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协和医事(第2版)讴歌9787108057402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讴歌著 | 讴歌编 | 讴歌译 | 讴歌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6-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讴歌著| 讴歌编| 讴歌译| 讴歌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16-11-01
    • 版次:2
    • 印次:9
    • 印刷时间:2016-11-01
    • 字数:179千字
    • 页数:355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8057402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讴歌
    • 著:讴歌
    • 装帧:暂无
    • 印次:9
    • 定价:45
    • ISBN:9787108057402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1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11-01
    • 页数:355
    • 外部编号:京白库50904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序 “协和”这两个字
    章 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
    1.望东方,酝酿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2.20世纪初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
    3.中西合璧的“油王府”
    4.1921:开幕典礼
    5.招聘的人,并让他们开心
    6.把护士变成天使的学校
    第二章 “好医生”如何诞生
    1.准备一颗人文心、一副科学脑
    2.备受争议的协和育人模式
    3.启发那些“想成为自己的个体”
    4.师道,照亮校园
    5.之后的“宝塔尖”
    6.内科大杏房,八十名年一贯制
    7.在“熏”的气氛中成长
    8.一个古老的命题
    第三章 从“贵族医学”到“民众医学”
    1.医学“布尔什维克”
    2.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3.走出医院,走进胡同
    4.1930年代的“赤脚医生”
    5.给病人以温情的社会服务
    6.打开协和窗户
    第四章 协和的民间故事
    1.老协和人的脾气
    2.的岁月
    3.梁启超:《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4.装在“铁肺”里的人
    5.“北京人”在哪里
    6.特殊时期的两部话剧
    7.五十六个小本和“百宝箱”
    8.老协和的女大夫
    第五章 九十年“协和主义”
    1.1942:风雨飘摇
    2.光荣和梦想的征途
    3.协和式的临床思维
    4.自省、专注和慈悲
    5.医圣时代已过,良医余韵仍存
    6.的大学精神
    7.大众视野中的协和吸引力
    8.“协和现象”及“未来协和之道”
    后记 我的协和情结与“泛意义协和”
    主要参考书目

    讴歌,本名常青,医学博士,于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后赴美国,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两年。2002年回国后投入抗肿瘤生物类新药的临床开发。现居北京,任职某制药公司。2006年出版《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北京出版社)。

    章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1.望东方,酝酿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站在20世纪的起点,美国正在进行一场足以拯救它的医学教育的。而中国的一位医学博士,则在酝酿着新的。另外一位去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决意学医,试图以“新医学”来疗救病苦并促进中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他在仙台学医的第二年,“正值俄日战争,偶尔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于是化名鲁迅,用笔作为一把手术刀,试图切开
    中国人麻木的灵魂。相比之下,这时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想法,则显得更加科学和实用。
    在洛克菲勒之前,一批批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试图用一种宗教的方式接近巾国人的内心,而洛克菲勒在美国日渐浓厚的科学气氛的影响下,开始了在中国的新医学征途。
    雷蒙德·福斯迪克(RaymondFosdick)曾在洛克菲勒会工作多年,他参加过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建和管理。1951年,他写了《洛克菲勒会故事》一书,其中有一章叫“中国的约翰斯·霍普金斯”,说的就是协和。其中写道:“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洛克菲勒会的兴趣点,除了美国以外,它在中国的花费也是多的。”多年之后,他把这所叫做“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学校描述为一个故事、一个理想:“激动人心的故事——人与命运搏斗,失败摧不毁的理想。”约翰·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在1纪末期发迹,在20世纪初成为美国富的人。除了是“石油大王”之外,他还是一名基督徒。
    在发迹后,身边一位颇有远见的顾问建议他将精力转至慈善,成立慈善会。投入慈善的收入不纳税,总收入未减少,还能赢得乐善好施的社会形象。
    老洛克菲勒在六十岁时这么说:“我相信这是一个宗教任务:公平诚实地去赚你能赚到的钱,尽可能地攒住钱,然后尽可能地给出去。”在他儿子小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Jr)给父亲的一封信中,也说:“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慈善事业上,专门用来接济贫困的大众,改进教育,发展科学及传播宗教,我以为可取。”大手笔起自1901年。那一年在纽约建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共有十一座大楼,颇为壮观。从这家医学研究所里,先后走出了十二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后来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韦尔奇(WilliamH.Welch),曾在这里任职。1909年,洛克菲勒又出资防治黄热病和钩虫病。后来任教协和的位公共卫生教授兰安生(JohnB.Grant),后早参加的就是这场美国钩虫病防治运动。
    所有的钱,必须是以“大规模的整体形式,而非零散的形式给出去”,“避免零打碎敲的方式,避免在过于广泛的范围进行慈善活动”,洛克菲勒父子曾这么阐述他们的慈善之道。钱要用在“关键拐点”。而什么是关键拐点呢?在他们看来,必须是:某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某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原
    因,或者播种一种“有生命力”的观点,一种产生变革的能量。会的资金必须用在“大规模的示范”,以便他人能复制,得到传承和延续。
    当1910年轰动美国医学界的“弗莱克斯纳(Flexner)调查报告”说到,在美国和加拿大共一
    百五十五所医学院校中只有六所好学校时,洛克菲勒会看到了“关键拐点”。自此,他们动用大笔金钱,投入极人的精力,致力于建立新的医学、护理、
    公共卫生学院,提高那些已存在的学校的水平。据美国《时代》周刊记载:从1913年5月开始的十年内,洛克菲勒会花费了近八千万美元,其中,超过一
    半的钱用于公共卫生和医学教育。而“的单笔礼
    物是给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截至那时,用于协和共计一千万美元,比用于约翰斯·霍普金斯的七百万美元还多得多。据1956年统计,实际上,加上后来的投入,会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总计投入四千八百万美元。
    弗雷德里克·盖茨(FredrickGates)就是建议洛克菲勒把财富用来转做慈善的那个顾问。他一直对中国怀着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这里实施一项计划。
    他初向洛克菲勒提出的建议是——在中国建一所大学。在那时的西方人眼中,中国贫穷、落后、文盲很多,是“异教徒”之国,是疾疫流行的“东亚病夫”之国。
    洛克菲勒在正式行动之前,总是先作精细调查。
    为在中国建一所大学,他前后三次派出考察团来中国,分别是1909年、1914年、1915年。1909年派出的“东方教育考察团”团员中包括芝加哥大的两医生
    。他们突出提到中国在医学教育方面的迫切需要,建议在北京成立一个自然科学的教育机构。洛克菲勒初步认为在中国的计划不宜过大,宜限于医学事业。
    1911年在美国成功进行的钩虫病防治,加上著名的Flexner于艮告的问世,使得洛克菲勒更加关注医学、卫生、医学教育。
    1913年成立了洛克菲勒会。一次会议上,董事会在《远东的教育及需求》的报告中说,“必须对远东的教育采取行动,包括医学教育和建立好医院。”两个月后,专门对中国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在中国的项目医学,中国的医学教育,“渐进有序地在中国发展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医学系统”,并派考察团去中国进行更详尽的考察。洛克菲勒在会上说:“会现在还是一个小孩,很年轻,没什
    么经验。世界都是它的试验场……它准备在起步时陧慢发展,希望在不同的可行域,收集所有能收集的信息,以便日后真决定去做时,明白可能面对的问题,并在我们所能得到的建议下行动……我们对中国感兴趣已经好几年了。”敏锐的“石油大王”看到了“巾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机会,”。
    1914年派往中国的考察团,考察范围锁定中国的医学教育。考察团中有哈医学院内科教授、芝加哥大学校长、美国驻汉口总领事。这位美国驻汉口总领事,名叫顾临(RogerS.Greene),他此后的二十年时间都贡献给了洛氏驻华医社与协和。
    考察团用四个月时间,访问了中国十几个城市的医学校和八十八家医院,总结成一份名为《中国的医学》的报告。这份报告,至今仍是西方人写成的中国医学教育的宝贵史料。《中国的医学》共十个章节,包括:中国卫生现状、中国本土医学和手术、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教运动的医学教育标准、用中文还是英文教学、解剖和尸检、中国对西方医学的态
    度、中国人对西方医学的态度、相关建议及预算。
    在报告中描述的中国医学教育水平很低。所有医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都很差,学生的预科教育不足,用中文教学有很大局限。即使是当时的教会医学校,也大都是1900年前后新办,外国教员的专业知识跟不上时代。(P9-14)

    《协和医事(第2版)》一书再现了协和医院近的历史,通过协和的建立、协和的教育、协和的服务、协和人的故事,展现了协和文化、协和传统和协和精神。作者讴歌于协和,又是医疗行业的业内人士,对于协和的教育,对于协和的医疗都有切身体会。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这本书对于人们认识当前的医疗,面对医疗中的困惑,也会起到一定的启示、帮作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