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和王世襄在先生一起的日子(修订版)田家青9787108054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田家青著 | 田家青编 | 田家青译 | 田家青绘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15-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田家青著| 田家青编| 田家青译| 田家青绘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15-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8-01
    • 字数:150千字
    • 页数:238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8054173
    • 版权提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作者:田家青
    • 著:田家青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28
    • ISBN:9787108054173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8-01
    • 页数:238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1275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感怀
    拜识/登堂入室/业余的专业研究者
    亦师亦友学术研究/相知期望
    教诲
    激励
    劳心累神编辑《则例》/执著的著述
    无奈的合约/恼人的粗劣印刷/苦尽甜来
    提掖
    制新
    鉴赏
    品位
    本色
    安居
    天意
    逸事
    说山(一)/说山(二)/说山(三
    “猴儿精猴儿精的”/不冤不乐/当断不断
    “这要我们如何是好”/“他不懂还瞎说”
    “这儿就挺好的”/有事儿不怕事儿
    “你站住”/“没给他切了轴”/再说板儿爷
    八月十五/一个人一块钱,一个烧饼分两半
    “吃会”与会吃/我不是收藏家
    惜时如金/动物都属“猪”?
    看足球—你又跑这儿玩来啦
    永诀
    致谢

    田家青,男,1953年出生。多年潜心于古典家具研究,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其学术著作《清代家具》(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中、英文版)是此领域的开创和重磅之作。田氏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自1996年以来,开创了视家具为艺术品的创作实践,设计制作具有当今时代风格的传统家具,出版有《明韵――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与王先生一交谈,我顿生“找到组织”的感觉。
    掌握木器行中的术语、俚语,还有一些极生僻的专业词汇(当时只有工匠和“打小鼓的”能说一些),是业界评价一个人真实水平的重要标准,而我会说一
    些,自以为已经很了不得。和王先生一聊,发现他不仅谙熟这些行话术语,而且还能说出背后的典故,比如哪个术语是在历哪个时期出现、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以讹传讹,哪个词是由于南北口音不同而发生
    变化及变化的过程,简直“神”了!与我以前认识的业界老人相比,他的境界之高,高得不是一筹两筹:这些行话,大家只是会念,而王先生凭借深厚的古文字基础,将近干条术语做了查和校注,这不仅是重要的学术贡献,同时显示出他绝非一般的学者,学究式的学者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实践基础。
    此外,我印象极深刻的是,王先生朴实,说话不张扬,不炫耀。在当时,凡圈儿里自称“高手”的人都爱卖弄,相互挤对、踩咕,显摆自己能耐如何。王先生多为倾听,从不夸耀自己的学问,觉得不着调的人,连理都不理。对明白可教的人,略说几句话,便能点醒。我立刻感悟到所谓“真人不露相,不咋呼”的深刻含义。这次见面,他并没有说太多,但其间纠正了几处大家常说常用、但实有偏差的术语,让我大为惊叹,也隐隐约约预感到,和王先生将会有不解之缘。
    当天离开王先生家,心里别提多愉快了。我喜爱古典家具,纯粹出于本真的爱好。可在当时,热衷古家具的人,京城上下屈指可数。我所认识的业内人,有民国时期打小鼓收古玩的,有修理家具的工匠,有骑三轮回收废品的板儿爷,他们所知道的,多是辨识木器用料以及初步的年代及价值估定,对一些较为特殊的物件,有的能说出来历,例如某件大案来自慈禧太后、又辗转经几个军阀或名人使用等等。他们不仅文化水平不,品和素质则更不敢恭维,但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吹得多,真学问少。我一度时常感到迷茫,甚至怀疑我这种与当时主流文化脱节的爱好,值得坚持和努力,困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那时候见到朋友,怕人家问我在干什么。见到王先生后,知道自己选对了路。
    次见面,我自己觉得表现还不错,颇得王先生的赞赏。大约在十来年后,偶尔聊起来,他回忆了当初见我时留下的印象:那时社会上没什么人会对破旧家具感兴趣。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没有人引路,全凭本能去喜爱和感悟明式家具,且收藏的东西基本对路,问的问题在行,出乎他的意料。
    自此,我经常往他那儿跑。依那个年代“串门儿”的习惯,造访用不着预约,一般家庭都没有安装电话,也没法儿预约,反正我有时间就去敲门,总希望能在他那儿多待一会儿。
    熟悉王先生的人都知道,早年,他为了弥补历次政治运动耽误的时间,真正是惜时如金,很少接待客人。大院儿外门靠近邮箱旁贴着一张毛笔书写的告示:“工作繁忙,恕不见客,请见谅。”外人来敲门,他往往半开门,探出头来说一句“我很忙,没时间”,就把门关上了。我知道,他对我是特别照顾。可是,我也看得出来,王先生很善于与业界的各种人士交往,从社会上摔跤、养鸽子、斗蛐蛐的,到中国的文化巨匠,只要是有一定特长和技能的人,他都能与之很好地相处。但是对不同的人,他心里有明确的定位。你能感觉到,有些人好像跟他很熟,但不管交往多久都融不进去,似乎隔着一层大玻璃板。我自能感受到,当时我在他心中属于家具迷、“土八路”的范畴,让他把我视为他学人圈子里的同路人,还相差甚远。我知道,王先生一生经历丰富,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什么事儿没经过,在他面前,靠耍心眼、吹牛、抖机灵儿等招儿,没用,即使骗得了一时,也蒙不了长远。在与他交往的各种人中,当然也有这类人士,自认为聪明得意,其实骗不了王先生,他嘴上不说什么,表面上也不大看得出来,但心里“明镜一样”。
    P3-4

    《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修订版)(精)》主要以田家青对王氏夫妇老年生活的回忆琐记为中心,旁及其所交往的名人雅士,贩夫走卒,皆是作者亲见亲闻的手材料。书中所载三十年来文博收藏界的风云流散,潮起潮落,胡同坊巷生活的市井风物,人情冷暖,王世襄夫妇雍容达观、不折不从、处变不惊的大家风范,日常生活点滴中所流露之传统美学趣味,都让读者印象深刻,回味不已。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