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供水水文地质(第4版)刘兆昌9787112128549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刘兆昌著 | 刘兆昌编 | 刘兆昌译 | 刘兆昌绘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兆昌著| 刘兆昌编| 刘兆昌译| 刘兆昌绘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4-01
    • 版次:1
    • 印次:26
    • 印刷时间:2011-04-01
    • 字数:435千字
    • 开本:32开
    • ISBN:9787112128549
    • 版权提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刘兆昌
    • 著:刘兆昌
    • 装帧:暂无
    • 印次:26
    • 定价:36
    • ISBN:9787112128549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1-04-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1-04-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1866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章 地质基础知识
    1.1 地球的构造与形态
    1.2 矿物与岩石
    1.3 岩层的地质时代
    1.4 地质构造
    第2章 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
    2.1 地下水的储存与岩石的水理质
    2.2 含水层和隔水层
    . 地下水的类型
    2.4 地下水的循环
    第3章 地下水的物理质和化学成分
    3.1 地下水的物理质
    3.2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3.3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演变
    3.4 不同环境地下水化学特征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第4章 地下水的运动
    4.1 地下水运动的特征及其基本规律
    4.2 地下水流向井的稳定运动
    4.3 地下水流向井的非稳定运动
    4.4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4.5 研究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法和物理模拟方法
    第5章 不同地貌区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5.1 河谷平原区的孔隙水
    5.2 山前倾斜平原冲洪积物孔隙水
    5.3 黄土地区、沙漠地区、湖泊沉积地区、冰川堆积地区、滨海岛屿地区的地下水
    5.4 山区丘陵区的裂隙水
    5.5 岩溶地区的地下水
    5.6 地下热水的形成和开发
    第6章 供水水质评价
    6.1 水质指标与水质分类
    6.2 地下水质量评价
    6.3 饮用水水质评价
    6.4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评价
    6.5 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6.6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
    第7章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7.1 概述
    7.2 水文地质测绘
    7.3 水文地质物探
    7.4 水文地质钻探
    7.5 抽水试验
    7.6 地下水动态观测
    7.7 地下水资源评价
    7.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第8章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8.1 地下水污染概述
    8.2 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
    8.3 地下水污染防治
    第9章 地下水资源管理
    9.1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9.2 地下水资源开发产生的公害及其防治
    9.3 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
    9.4 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及管理方案的制订

    《供水水文地质》由刘兆昌、李广贺、朱琨主编,是为高等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编写的教材。 教材在修订过程中,保持原教材所具有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征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供水水文地质》课程内容的系统和完整,对教材的整体内容和深度作了适当的修改、增补和调整,体现了本书的理论和实。补充和完善了不同地貌地区的地下水特征的基础理论部分,并调整各节内容和突出重点内容;全面更新了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系统修改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手段、方法和要求以及国内外地下水水量计算、地下水水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完善地下水污染评价和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