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金冲及著9787108071187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金冲及著著 | 金冲及著编 | 金冲及著译 | 金冲及著绘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21-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金冲及著著| 金冲及著编| 金冲及著译| 金冲及著绘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21-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265
    • 页数:1744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8071187
    • 版权提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作者:金冲及著
    • 著:金冲及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208
    • ISBN:9787108071187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4-01
    • 页数:1744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1422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目录引  言    1章 步入二十世纪的前夜    1甲午战败后的少见变局    3维新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    13义和团式反抗的悲剧命运    25第二章 推倒专制制度的辛亥    41大风暴的由来    4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55活动的开始    64旗手:中国同盟会    74立宪派在海内外的活动    87武昌起义和建立民国    95的成功和失败    106第三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14辛亥胜利后的一般社会心理    117袁世凯的独揽大权    127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运动    141军阀割据和混战局面的形成    154第四章 五四运动唤起的新觉醒    171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173五四风暴的袭来    189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201第五章 中的诞生    211发起建立中    214次全国代表大会    224制定民主纲领    228第六章 “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    243大兴起的社会原因    244国两走向合作    250一大带来的新局面    260大高潮的到来    268蒋介石活动的抬头    276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迅速高涨    285蒋介石发动政变的准备    29一二政变和宁汉分裂    305大的失败    313第七章 南京的初几年    327初的相对稳定局面    329的蜕变    333各派军事势力间的大规模混战    337经济和社会状况    347日本侵华政策的重大转折    354第八章 工农红军的苦斗    360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    361六大对形势的判断    371从井冈山斗争到古田会议    375“立三路线”和届全会    387红军次“围剿”的胜利    393第九章 “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    403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403日本侵略者的步步进逼    410“攘外必先安内”和后两次“围剿”    416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422三十年代初的左翼文化    429华北事变和抗日救亡高潮的兴起    440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455第十章 全民族抗战的爆发    478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对华一击论”    478卢沟桥事变    482南北战场上的作战    489挺进敌后和《论持久战》    504民族工业和高等学校的大迁移    512抗战初期的武汉    518从徐州会战到武汉保卫战    528十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540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变化    540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548国共合作中的危机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567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沦陷区    582靠前局势的重大变动    587统治区危机的深化    59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气象    611第十二章 胜利快要到来的时候    624豫湘桂大溃退和后方人心的巨变    626联合主张的提出    631民族资本家政治态度的变化    636美国扶蒋政策的形成    639七大和六&nsp;   643日本无条件投降    648第十三章 和平建国希望的破灭    653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655民众不满的增长    662马歇尔使华和政治协商会议    670全面内战的爆发    678第十四章 人心向背的较量    684军队的全面进攻    684军转入重点进攻的挫败    694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703千里跃进大别山    720农村土地制度的大变动    727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nsp;   737历史的转折点    744第十五章 夺取民主的全国胜利    749统治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    752大决战的准备    760三大战略决战    765将进行到底    789美国的尴尬处境    795筹建新中国    802第十六章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8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820新中国的年    824初阶段外交格局的形成    845第十七章 抗美援朝战争    850艰难而果断的决策    853五次战役    858国内的抗美援朝爱国运动    865朝鲜战争期间的台湾地区问题    869边谈边打到停战协定的签订    873第章 规模社会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879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    880    894“”“”运动    897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905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9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9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928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933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    941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63努力创造和平的靠前环境    97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深远历史意义    987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上)    996初期的成功探索    997从整风到反右派    1011“”的发动    1022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042炮打金门和西藏平叛    1047纠“左”的初步努力    1057庐山会议的逆转    1065“反右倾”斗争的严重恶果    1072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下)    1086“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090“七千人大会”    1100经济和政治的全面调整    1106“重提阶级斗争”    1117中苏关系的破裂    1125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131五年调整的成功    1142十年探索中两个发展趋向    1165第二十二章 “”的(上)    1171“”为什么会发生    1173“”的开始    1181在“全面夺权”的日子里    1202第二十三章 “”的(下)    1从九大到十&nsp;   1240打开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1263围绕四届人大的激烈斗争    1273主持的全面整顿    1285一举粉碎“”    1309第二十四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    1321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1322十一届三中全会    1347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开放的起步    1362第二十五章 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1396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    1397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407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437第二十六章 在风浪中奋勇前进    144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    1449前进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452一九    1472十三届四中全会    1481打破西方七国的对华“制裁”    1484深入开展治理整顿    1489第二十七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04南方谈话和十四&nsp;   1505加强宏观调控的十六条措施    1515改革的整体推进和“软着陆”的成功    152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台湾地区问题    1549第二十八章 迎接新世纪    1560十五&nsp;   1561应对两大挑战    1570两项重大决策    1578“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    1593二十世纪的年    1596第二十九章 历史的启示    1607再版后记    1629后 记    1631附 录总结历史经验 争取新的胜利—评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635一、纲举目张    1635二、总结了重要历史经验    1636三、材料扎实,立论平允    1639反映中国社会变革的一部信史—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644一、历史场景的鲜活复原    1645二、历史现象的理评析    1648三、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    1651能见其大的世纪通论    1656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665金著的使命感    1665从阶级史观到民族史观    1667要跳出传统史观并不容易    1670如何看待蒋介石?    1672“前三十年”叙述的纠结    1676现实之禁与史家之忌    167纪的视野  历史的尺度    1683大手笔下的大世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后    1688的解说    1689社会:荡涤和发展    1693民族强盛的追求    1697一部重现新中国发展历程的信史—读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第四卷    1702世纪回眸  启人心智—读《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710

    金冲及,1930年出生,上海市人。和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1948年加入中。1951年于复旦大史系。历任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教务部副主任、教学科学部副主任,文物出版社总编辑,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复兴文库”总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编有《传》《传》《传》《传》《传》《传略》等。

    本书为作者古稀之年凭一已之力书写的当代史。全书立论宏富、资料详实,详略有致,文字洗练。作者参阅了大量他人无缘与面的内部资料:比如毛周等领导人的会谈记录、一些当事人的未刊日记或口述记录,等等。因此全书不但立论惶惶,可读更强。 本书初版于200年面,十年销达十万套,还获得第二届中国出版奖、第三届“中华很好出版物图书”奖、2010“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奖等奖项;成为一部经典之著,不但一般读者喜爱,也成为众多员干部提升历史修养的阅读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