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中国机械史图志卷(中英文对照)尹宏9787504650399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尹宏著 | 尹宏编 | 尹宏译 | 尹宏绘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尹宏著| 尹宏编| 尹宏译| 尹宏绘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1-06-01
    • 字数:820.00千字
    • 页数:56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4650399
    • 版权提供: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尹宏
    • 著:尹宏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365
    • ISBN:9787504650399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1-06-01
    • 语种:中英双语
    • 出版时间:2011-06-01
    • 页数:560
    • 外部编号:京白库10933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篇 中国古代机械史
    引言
    节 中国古代对“机械”的定义
    第二节 古代中国机械发明
    章 中国古代机械的发展进程与各时期发展概况
    第二章 原始工具和简单机械
    节 原始工具
    第二节 简单机械
    第三章 青铜器与高超的铸造工艺
    节 古代铸造技术的发展进步
    第二节 青铜器
    第四章 铁器时代与冶铁鼓风设备
    第五章 古代农业机械
    第六章 古代兵器
    节 冷兵器
    第二节 火器
    第七章 仪器仪表和度量衡
    节 天文仪器
    第二节 地动仪
    第三节 指南针
    第四节 度量衡
    第八章 古代纺织机械
    节 纺车和水力大纺车
    第二节 织机和提花机
    第九章 印刷术和古代印刷机械
    节 雕板印刷
    第二节 活字印刷
    第十章 古代运输车辆
    节 秦始皇陵铜车马
    第二节 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第三节 木牛流马――古代的独轮车
    十章 古代船舶
    节 主要古船船型
    第二节 郑和宝船
    第三节 舵、橹等船上设施
    第十二章 古代日用器物
    节 透光铜镜
    第二节 长信宫灯
    第三节 被中香炉
    第四节 走马灯
    第五节 喷水鱼洗
    第十三章 古代大型铜、铁铸件
    第二篇 中国近代机械史
    章 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诞生
    节 世纪年代英美商人在我国建立船舶修造厂
    第二节 清设立近代军工企业的早期探索
    第三节 民族资本经营的早一批民营机器厂
    第二章 晚清、民国北洋时代的中国机械工业
    节 外商经营的机械厂和“洋行”垄断中国机械市场
    第二节 晚清加速军工企业的设立
    第三节 民国北洋时期(―年)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
    第四节 民营机械工业在艰难中发展
    第三章 国民定都南京到“七七”事变前的中国机械工业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机械工业
    节 沿海沿江机械工厂大规模内迁
    第二节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机械工业
    第三节 苏区、解放区的机械工业
    第四节 沦陷区的机械工业
    第五章 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机械工业
    结语
    附表 中国近代机械工业发展进程概况
    第三篇 中国现代机械史
    综述
    节 艰苦创业,初步奠定基础的机械工业
    第二节 “”和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机械工业
    第三节 “”时期的机械工业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机械工业
    第五节 中国正由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奋进
    第六节 存在的问题
    章 机床与工具
    第二章 机械基础零部件
    第三章 内燃机
    第四章 仪器仪表
    第五章 电力装备
    节 火力发电设备
    第二节 水力发电设备
    第三节 核电设备
    第四节 风力发电设备
    第五节 输变电设备
    第六章 农业机械
    第七章 矿山采掘及起重、运输机械
    第八章 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
    节 石油工业装备
    第二节 石油化工设备
    第九章 冶金设备
    第十章 工程机械
    十章 汽车
    第十二章 航空工业
    第十三章 船舶
    节 航天测量船和科考船
    第二节 工作船
    第三节 油气运输船
    第四节 海洋王程
    第十四章 铁路车辆
    第十五章 航天工业
    节 导弹武器装备
    第二节 运载和人造卫星
    第三节 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
    第十六章 文化办公设备
    参考文献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与发展机械*早的之一。公元前5世纪的子贡和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就已给“机械”下了定义,为后人留下了关于“机械”的*早定义,比西方早了4个世纪。中国古代的机械成果种类多、数量大、出现早、水平高,曾长时间于世界。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19种传到欧州、影响巨大的中国古代机械发明。以青铜器为例,世界冶金学克里尔说:“即使把美国和欧洲的技师集合起来,并使用近代科学技术,也不能做出比殷商时代更好的青铜器。”一言以蔽之,中国先人对机械的大量发明、创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到了近代,特别是18世纪初到1纪40年代,由于经济社会等诸多原因,中国的机械行业发展停滞不前。恰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是西方产业时期,机械科学技术飞展,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水平。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机械发展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中国机械工业的落后,*曾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制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机械工业的高展引起世界的瞩目,中国正在由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奋进。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大多要经过几代学者持续的努力才能完成。中国机械工业的历史还在继续,为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未来,中国机械史的研究一直薪火相传。作为一门学科,中国机械史比较冷僻,其研究领域是基础研究,难以摆脱经费的困扰。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支持下,中国终于有了一部简明的中国机械通史——《中国机械史?图志卷》,该书还是“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有如下特点:
    一是比较全面、完整地反映了中国机械发展的历程。《图志卷》是《中国机械史》的缩写本,包括10万多文字,650多幅图片。为方便展示中国机械技术的总体发展进程,《图志卷》把中国机械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划分为中国古代机械史、中国近代机械史和中国现代机械史三个历史阶段。该卷把中国机械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事件、成就,都尽可能的包罗其中,方便读者全景俯瞰中国机械史长河。
    二是《图志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应面更广。中国具有灿烂的机械成就,应该具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多部机械史。几年前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比较有利于专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而《图志卷》以精练的选材、简要的文字、珍贵的图片,以淡彩渲染出中国机械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以浓墨勾勒出中国机械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可以说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中国机械工业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三是《图志卷》中英文对照,方便了外国读者阅读。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的科学文化自然反映到中国古代机械名称上。中国古代机械名称是表达中国古代机械的特有事物,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古代机械名称翻译得当,在表达中国古代机械成就时就会起到独特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所有传统科学文化走出国门的关键。《图志卷》全书辅以英文,翻译“信达雅”,方便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机械发展的历程,感受中华古老的机械文明,认知新中国机械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图志卷》是研究中国机械发展的重要成果,可以说是一部硕儒与妇孺皆能获益的书。无疑,该卷的出版将对21世纪中国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自主创新,促进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机械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内容简介】


    由黄开亮和郭可谦主编的《中国机械史》记载中国机械从石器时代的简单工具发展到现代化复杂机器的全过程,是记载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机械发展的全书,是一部达800余万字的宏大巨著。该书不仅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机械的发明、应用和演变,而且有大量篇幅介绍了“近代”、“现代”机械工业的诞生、发展史实;突破了行业、学科界线,首次包容了全机械工业古今发展的方方面面史实,是研究中国机械发展的重要成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