源的认识都停留在一种十分陈旧、落后的水平。
    用劳动来解释人类起源的原因似乎很合理,实际上这一学说从命题立论到理论依据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劳动”的定义和“劳动创造人”的命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
    恩格斯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
    么呢?是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粗笨的石刀”。既然只有人才会劳动而猿不会劳动,那么说“劳动创造人”究竟是谁在“劳动”?又是谁变成了“人”呢?猿既然不会劳动,那么它们永远也变不了人,如果猿会劳动,那么它们已经是人了,何必再去“创造人”呢?既然只有人会劳动,那么何必还要通过“劳动”把自己创造出来呢?
    恩格斯又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如果手是“劳动的器官”,那么手与劳动是并存的;如果手是“劳动的产物”,那么先有劳动后有手,怎么能既是“劳动的器官”,又是“劳动的产物”呢?这样说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
    恩格斯还指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里的毛病与上例相同,按照“劳动创造人”的逻辑推理应该是“劳动创造语言”,语言
    怎么能是“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呢?如果语言和劳动是并存的,那么到底是猿的语言还是人的语言呢?
    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
    起,成了两个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人的脑髓。”既然语言和劳动都是人类特有的,那么怎么还要它们去推动“猿的脑髓”变化呢?如果既能劳动又能说话,那么已经是人了,还有什么“猿的脑髓”需要“推动”呢?
    2.关于进化的理论是依据拉马克进化论的获得遗传学说而不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突变与选择学说。
    P-

    1.原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学生喜爱的系列图书,此版是十年后修订本。


    2.现任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会、有名历史学家 葛剑雄作序。

    3.选择考古学科趣的、发学生兴趣的,也是吸引力的故事和知识。

    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为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叶文宪所著的《趣味考古(修订本)》从学生感兴趣的点点滴滴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分若干专题讲述了物质文化史的内容,更以全新的版式风格,并配以精美的插图呈献给广大读者。文笔生动流畅,读者可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取有关考古学的众多知识。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