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9787108053749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黄仁宇著 | 黄仁宇编 | 黄仁宇译 | 黄仁宇绘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15-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黄仁宇著| 黄仁宇编| 黄仁宇译| 黄仁宇绘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15-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8-01
    • 字数:332千字
    • 页数:499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8053749
    • 版权提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作者:黄仁宇
    • 著:黄仁宇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5
    • ISBN:9787108053749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5-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8-01
    • 页数:499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1271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致谢
    度量衡说明
    明代诸帝
    明代的两京十三省图
    章 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
    节 机构
    第二节 农村组织和税收基础
    第二章 16世纪的现实与主要的财政问题
    节 收入水平与变动因素
    第二节 土地和人口数据
    第三节 军队的维护
    第四节 货币问题
    第三章 田赋(一)——税收结构
    节 税收结构的复杂
    第二节 区域差异
    第三节 役及其部分地摊入田赋之中
    第四节 税收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第四章 田赋(二)——税收管理
    节 地方的税收管理
    第二节 影响一般管理的因素
    第三节 征收水平
    第四节 税收收入的支出
    第五节 田赋制度的分析
    第五章 盐的专 节 盐的专场机构
    第二节 的管理与控制
    第三节 16世纪的管理周期
    第四节 收入、食盐价格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第五节 专场制度失败的责任
    第六章 杂色收入
    节 工商业收入
    第二节 管理收入
    第三节 役和土贡折色的现金收入
    第四节 非现金收入
    第五节 杂色收入总结
    第七章 财政管理
    节 16世纪的户部
    第二节 各省之间和各部之间的管理
    第三节 军事供给
    第四节 张居正的财政节流
    第八章 结语
    节 过分简化的风险
    第二节 明代的财政管理及其在中国历的地位
    书名略语
    附录A 免纳正税的田土
    附录B 1561年浙江淳安县的常例和额外服务
    附录C 1535年每引盐的开中则例和余盐银
    附录D 《明实录》所载1581年土地清丈的部分结果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战日报》工作,后来进入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这种为了短期的政治目标而牺牲长期的经济发展在现代历史学家看来是荒谬可笑的。然而,明代的统
    治者缺乏远见,他们不能预见到工业和商业在现代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在西欧小国,对工商业的鼓励迅速地推动了经济的化,而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却无法实现如此迅速而深远的变化。而且,不像欧洲正在形成的民族,也不像日本实力不断增长的大名藩属,明代中国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周邻视为竞争对手,所以就要付出落后的代价。在明代统治者自己看来,他们没有必要修改他们的政策。相反,他们有理由继续推行传统的方针,不折不扣地以儒家学说为指导,认为农业是根本。
    这个悲剧在于尽管他们提倡简明与划一,但是他们的政策是以经济活动保持水平为基础的,所以明代统治者从来也没有完全实现他们的目标。中国内部的多样使得任何来自于中央的单一控制都是不切实际的,在财政管理方面尤其如此。从农业方面来讲,各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各异,劳动力情况不同,农作物更是多种多样,还有市场、土地占有与租
    佃关系的差异以及整个度量衡标准的不统一,朝廷在首都制定法律,很难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宣布一
    条统一的法律是一回事,但它是怎么贯彻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则是另外一回事,试图去弥合这种差异是没有意义的。
    按照许多晚明文人的观点:在王朝早期,帝国的财政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而仅仅到了晚期这种管理才变得腐朽。这种看法只说对了一部分。现在有充分的据表明即使在帝国建立初期,的规定就已经被变通执行了,皇帝的诏令打了折扣,官方的数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篡改了。这不一定是官员不诚实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这样一个事实:在落后的情况下,上层制定的财政方案无法与下层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中央集权的愿望超出了当时的实现这种愿望的技术手段。作为其结果,帝国的法律必须进行调整,地方上进行改动与变通成为必要。确实,在王朝后期,这种对规定程序的背离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对法律的普遍滥用则在所难免。
    由于财政机构缺乏严格,导致了很多恶果。一
    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朝官员在财政上“拆东墙补西墙”,一个项目的资金与物资短缺则由项目来填补。我们所说的明代盐课实际上包含了一部分田赋。
    而明中期以后,田赋与收入也混淆不清,无法分开。明朝的收人与支出好像一条注入沼泽的河流
    ,它有无数的分叉与会合。
    这些复杂不利于我们的研究工作。明代的制度多数难以准确地分类与定,它们是不断变化的。这种改变更多的是导因于外部情况的变化与管理者的操纵与变通,而不是其自身的发展。在本书中,的困难是把材料限制在—个主题之下而又不会令人眼花缭乱,产生误解。所以,我们选择依靠描述语言而不是数据表格。在这里,为了适应材料而对阐述问题的顺序做了一些改动,各章节之主题也插入了互见式引文。当然,这不是写财政史的理想方法,但这是一
    种更现实的选择。
    同样,本章也从多个角度来讨论问题。我们可能注意到,有明一代,除洪武朝以外,很少进行过官僚机构改革。在它的二百七十六年中,实物经济转变成货币经济,实物税收和强制徭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折纳白银,佥兵制逐渐被募兵制所代替。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到了明朝中期,很少建立起新的门,而被取消的门则更少。做到这一点是可能的,因为机构的职能并不总是被法规所固定住,而是更多地依据习惯做法。此外,管理措施很少被新的法律所取代。新旧法令同时存在,有些荒唐的条款完全被漠视,有些保存下来的条款根据隋况仍然应用于个别的事例。事实上,所有的机构都经历着
    一种逐步变化的过程,他们的职能也不时进行调整。
    有时候变化如此平缓以至于当时的人都无法察觉。因此,这一绪篇不仅要讨论财政结构的形式,也同样要
    讨论其变化。
    P002-004

    黄仁宇编著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精)》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财政史的细节研究,而且也将为不断增多的、研究中华帝国晚期历史的年轻研究者们从事政策诸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可依赖的指针。特别是,本书将会有于研究明清时代地方历史的学者们解释地方志及资料中出现的大量的、复杂的统字以及行政管理的细节问题。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