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新工业的中国战略赵昌文9787517709121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赵昌文著 | 赵昌文编 | 赵昌文译 | 赵昌文绘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赵昌文著| 赵昌文编| 赵昌文译| 赵昌文绘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12-01
    • 字数:140千字
    • 页数:159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7709121
    • 版权提供:中国发展出版社
    • 作者:赵昌文
    • 著:赵昌文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40
    • ISBN:9787517709121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12-01
    • 页数:159
    • 外部编号:京白库4706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新工业的内涵及其重大影响
    一、新工业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二、新工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三、新工业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
    第二章
    全球新工业的进展与趋势
    一、全球新工业的主要进展
    二、全球新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中国推进新工业的基础和挑战
    一、新一轮工业的基础更加坚实
    二、中国在新工业的全球分工位置提升
    三、我国新工业进程取得了阶段成果
    四、我国推进新工业的主要挑战
    第四章
    中国新工业的战略构想
    一、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二、战略思路
    三、战略路径与推进步骤
    四、主要战略任务
    第五章
    中国新工业的核心内容
    一、以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三、以制造业服务化为抓手,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
    四、以“互联网+”为重点,创新产业组织生态
    第六章
    推动中国新工业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加快推进产业政策的调整与转型
    三、新工业需要新工业文明
    四、加强有效监管,为新工业提供制度基础
    五、以开放战略推动新工业
    第七章
    新工业:上海的实践
    一、上海新工业发展现状
    二、上海新工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和相关案例
    三、未来上海新工业的主要发展重点
    参考文献

      

    历的每一次工业都在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世界经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进而导致一批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曾经抓住了工业的机遇,相继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和现代化。中国实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必须深度参与甚至一场新工业。本世纪初以来,新一轮工业已经孕育兴起,它以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领域技术集群式突破,“一主多翼”、智能互联为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将对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带来、深层次的影响。赵昌文等著的《新工业的中国战略(2018)》重点研究了新工业的内涵及其重大影响、全球新工业的进展与趋势,深入分析了中国推进新工业的基础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工业的战略构想、核心内容、政策和制度保障,并以上海为例,跟踪研究了新工业在地方层的体实践。


    历的每一次工业都在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世界经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进而导致一批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曾经抓住了工业的机遇,相继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和现代化。中国实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必须深度参与甚至一场新工业。本世纪初以来,新一轮工业已经孕育兴起,它以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领域技术集群式突破,“一主多翼”、智能互联为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将对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带来、深层次的影响。本书重点研究了新工业的内涵及其重大影响、全球新工业的进展与趋势,深入分析了中国推进新工业的基础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工业的战略构想、核心内容、政策和制度保障,并以上海为例,跟踪研究了新工业在地方层的体实践。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