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泵产品技术数据实用手册牟介刚 谷云庆9787111721635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牟介刚 谷云庆著 | 牟介刚 谷云庆编 | 牟介刚 谷云庆译 | 牟介刚 谷云庆绘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牟介刚 谷云庆著| 牟介刚 谷云庆编| 牟介刚 谷云庆译| 牟介刚 谷云庆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40
    • 页数:257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1721635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牟介刚 谷云庆
    • 著:牟介刚 谷云庆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9
    • ISBN:9787111721635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3-01
    • 页数:257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1789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章  产品能指标分析及试验方法11.1  泵的类型与应用11.2  试验准备及实施41.2.1  试验的组织41.2.2  试验设备41..  试验条件51.3  试验结果分析71.3.1  试验结果换算71.3.2  测量不确定度81.3.3  规定特的获得111.4  流量的测量方法131.4.1  流量测量方法及系统不确定度131.4.2  原始(初级)测量方法141.4.3  压差装置151.4.4  涡轮流量计161.4.5  电磁流量计171.4.6  方法181.5  扬程的测量181.5.1  测量方法与原理191.5.2  液位的测量201.5.3  压力(压差)的测量211.5.4  测量的不确定度251.6  转速的测量261.7  输入功率的测量261.7.1  电功率的测量271.7.2  转矩的测量271.7.3  特殊情况281.7.4  泵机组总效率的测量291.8  汽蚀试验291.8.1  汽蚀余量291.8.2  改变泵汽蚀余量的方法301.8.3  泵必需汽蚀余量(NPSH3)的确定31第2章  效率能指标分析与评价352.1  水力损失与水力效率352.1.1  水力损失种类352.1.2  水力损失分布362.1.3  水力效率362.2  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382.2.1  机械损失计算382.2.2  机械效率估算39.  容积损失与容积效率39..1  容积损失计算40..2  容积效率估算422.4  泵总效率432.5  效率评价442.5.1  评价范围452.5.2  高效率点452.5.3  低效率点452.5.4  情况效率点452.6  实例分析51第3章  汽蚀能指标分析与评价533.1  泵汽蚀现象概述533.1.1  泵汽蚀的发生过程533.1.2  泵汽蚀的危害533.2  汽蚀基本计算方程553.3  泵汽蚀余量的计算方法603.3.1  汽蚀余量的分类603.3.2  泵汽蚀余量计算公式613.3.3  汽蚀相似定律6..4  汽蚀比转速633.3.5  托马汽蚀系数653.3.6  关于汽蚀相似的修正663.3.7  捷诺特公式683.4  装置汽蚀余量的计算方法693.5  汽蚀余量NPSH3的确定方法713.6  汽蚀余量的应用方法81第4章  振动能指标分析与评价834.1  泵振动分析834.1.1  引起振动的原因834.1.2  泵部件的振动分析854.1.3  振动分类874.2  泵振动的危害、预防和消除884.2.1  泵振动的危害884.2.2  泵振动的预防措施884..  泵振动的消除904.3  泵振动的测量914.3.1  测量相关参数914.3.2  泵的安装与固定934.3.3  泵的运行工况944.3.4  测量与测量方向954.4  环境振动评价994.5  测量仪器994.6  振动评价1004.6.1  振动烈度的尺度评价1004.6.2  泵的分类1014.6.3  评价泵的振动级别1024.6.4  振动速度与位移幅值的换算1024.7  泵的振动测试报告内容104第5章  噪声能指标分析与评价1055.1  泵噪声分析1055.1.1  噪声的产生及分类1055.1.2  噪声的危害1065.1.3  降低噪声的措施1065.2  噪声相关参数1065.3  噪声测试环境1085.3.1  测试环境合适评判标准1085.3.2  环境条件 1085.3.3  测试场所鉴定方法1085.3.4  背景噪声1105.4  测量仪器1115.5  泵安装及工作条件1115.5.1  安装1115.5.2  工作条件1125.6  声压级测量1125.6.1  测量表面的选择1125.6.2  半球测量表面1135.6.3  平行六面体测量表面1155.6.4  选择传声器位置的附加方法1185.6.5  测量1195.7  A计权表面声压级、声功率计算1195.7.1  测量表面平均A计权声压级的计算1195.7.2  声功率级的计算1205.7.3  量的测定1205.8  泵声压级测定方法1215.9  泵的噪声级别评价方法1255.9.1  评价表面1255.9.2  计算评价表面上的声压级1265.9.3  划分泵的噪声级别的限值1265.9.4  泵的噪声评价方法示例128第6章  泵用铸件质量分析与评价1316.1  泵铸件基本规定1316.2  泵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技术要求1356.3  泵用灰铸铁件技术要求1376.4  泵用灰铸铁件试验方法1446.5  泵用灰铸铁件检验规则1516.6  泵用铸钢件技术要求1536.7  泵用铸钢件试验方法1646.8  泵用铸钢件检验规则168第7章  泵产品主要能参数1717.1  清水泵产品能参数1717.1.1  IS型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1717.1.2  IT型单级单吸清水泵1767.1.3  IR型热水离心泵1787.1.4  S型单级双吸离心泵1817.1.5  G型管道式离心泵1867.1.6  D、DG型多级离心泵1887.1.7  D型低扬程节段式多级离心泵1977.1.8  DL型多级立式离心泵2007.1.9  JC型长轴离心深井泵2037.2  石油化工泵产品能参数2107.2.1  Y型离心油泵2107.2.2  DY型多级离心油泵2157..  MPH型流程泵2177.2.4  IH型化工离心泵2187.2.5  IHB型保温泵2277.2.6  C型小型磁力传动离心泵0.2.7  FY型耐腐蚀液下离心泵2.2.8  DF型耐腐蚀多级离心泵4.3  泵产品能参数7.3.1  N型凝结水泵7.3.2  W型旋涡泵2407.3.3  WX型离心旋涡泵2427.3.4  WZ型多级自吸旋涡泵2427.3.5  G型单螺杆泵2447.3.6  SZ型水环真空泵245参考文献247


    牟介刚
    男,1963年4月生,吉林省辉南县人,博士、教授、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计量大学流体装备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石油和化工行业流体装备智能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流体装备及其数字测控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81年至1985年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水力机械专业读书,2002年至2005年于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在职攻读博士。1985年至2004年于沈阳水泵研究所工作,2004年至2019年5月于浙江工业大学工作,2019年6月至今于中国计量大学工作,近40年来一直从事泵类产品的研究、设计、检测、标准化、教学等工作。先后担任的职务为:沈阳水泵研究所副所长兼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泵品节能中心主任、中国泵系统绿色节能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流体装备分会会长等各种职务。研究方向为泵类产品的基础理论及产品工程应用。
    主要工作业绩:
    科研方面:完成科技部、、省部级各种科研项目20余项,全部通过验收。
    产品方面:组织2个系列产品的全国行业联合设计,完成各种离心泵、混流泵等产品设计60余个规格,全部通过鉴定。
    方面:在《农业机械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World Pump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泵方面的学术200余篇。
    著作方面:出版泵方面专著8部,其中4部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4部为泵行业内部出版。
    标准方面:主持召开全国泵标准化行业会议10余次,组织编制、审查泵方面的标准、行业标准100余项,负责主持制定GB 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强制标准。
    获奖方面: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级等各种奖励和表彰20余项。
    专利方面: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共计100余项,发明专利《新型高效节能泵》ZL200910154110.2于2014年被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评为十大具有价值的专利,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提名。
    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泵行业领域中,近年来产业化产值达100余亿元。


    本书构建了泵关键技术的评价方法,囊括了泵效率能指标、汽蚀能指标、振动能指标、噪声能指标和泵用铸件质量的分析与评价,还包含清水泵、石油化工泵、多级自吸旋涡泵等类泵产品的主要能参数。可解决设计人员对泵产品技术指标的计算难点,加强设计人员对泵分析方法的认识,改善泵产品的生产模式,为泵的设计研发和加工制造提供数据支撑。


    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质量小、效率高、结构简单、能平稳、容易操作和便于维护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本书主要介绍了泵产品能指标分析及试验方法,泵效率能指标、汽蚀能指标、振动能指标、噪声能指标和泵用铸件质量的分析与评价,以及泵产品主要能参数。本书不仅囊括了泵产品关键技术评价方法,还给出了计算细节。
    本书难易程度适中,适用读者广泛,可作为泵行业初学者的入门参考,也可供从事泵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